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时间:2022-05-24 04:12:41

例谈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学习的必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但由于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认识模糊、理解偏颇,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动手操作的真正效能。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呢?

一、“该出手时就出手”——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

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费时又费力,只能在公开课中实施,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其实不然,课堂中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想、说等能力得到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以此实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课始教师出示各种美丽的窗花,学生个个瞪大了眼睛,嘴里发出赞叹的声音。教师问:“这些窗花很漂亮,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一生说:“我发现每个窗花两边的图案是一样的。” 教师说:“你们想不想也来剪一个小窗花?我们先来剪这棵小树。”学生兴致勃勃地拿起剪刀开始操作,有的看着图样照着剪,有的在纸上画好图样后再剪,还有的把纸对折剪后再展开。在师生的共同评价中,一致赞同后一种剪法。接着教师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等图形,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然后教师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问:“这个图形也是两边一样的,那么它跟刚才的三个图形有区别吗?区别在哪儿?”此时学生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的不同,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急切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明白其中的奥秘。学生把四个图形对折后,发现前三个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而第四个图形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在折一折、比一比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轴对称图形特征的明确认识。在练习环节,教师出示两只小熊的图形,并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能不能重新摆一摆,使它们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摆出了各种不同的轴对称图形。

上述教学,在认识新知的起始阶段,教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图形两边一样”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新知、理解新知,教师提供了三个正例和一个反例,使学生在折一折中获得了对轴对称图形的本质认识。接着在拓展性的操作活动中,学生把两只小熊图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形成了轴对称图形,展现了非凡的创造能力。事实证明,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提升了数学思维的含量,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三思而后行”——强调动手操作的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但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游戏活动,而是手脑并用的智力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将操作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在操作中产生新的想法。这样的动手操作,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教师出示两个边长分别是12厘米和16厘米的正方形后提问:“要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正好可以铺满哪个正方形?”如果此时教师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确能马上发现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是可以正好铺满的,但不会对“为什么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而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却不能正好铺满”的问题产生思考。如果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先提问:“猜一猜,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动手铺一铺,看看你的猜测对不对,并想想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操作是有目的性的,他们带着问题去操作,在铺的过程中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能铺满”“为什么那样不能铺满”,自然就会关注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的关系。

又如,教学“面积的变化”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发现“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对应边的平方比”后,为了更加完善学生的认知,使揭示的规律更具有严密性,教师提出质疑:“刚才我们只研究了一部分的平面图形,难道所有的平面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都是这样的关系吗?你能不能找到反例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动手操作,不断尝试探究。交流时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各种图形(大多都是规则的平面图形),其中有几个学生却画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一生说:“因为我发现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规则的平面图形,所以我就想如果是那些不规则的平面图形,它们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和对应边的比会不会有别的关系呢?结果我发现,不规则的平面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还是对应边的平方比。”大家不禁为他的发现鼓起了掌。看似学生偶然的生成,其实是此项操作活动必然产生的结果,因为学生要在平面图形中找到反例,势必会产生新的数学思考:怎样的图形才值得研究?这时的动手操作,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价值。上述教学中的操作活动,学生不是简单的操作工,也不是单纯地动一动、摆一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操作和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建构。所以,有效的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解决问题、探求新知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生成问题、产生思考的过程。

三、“有言在先好办事”——注意动手操作的指导

“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充满了“动”的欲望。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忽略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会变得盲目,从而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意义。所以,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要讲明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及“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渐进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

例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袋子并告诉学生里面放了一些红球和黄球,让学生猜测哪种颜色的球多一些,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生说:“只要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再放回袋子继续摸,摸上十几次,哪种颜色的球摸出来的次数多,就说明这种颜色的球放得多。”教师听后,建议大家一起来试一试。为了使操作更有效,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个摸球实验。既然是做实验,就得像科学家一样认真对待,先要明确实验要求。”教师出示以下操作步骤:(1)小组分好工,如负责拿口袋的、负责记录结果的、负责监督的等;(2)小组同学轮流摸球,摸40次;(3)每次摸球之前要把袋子摇一摇,并把球搅和一下。听完要求,学生小组分好工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活动,教师及时巡视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活而不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有效的动手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获得真知,发展思维,促进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责编 蓝 天)

上一篇:浅谈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教学中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