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2-05-24 10:37:15

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走进了社会,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还发展的很慢,以致于农村学生形成了许多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农村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进行论述。

农村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走进了社会,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但纵观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烈场面,我们发现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热、农村冷;中小学之间发展不平衡,小学热、中学冷。从相当部分的农村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盲区,那么农村中小学生是否较少有心理困扰和障碍呢?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形成这些心理困扰的原因有多方面的:

1.时展迅猛剧烈,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社会文化心理日趋复杂,这些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有些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2.离异家庭的增多,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被忽视,使得一些孩子产生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心理问题。

3.“留守儿童”的特殊状况,使得很少有人关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压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在调查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扰要高出同类学生5~6个百分点。

4.地方经济的差异,使农村村镇健康娱乐设施匮乏,文化氛围不浓,社区活动不多,青少年学生课余生活枯燥、单调,游戏机房和网吧成了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上网成瘾,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5.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小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发育不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师资培训问题。教师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缺少专家指导;二是教师教学工作量太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农村学校引进人才的机制一直运行不畅,教师流失严重,现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实施,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也令人忧虑,这就更难保证教师可以科学地开展这项工作了。

针对上述因素,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着眼,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正常成长,为上级学校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也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加强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其次,优化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通过课程学生能逐步认识到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以此作为他们自尊自信的支点,从而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再次,逐步认清各种心理问题与成因,提高自身调节控制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力,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过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等,当代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差。

3.强化师德,更新观念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师德高尚、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首先是这种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修养、品格、行为举止时刻都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心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支持。我们强调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则,倡导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意识。要尊重学生,要关爱学生。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4.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成长中的自然问题,是学生新的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之间特定的基本矛盾所产生,但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仅仅靠面向全体的普遍性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必须辅之以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确定心理咨询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和讲座等。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帮助和辅导。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地方倾诉其心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责任感,教给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摆脱困扰的方法。

5.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以团队活动为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技文体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团队及班会活动,既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卫生知识传授,又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质教育。

6.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形成合力

学生家长是学校整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家长知识水平低,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少的特点,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特点,指导心理疏导方法,也可以进行家访,共同疏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形成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积极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证明,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富有成效的。它的实施会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效果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德育功效,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得以减少,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校园精神得以培养,师生关系融洽,校风好,学风正,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也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让爱的世界洒满阳光 下一篇: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