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对接园区,科研反哺教学”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

时间:2022-05-24 09:54:55

高职院校“专业对接园区,科研反哺教学”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

摘 要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相继开设了物联网专业。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地处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专业对接园区,科研反哺教学”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校企共同组建“科研助理团队”和“科技引领创新班”,实施“科技项目训练”教学模式,借助校外研发基地建设校企一体的实训体系,依托科研反哺教学,实现了新产业背景下物联网专业的快速建设。

关键词 物联网专业;科研团队;科技项目训练;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6-0012-03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相继开设了物联网专业。但是作为新产业背景下的新专业,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更好地建设物联网新专业,仍需深入思考和开展实践探索。实践表明,“专业对接园区,科研反哺教学”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专业建设背景

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情况的报告》。2012年,国家制定物联网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建设。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无锡的物联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无锡物联网产值200亿元,2013年无锡实现物联网产值15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无锡物联网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地处无锡高新区,位于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内,为了更好地顺应地方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于2010年率先成立物联网技术学院,次年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针对产业园区内物联网企业还处于培育期,企业以中小规模的高科技创业、创新型企业为主,人才以高端研发型、技能型的科研助理为主,学校积极推进“科研助理团队”建设,创新探索“专业对接园区,科研反哺教学”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快培养符合物联网产业急需的人才,努力实践新产业背景下快速建设新专业的路子。

二、新专业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人才培养方案需准确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是新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如果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的人才将不能适应企业要求。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前后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系统性的研究论证,缺乏连贯的知识体系,会使学生不能深入系统地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物联网专业作为新产业背景下的新专业,首先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要符合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要求,同时更要满足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专业师资团队需快速组建

物联网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又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网络等多个专业的知识。需要将学校的师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分配,实现多专业师资的联合教学;对原有师资进行培养,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实现专业迁移;积极借助企业的研发团队,提高其教学能力,服务学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

(三)实验实训设备需加快建设

学校实验实训室是开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最重要场所。物联网专业作为跨领域的复合型新专业,严重缺乏系统的综合实训实验设备,需要校企联合开发研制。由于各学校资金、场地紧缺,在新专业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大投入,规划建设好实验实训室,不仅要满足课程教学需要,而且要满足科研需求。另外,要加快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条件。

三、建设物联网专业的具体做法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专业紧密对接无锡传感网产业园,与园区内近20家物联网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与530高科技物联网企业开展“共推互聘”人才协作活动,学校聘请530企业的领军型人才担任产业教授,校企共同组建“科研助理团队”。由产业教授指导,企业研发骨干、学校教师骨干和优秀学生组成的科研助理团队,协助530高科技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和科技攻关,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科研助理团队将530高科技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引入学校,将科技研发过程引入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了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专业技能提升、实验实训条件创建、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走出了一条顺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专业建设之路。

(一)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无锡高新区、区校一体的办学优势,依托无锡高新区政府牵头的“政产学研”合作理事会,专业对接科技园区,校企共建“科研助理团队”,共同研究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围绕物联网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师生共同研发物联网应用科技项目为载体,打破传统班级授课模式,组建“科技引领创新班”,推行项目化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施“科技项目训练”教学模式,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步推进,为高科技企业量身定制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该模式已在2010级(嵌入式专业物联网方向)、2011级、2012级、2013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进行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依托“产业教授”引领,打造能教善研的“校企混编”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学校教师骨干与科技企业技术骨干“共推互聘”,“产业教授”指导教师骨干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开发项目化课程,联合研制物联网实验设备,师资的研发能力和企业技术工程师的教学能力短期内均得到提高。三年多来,物联网技术学院共聘请9位产业教授,组建了25个科研助理团队,培养了10位骨干教师,同时对10多名企业工程师进行了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快速建成了一支能研善教、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校企混编优秀教学团队,为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科研反哺教学,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科研助理团队”深入物联网产业园区和高科技企业调研,了解高科技企业物联网应用项目研发的工作过程,梳理岗位技能要求,确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行业项目实训课程四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将科研助理团队的成果积极反哺教学,科技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一门课程一般由3~5个科技项目组成,由简单到复杂,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也就是完成科技项目的过程。目前,已开发30多个典型物联网应用教学项目,成功构建科技项目导向的实训体系,推进了7门主干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完成了物联网基础、传感器网络、物联网项目应用和科技创新孵化等7大实训中心的组建。

(四)依托科技项目实岗训练,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科研助理团队”既是企业的研发团队,又是学校的教学团队。团队实施科技项目实岗训练方式,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在工程实践环境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师、教师和学生亦工亦友,产学研用相结合,边学边做,将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该教学模式在毕业设计、技能大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物联网赛项和移动互联赛项均取得优异成绩。2010级学生60%进入530高科技物联网企业就业,得到产业园区和物联网企业的高度认可。

(五)依托校外研发基地,建设校企一体的实训体系

“科研助理团队”在产业教授的指导下,依托江苏省物联网工程中心,在校内建成RFID、SOC片上系统、传感网、嵌入式等8个“教学做”合一的应用实训室,同时在园区530企业建立12个校外研发基地,校企联合研发了RFID、无线传感网、SOC片上系统等紧缺的物联网实验实训设备,基本完成了能满足学生基本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综合开发能力训练要求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三年多来,团队承担了20多人次的专业竞赛辅导,成功申报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无锡市物联网专项资金项目5项,授权专利30余项,省市课题6项。校企共管共用的实训体系为教育教学、师资培养、科技研发、学生技能提升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E].苏政办发〔2013〕67号.

[2]吴春祥.广东省高校物联网专业开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27-30.

[3]林江涌.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4):102-106.

[4]付云.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新专业开发探讨[J].高教论坛,2013(12):121-124.

[5]朱应煌.新产业背景下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2012(10):40-42.

[6]谢秋丽.基于物联网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研究[J].软件导报,2011(3):44-46.

收稿日期:2014-07-25

作者简介:邹洪芬(1969- ),女,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赵航涛(1972- ),

男,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Exploration on Network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ocking Parks, Research Nurturing Teaching”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OU Hong-fen, ZHAO Hang-tao

(College of Networking Technology, 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ing industry,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t networking specialties successively. Wu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ll national Sensing Information Center located in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docking parks, research nurturing teaching” the new model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founded “research assistant team”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ading cla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training” teaching mode, with the off-campus school-enterprise R & D bases integrated training system, relying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nurturing teaching, to achieve a new industrial background things professional rapi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networking specialty; research team; training project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上一篇:高职工商管理类学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 下一篇:招生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