对高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思考

时间:2022-05-25 12:13:25

对高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思考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师范教育在创新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关键环节的分析,认为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同时提出了提升教师素质、挖掘创新源泉、培养创新兴趣、夯实创新基础、加强科研引导、培育创新成果、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等措施。

[关键词]高师;创新精神;培养

[作者简介]王利超,洛阳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党总支书记,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在职研究生,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05-0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展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而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任重道远。就现实而言,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与素质培养、重理论研究而轻实践训练、重共性教育而轻个性发展、重传统继承而轻现状突破和创新等现象[1]。这种教育理念和体制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一、高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工作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母机”,担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培养师范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带动他们本身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因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是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决定于其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以及审美情趣,这决定于其文化知识素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韧性,是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这决定于其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因此,高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创新的本质和师范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和关键

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的反面是“守旧”。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范畴来说就是:“生”。《周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而人类是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自立于天地之间的,最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不断创新的人生。所谓“生”,乃是说“世界”并非本来如此,亦非一直如此,而是生生不息、日新而月异。所谓“创新”,更具体地说,就是“无中生有”――从被抛弃、被忽略、被认为是“不可能”、“不必要”的“空白处”生出“有”来,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无中生有”的前提是“有中生无”――超越已有的成果,不为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被流行的观点所湮没,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

创新素质是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

(一)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是思维。创新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而忽略了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要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人手,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教师要加强对创造理论、规律、创造性思维及训练、创造力的开发、创造教育实施等方面的知识的积累,给学生提供独立、批判、想象、怀疑等创造品质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外,能够更好对其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创新思维也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因此,在教育中既要指导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还要注重利用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力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等方面良好的训练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判断、推理、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师范生的角度出发,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探讨的兴趣、对教材教法研究的兴趣、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研究的兴趣、对现代教育思想研究的兴趣等。学生一旦对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有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就会废寝忘食、锲而不舍,有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问题要高低适度,并且是学生渴望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合理满足学生好胜心,也是培养创新兴趣的方法。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锻炼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要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要加强对知识的创新、方法的创新,训练学生超越常规的思考力、朝气蓬勃的进取力、明晰简洁的概括力、去粗取精的选择力、明辨是非的批判力、创造发明的动手能力。改变过去的教育主要以解决现成问题、被动的“应答式”的模式,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教师素质,挖掘创新源泉

在实施师范生创新精神教育中,教师创造素养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善于吸收、应用最新教育科学成果,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具有独创和批判的特性、强烈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同时,要求教育者善于运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师范生创造力发挥的教育环境;鼓励师范生大胆进行创新实践,并教会他们怎样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品质;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

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创新活动,开拓创新教育的视野,在活动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兴趣,夯实创新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难的过程,在困难面前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磨炼学生的意志。意志行动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由于学生最初的创新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终止或转移。这时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兴趣。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主体的浓厚兴趣。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觉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单调的创新活动变得充满情趣,把对学生的期望化作他们投身科研的动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成功机会,从而使他们通过努力之后,感受到创新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科研引导。培育创新成果

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科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较高层次的知识性活动,仅仅靠个别学生“单兵作战”是难以奏效的,应有一定的组织来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从高师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严密的组织管理和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推动学生科研有序开展的关键因素。要成立有院系领导及专家学者组成的学生科研活动指导小组,保证学生科研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制订出相应的活动方案[5]。在大二阶段,加强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引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在全系范围内选拔具有良好科研潜力的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按照专业特点,制定出科研目标和规划,如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在大三阶段,实施导师制,将学生分组,然后由导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学会进行科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协助导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开展。大四阶段,围绕毕业论文的撰写,在选题、开题报告、资料的查寻、论文的写作、、论文的指导、答辩等方面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锻炼。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对在科研过程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给予奖励。其作品由导师或学院推荐给予发表,也可以让学校学报辟出一定的版面予以发表,并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给予详细记录。在学生毕业时学院可以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等,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动力。

(四)创设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1.加强科研能力塑造,注重创新环境的创设。营造适宜的创新环境,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环境,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力,激发创造热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使学生抛弃“科研高深莫测,非我们学生所能想象和尝试”、“科研与师范生无关”等错误认识,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5]。让广大的高师学生都敢于尝试去搞科研[6]。可以聘请在科研上颇有成就的知名教师授课,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能力上给予培养。这将使学生对科研活动更为重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学到有关科研的真正的本领,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活动。学生的时间分为在校学习期与假期两个时间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也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系资料室、互联网、各种实验器材等教育信息资源。另外学生们可以利用暑假、寒假两个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带着课题进行社会实践,使理论观点更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两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的科研活动,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收到满意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协调好科研活动与学习、课外活动的关系,不能因为科研活动而影响学习或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

3.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文、理各个学科的优势。各系学生科协在开展工作等方面可以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展示各自学科的优势,相互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完善,还可以使以前对科研望而生畏的学生从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生那里受到激励、鼓舞,形成互动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科研活动向着更加科学、良性方向发展。

4.掌握创新的方法。仅有创新的思维和兴趣还难以真正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掌握具体的创新方法。如对熟知的问题,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处理的同质异化思维;对不同问题,用熟知的知识、方法创新处理的异质同化思维;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立足点与进入角度,进行创新的横向思维;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思维软件或硬件重新组合,创造新事物的组合思维等。

[参考文献]

[1]杜明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现代化,2005,(6).

[2]金素梅.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3]刘正铭.高师素质教育的反思与前瞻[J].广西高教研究,2002,(3).

[4]肖焰.西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6]谭曙明,阳仁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4).

上一篇:农村之兴与农业合作化 下一篇:再论媒体批评兴盛的文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