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思路”来支撑语文课改教学实验

时间:2022-05-24 02:24:19

用“两种思路”来支撑语文课改教学实验

曾几何时,有多少教师为了达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目的,不得不死扣住教材,奉教材如同神灵,将“字、词、句、语、修、逻”反复讲来,生怕有半点遗漏而无法向学生交差。这样的教学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填鸭”或“变相填鸭”式教学。学生除了被动,死记硬背就别无选择。这与素质教育完全相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课文课改教学实验中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一些课改的途径。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学以致用。“用”是目的,“学”是途径。叶圣陶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教材只起一种辅助和引导作用,而学生才应是主体。这就是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其主体意识,我在备课时,尤其是在讲读课上尝试了两种教学思路:一是读写一体化;二是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读写一体化,以读促写,以写反映阅读应用的实效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思路和方法,将重心由“教”转向“学”,再由“学”转向“用”。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设计“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而不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是一种能力,而“写什么”是一种知识而已。再进一步说,如果知道了这篇文章怎么写的,理所当然也就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了。接下来设计第二个问题:“如果用同样的主题,用同样的素材,让同学们来写,你会怎么写?”这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重组材料的能力,即用新的结构来写这篇文章,并通过比较来引导和激发学生探索原作的奥妙所在,认识到原作在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功力所在。从而在比照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达到仿效应用的目的。比如在《荔枝蜜》一文的讲解中可提出:“把十六段放到开头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在提示的情况下,很快说出了本文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我还特别注重仿写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课文问题思考的角度、理解程度也就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从基础的造句、句式写话、句式仿写来练习写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经实践检验,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讲求丰富多彩。比如用一个词造句不少于多少字;用几个词写一段话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写”的能力,词音词义的理解也就自然解决了。在句式写话中主要是应用仿写。比如在《荔枝蜜》一课中设计句式仿写:仿照“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一句设计了,“……对……无所求,给……的却是极……”句式,学生思路活跃,所写的内容贴切,而且多样。然后,我又设计了将“蜜蜂”换成其它劳动人民,仿写“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一句,学生们思维开阔,用语准确,有的还富含哲理。接下来又设计了将“农民”换为“教师”改写第十八段,效果也非常好。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思路,确实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确实激发了学生敏捷的思维。我还以课文为例子,布置仿写课文练习。比如在讲解《猫》一文时,要求学生仿效该文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另一种动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这一教学思路是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学习课文。要求学生不管面对哪位作家的作品,都要把课文当成“例子”,不要顶礼膜拜,敬而远之;更不要妄自菲薄,我鼓励学生自己对课文的各方面,无论是局部结构,还是“语、修、逻”方面,都要尽可能找出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鼓励大家讲真话,既使是幼稚的和不正确的,都要辩证地给予表扬。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阅读课文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态度会更认真。例如在《荔枝蜜》一文的授课过程中,第一步骤:备课时尽可能把课文的疑难问题都想到,都设计出来。但在第二步骤:讲课时不问,而是让学生自己质疑,结果有80%的问题学生都自己提出来,而且经过讨论,回答得也比较好,而这时我简直就成了一个“看客”。但这“看客”的身份恐怕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境界吧。与此同时,为了训练学生品评鉴赏能力,我还在备课时,注意问题的精心设计。比如要经常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写的最精彩?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共鸣?”等等,并且要在讲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小到一个字的用法,大到篇章段的安排,使学生都能说出一点见解。质疑教学的实践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课改教学正在实验之中,这是探索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它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旧话题,也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我谨以在教学实践中的小小感受与同行们共勉。同时,也祝愿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语文教学的春天能够早日到来。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型管理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