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半径的两种求解方法

时间:2022-07-24 05:42:47

曲率半径的两种求解方法

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了曲率半径,并且在高考中也出现过求曲率半径的试题.那什么是曲线的曲率半径呢?曲率半径如何求解?很多学生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本文将讨论曲率半径的概念及求曲率半径的两种求解方法.

1平面曲线的曲率半径

工程技术中用曲率来描述曲线的弯曲程度.如图1所示,设曲线C是光滑的(曲线上每一处都有切线,且切线随切点的移动而连续转动).在曲线C上选定一端点M0作为度量弧s的基点.设曲线上点M对应于弧s,在点M处切线的倾角为a,曲线上另外一点M′对应于弧s+Δs,在点M′处切线的倾角为a+Δa,那么,弧段Mm′的长度为|Δs|,当动点从M移动到M′时切线转过的角度为|Δa|.用比值|Δa|1|Δs|来表达弧段MM′的平均弯曲程度,把这比值叫做弧段MM′的平均曲率,并记作=|Δa1Δs|,当Δs0时,上述平均曲率的极限叫做曲线C在点M处的曲率,记作K,K=|da1ds|,把ρ=11K=|ds1da|称为曲线C在点M的曲率半径.

设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f(x),

则ρ=11K=(1+y′2)3/21|y″|.

设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φ(t),y=(t),

则ρ=11K=[φκ′2(t)+′2(t)]3/21φ′(t)″(t)-φ″(t)′(t)|.

1.1抛物线上的曲率半径

例1(2011年安徽高考题)现将一物体与水平面成a角的方向以速度v0抛出,如图2所示.则在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多少?

方法1数学公式法

解斜抛运动参数方程

x=φ(t)=v0cosa・t,

y=(t)=v0sina・t-112gt2,

可得φ′(t)=v0cosa,φ″(t)=0(1)

′(t)=v0sina-gt,″(t)=-g(2)

把(1)、(2)两式代入ρ=11K=[φ′2(t)+′2(t)]3/21|φ′(t)″(t)-φ″(t)′(t)|,

得ρ=[v20cos2a+(v0sina-gt)2]3/21v0gcosa(3)

运动到轨迹最高点历时t=v0sina1g(4)

把(4)代入(3),得ρ=v20cos2a1g.

方法2物理方法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为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作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而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就是在曲线上包含该点在内的一段弧,当这段弧极小时,可以把把它看作是某个圆的弧,则此圆的半径就是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如图3.这样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点的运动时,就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处理了.如图3中,当质点运动到A点对应的曲率半径为ρ,速度为vA,向心加速度为an,由向心加速度公式可得an=v2A1ρ.

解物体在在其轨迹的最高点P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为v0cosa,最高点法向加速度an=g=v0cosa)21ρ,所以曲率半径ρ=v20cos2a1g.

例2将一小球以v0=10 m/s的初速度从楼顶水平抛出,小球下落t=3 s时位于轨迹曲线上的P点,求曲线在P位置的曲率半径和此时小球的法向加速度.

方法1数学公式法

平抛运动参数方程

x=φ(t)=v0t,

y=(t)=112gt2,

得φ′(t)=v0,φ″(t)=0(1)

′(t)=gt,″(t)=g(2)

把(1)、(2)两式代入ρ=[φ′2(t)+′2(t)]3/21|φ′(t)″(t)-φ″(t)′(t)|,

得ρ=(v20+g2t2)3/21v0g(3)

把v0=10 m/s,t=3 s代入(3)式,得ρ=80 m.

此时小球瞬时速度v=v20+(gt)2=20 m/s,

所以an=v21ρ=5 m/s2.

方法2物理方法

如图4所示,下落3 s时,竖直速度vy=gt=103 m/s.

此时瞬时速度v=v20+(gt)2=20 m/s,

设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则tanθ=vy1v0=3,

得θ=60°.

把重力加速度g沿该点法向和切向分解,法向分加速度

an=gcos60°=5 m/s2.

由an=v21ρ得ρ=v21an=20215 m=80 m.

1.2椭圆上的曲率半径

例3质点沿轨道方程为x21a2+y21b2=1的椭圆从A点开始做逆时针运动,如图5所示.求A、B两点的曲率半径.

方法1数学公式法

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为

x=φ(θ)=acosθ, y=(θ)=bsinθ,

可得φ′(θ)=-asinθ,φ″(θ)=-acosθ(1)

′(θ)=bcosθ,″(θ)=-bsinθ(2)

把(1)、(2)两式代入

ρ=[φ′2(t)+′2(t)]3/21|φ′(t)″(t)-φ″(t)′(t)|,

得ρ=[a2sin2θ+b2cos2θ]3/21ab(3)

A点θ=0,代入(3)式得ρA=b21a(4)

B点θ=90°,代入(3)式得ρB=a21b(5)

方法2物理方法

解如图6所示,半径为b的圆柱面被两平面相截,其中一个平面与圆柱面轴线垂直,第二个平面与第一个平面交角为θ,且满足cosθ=b1a.两平面的交线与圆柱面相切,如图所示.由图5可知,第一个平面与圆柱面的交线是一个半径为b的圆,第二个平面与圆柱面的交线是一半长轴为b,半短轴为a的椭圆.如图5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在圆心o处,y轴过两个平面交线与圆柱面的切点C.x轴与圆的交点A、y轴与圆的另一个交点B沿z轴方向在第二个平面上的射影正好是椭圆上的A′、B′.

设一质点在半径为b的圆周上做速率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则此质点沿z轴方向在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将沿椭圆轨道运动.这个射影的运动就是此处选择的运动,在此运动下求椭圆轨道点A′、点B′的曲率半径

易知,A点的速度v,法向加速度v21b.A点的射影A′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

vA′=v1cosθ=a1bv,

(aA′)n=(aA)n=v21b.

由这两式得A′处的椭圆曲率半径ρA′=v2A′1(aA′)n=a21b.

同理,由点B的速度v和法向加速度v21b,得B点的射影B′点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vB′=v,

(aB′)n=(aB)n1cosθ=av21b2,

由这两式得B′处的椭圆曲率半径ρB′=v2B′1(aB′)n=b21a.

1.3 摆线上的曲率半径例4:机车以 沿直线轨道做匀速率行驶,机车车轮半径为 ,设车轮只滚动不滑动.轮缘上的一点所经历的轨迹称为摆线.将 点在轨道上的起点位置取为坐标原点,并将轨道取为 轴.试求摆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 方法1:数学公式法解:设 点绕轴心 转过的角度为 ,摆线方程为得 , (1) , (2)把(1)(2)两式代入 ,得 方法2:物理方法解: 点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关系如图7所示,设 点绕轴心 转过角度为 , 点的加速度为 (1)其法向分量 (2)设此时摆线 处的曲率半径为 ,则 (3) 点的速度 沿摆线轨迹切线方向,速度 是沿 轴方向速度 与车轮对轴心 点转动速度 的合成,由图6知 (4)联立(1)(2)(3)(4)解得 几个特殊点的曲率半径: (坐标原点处), , (摆线的最高点)2立体曲线的曲率半径

2.1螺旋线的曲率半径

例5已知等距螺旋线在垂直z轴方向的截面圆半径为R,螺距为h,如图7所示.一质点沿此螺旋线做匀速率运动,在垂直z轴方向的投影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求该质点在做等距螺旋线运动时螺旋轨迹的曲率半径.

方法1数学公式法

此题属于立体曲线的曲率半径求解问题,上面给出的平面曲线的曲率半径求解公式在此已经不适用.对于一个以参数化形式给出的空间曲线x=φ(t),y=(t),z=ψ(t).

其曲率半径计算公式为

ρ=(x′2+y′2+z′2)3/21(z″y′-y″z′)2+(x″z′-z″x′)2+(y″x′-x″y′)2.

解设此质点沿z轴方向的速率为v∥,螺旋线运动方程为

x=φ(θ)=Rcosθ,

y=(θ)=Rsinθ,

z=ψ(θ)=v∥θ12πT,

得x′=φ′(θ)=-Rsinθ,x″=φ″(θ)=-Rcosθ(1)

y′=′(θ)=Rcosθ,y″=″(θ)=-Rsinθ(2)

z′=ψ′(θ)=v∥t12π,z″=ψ″(θ)=0(3)

把(1)、(2)、(3)式代入

ρ=[x′2+y′2+z′2]3/21(z″y′-y″z′)2+(x″z′-z″x′)2+(y″x′-x″y′)2,

得ρ=4π2R2+v2∥T214π2R(4)

质点沿z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T=h(5)

把(5)式代入(4)式得ρ=4π2R2+h214π2R.

方法2物理方法

解质点在垂直轴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分速度为

v=2πR1T(1)

沿z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h1T(2)

设质点沿螺旋线运动速度v,则v2=v2+v2∥(3)

把(1)、(2)代入(3)得v2=4π2R2+h21T2(4)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a=Δv1Δt=Δ(v+v∥)1Δt=Δv1Δt=0,

这里Δv∥1Δt=0,可知加速度与质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即

a=an=(2π1T)2R=4π2R1T2(5)

把(4)、(5)代入ρ=v21a得ρ=4π2R2+h214π2R.

从数学和物理两种角度出发都可以求解曲率半径,充分体现了数学工具在处理物理问题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数学和物理在处理同一问题时的和谐统一美.

上一篇:自贸区撬动新一轮改革的支点 下一篇: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