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高中化学教学

时间:2022-05-24 11:26:22

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高中化学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科学探究贯穿始终。这一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化学的兴趣。学生喜欢学化学,一是化学实验“有趣、好看、好玩”,二是化学能随时和生活联系起来。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且对这些现象能加以解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提及生活中的化学,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不可能每个实验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只得由教师来演示。这时,如果将化学反应与生活中有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对于反应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例如介绍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物是偏铝酸钠与氢气。很多学生总是忘了金属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或者忘记生成物是什么。所以在介绍这个反应时,可以引导他们想想节假日的街头,卖氢气球的小商贩是如何制备氢气的。这时很多学生都会联想到一个锈迹斑斑的密闭铁容器,如果卖氢气球的是利用活泼金属与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为何锈迹斑斑的铁容器不会被酸腐蚀掉呢?这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铁容器中不应是酸溶液,并向他们解释,其实目前充氢气球所用的氢气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所以反应的铁容器才不会被腐蚀。有了这层认识,学生对这个反应的印象就深刻了。

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课,如果只是按照课本内容平铺直叙,会很空洞,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如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的雾霾现象,让学生了解雾霾的成因和危害,将课本的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还可联系事例进行教学,例如2011年日本地震造成的核辐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严重后果至今还没消除,等等。有了实际的数据和事例,就更能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比如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为什么煤气泄漏时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来向同学们教授烃类气体和硫化氢的有关知识,并教育学生如何防止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增长了生活常识。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传授实用化学知识

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多观察和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倾向于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课题研究,例如“化妆品成分的研究”“厨房里的化学”“饮料中的添加剂”等等。一般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上网去查资料,有条件的会动手做一些实验,在研究过程当中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能将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精神,还能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生活常识。比如买回来的香蕉往往都是还没完全成熟的,可以利用熟水果散发出的乙烯催熟,这就也加深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用途的了解。比如,食醋的用途有很多,既有食用价值又有医用价值,流感季节可以在家里煮食醋对环境进行消毒还可以用来除水垢等,这些可在讲乙酸的时候向学生提及。再比如讲到“油脂”这一节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现在很多的食品都添加了氢化植物油,它所带来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会使学生更加感到学化学的生动有趣,他们也愿意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高中化学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华侨中学)

上一篇:核心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从整体和有效的角度谈小学英语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