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索赔现状分析与探索

时间:2022-05-24 03:30:43

我国工程索赔现状分析与探索

【摘要】工程索赔水平是反映了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我国工程索赔水平,不但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正确分析我国工程索赔现状,学习国际先进的工程索赔理论,找出工程索赔的不足,提出改革措施,提高我国工程索赔管理水平,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程索赔现状后果探索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工程项目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励,各建筑企业往往通过降低投标报价来争取工程项目。一般来说,工程项目承包取得的利润为工程造价的3%-5%,随着竞争的加剧,承包商利润值不断降低,如何盈利是承包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国外许多承包工程,通过成功的索赔能使增加的工程收入到达工程造价的10%-20%,有些工程的索赔甚至超过了工程合同额本身,“中标靠低价、利润靠索赔”是许多国际承包商的经验总结。但是,工程索赔及其管理在我国工程建设中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一、我国工程索赔的现状

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工程索赔是20世纪80年代,云南鲁布革引水发电工程中出现的。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工程索赔管理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研究时间短,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成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工程承包商对索赔的认识及其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索赔概念模糊

在很多人看来,索赔是一个比较负面的概念,而事实上索赔是索赔主体依据合同或法律规定等,向责任人追回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损失的合法行为。它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一项正常而且普遍存在的合同管理业务,是一种以法律和合同为依据的合情合理的行为,索赔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不是一种惩罚。

但我们有些人对索赔的概念认识不够,认为发生索赔就必然受法律的惩罚,要负刑事责任,从而采取违背常规的手段,以致损失更大。

2、索赔意识薄弱,不敢进行正式的索赔

索赔是法律赋予正确履行合同的一方免受意外损失的权利,是当事人保护自己免受损失,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对于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索赔是不可避免的,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大型项目不牵涉到索赔。美国某机构曾对政府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查,最具索赔意识的是英美两国,其次是其它欧洲国家及英联邦国家。而在我国,人们的索赔意识及对索赔重要性的认识相对较弱。承包商多是存在害怕损害彼此合作关系,影响将来的合同的思想。另外,儒家文化避免对抗的思想也影响了人们对索赔的认识,以至于承包商很少拿起法律武器赢得自己的利益。

3、缺乏专业的索赔人才和索赔组织

工程索赔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苦的工作。索赔工作涉及了广泛的专业知识领域,对一些大中型项目,组建一个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稳定的索赔小组是索赔成功的重要条件。索赔小组应由项目经理、合同法律专家、造价师、会计师、施工工程师和文秘公关人员等组成。索赔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知识结构,勤奋的工作态度,思路敏捷,善于逻辑推理,懂得搞好各方的公共关系,能对索赔战略和策略灵活应用。我国现有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这种索赔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大中型项目中专业的索赔小组还未建立。

4、索赔理论研究落后,索赔经验及索赔实例资料贫乏

我国工程索赔虽然取得了一定得成就,也解决了不少事件,但其研究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经验仍处于探索时期。并且,在我国大型工程建设中,大宗的工程索赔成功案例相对较少,可作为工程索赔资料的实例贫乏。

5、对索赔程序不熟悉,对索赔证据管理不足

我国建筑商对工程通用合同条款中的索赔程序不熟悉,例如国际上通用的FIDIL合同条件规定,在索赔事件发生28天内,必须发出索赔要求,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损失方对于该事件就丧失了索赔权。同时,对于提出的索赔要求必须有证据支持,证据必须全面和及时。如果未能满足上述条件,索赔要求就很难满足。

二、工程索赔水平落后的后果

我国工程索赔落后的现状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概况起来主要包括两方面。

1、国内承包商工程利润损失

在工程项目中,业主和承包商承担的合同风险并不是均等的,根据工程承包商受“买方市场”规律制约,中标的承包商承担着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它只有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提高识别索赔机会的能力,利用索赔来降低风险,合理转移风险,以弥补其受到的损失,保护自身利益。而在我国,承包商不敢索赔,甚至不会索赔,虽然索赔被人为的回避了,但是工程进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损失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这个损失必定要有一个承担者。这样就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承包商完全承担了这部分风险,其利益受到损失,与此同时,业主回避了这部分风险,而得到了本应付出的部分利益;二是表面上这个风险全部由承包商承担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这个本来利润就很低的市场环境下,承包商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只能不择手段压低成本,甚至偷工减料或虚报工程量,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这会使得业主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多付出费用和时间,最终使得工程风险不正常的转移,合同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失。

2、我国建筑行业国际竞争能力降低

当前国际工程市场,已经由发达国家承包商所垄断的国际承包市场逐渐演变成群雄逐鹿的局面。“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是许多国际承包商的经验总结。强行压低报价,即使中标,如若没有先进的索赔技术,也会因为“不会索赔”而使建筑商失去很多盈利的机会,甚至因为被索赔而损失惨重。

另外,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建筑市场更加国际化,竞争日趋激励,高水平的国际承包商不断涌入。我国索赔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即使在本土面对国际化的竞争也无明显优势,提高我国工程索赔水平迫在眉睫。

三、提高我国工程索赔水平的探索

要提高我国工程索赔水平,要从我国的实情出发,不断的探索。

1、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工程索赔制度的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制度,制定工程索赔的标准体系,鼓励索赔,规范索赔。我国现行工程索赔行为,仅仅是在某些工程中引入的,并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索赔概念与制度,在工程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确认。建立索赔制度就是建立工程纠纷管理的法律认定制度,使索赔制度化、法律化。

2、培养索赔专业人才。

索赔的成功与否,索赔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关键。目前在我国缺乏从事工程索赔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索赔专业人才,一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去培养,例如,企业可以和高校合作,订单培养;通过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提高索赔人员的素质;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丰富索赔人员的经验;通过选送索赔人员出国考察,开拓他们的视野,给他们提供提高索赔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高素质索赔人才,为我所用,更好的展开索赔工作。

3、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建筑企业可以争取多与国外公司的合资、合作或共同承包项目,在共同管理中,学习国外先进的索赔技术,总结国外成功索赔经验,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另外,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索赔案例,对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学习先进的索赔方法和技巧。

四、结论

我国工程索赔存在概念不清、认识不足、经验不足、理论欠缺、人才缺乏、体制不健全等缺陷。在国内建筑市场更加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探索改变我国工程索赔现状,提高工程索赔水平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工程索赔水平,作者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工程索赔制度的发展,建筑企业应重视专业索赔人员的培养,加大国际间交流,不断学习国际先进工程索赔经验,提高我国工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建设,吕胜普.土木工程索赔方法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宋春岩,付庆向.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周定山,孟宪海.初论工程索赔及争端解决技术[J].建筑经济,2003,(1):24-27.

[5]蔡慧敏.浅谈我国建设工程索赔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今日南国,2008,(5):188-190.

[6]刘怡,王月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索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6):194-196.

[7]崔淑梅,马立国,于仁才,杨妙.我国工程索赔现状及对策[J].四川建筑,2004,24(5):126-127.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下一篇:浅谈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