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时间:2022-05-24 08:59:26

创设情境 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摘要:“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

关键词: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享受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摇 ?摇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7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富有童趣的故事化情境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把数学教学内容用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给数学内容赋予情节,甚至赋予生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孩子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一年级《统计》一课,就可以把教学环节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的小兔子要过生日,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兔子送来的礼物是各种颜色的鲜花,小兔子用各种好吃的水果来招待小动物。”这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整节课自始至终学生兴趣浓厚,给学生的心灵以冲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质疑”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追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这样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导入环节:

师:(板书)321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生:(计算后回答)能!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考考老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生:(动笔写数、计算)。此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师: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被3整除吗?生:不能……这个充满数学味的新课引入直奔主题,使掌握新知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同时,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数学味”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

让课堂充满数学味,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生活化,恰恰是肯定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因为数学化的过程,数学方法的应用与提炼,都是以有效的问题情景或生活背景为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度,让两者和谐共荣,互相促进。例如:《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魔盒,当你放进一个数,魔盒马上会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数。(课件出示魔盒)生:我放进8,魔盒吐出16。生:我放进100,魔盒吐出200。生:我放进5000,魔盒吐出10000……师:已经有人发现了魔盒的秘密!生:出来的数是进去数的2倍。教师引导学生验证并用算式表示结果:

8×2=16;100×2=200;5000×2=10000

师:如果我们接着玩下去,出来的数和进去的数还会符合这样的关系吗?那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生1:x×2这个式子不但可以表示出来的数,还能看出出来的数是进去的数的2倍。生2:我还可以用别的字母表示:n×2。师:说得好!魔盒加工的原理就是:a×2。我们看到进去的数在变,出来的数也在变,但a×2所表示的关系却始终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而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出它的值,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是比较难于理解的。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创设趣味性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喜欢的魔术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享受数学

创设生活情景,让数学走进现实的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在课堂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如:二年级下册《统计》一课,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下午放学后在小区门口统计10分钟内行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记录在统计表中,并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生活化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错误地将“数学生活化”和“现实生活”画上等号。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在情境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

参考文献:

[1]尚建丽.注重情境创设?摇引导学生全程参与[J].学周刊,2011,(06).

[2]郝志刚.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方法的类别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1,(Z3).

[3]唐忆春.不仅仅是吸引——数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11,(20).

[4]荆小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四环节[J].甘肃教育,2011,(15).

上一篇:浅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下一篇:转变课堂角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