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时间:2022-05-24 09:46:45

浅谈如何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摘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是全民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的养成、教师教学的备课与课堂教学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人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的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辛苦不辛苦,自我感觉良好不良好,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学生有无知识进步、有无素质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根本指标。那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

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则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二则有利于当下学生的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三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能力。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习惯:课前由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明确那些内容是重点?难点?那些与已经学过的知识有关?如果忘记以前学的知识,就应该查看已经学过的知识,把它搞清楚。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可以查看有关的参考书,把尚未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到上课时听老师讲,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来解决。预习完后要回想下所预习的内容讲了哪些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能否推导公式定理?能否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2、课堂学习习惯:课堂上学生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具体就是以下几点:第一,要会看(明确要看什么,该怎么看)。第二,会听(听讲时,能够听清楚老师表达的真实意思;与同学合作讨论问题时,能够听清楚同学表达的真实想法,不先入为主)。第三,会想(老师提出问题时应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积极思考用心体会)。第四,会说(积极发言,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点)。第五,会写(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六,敢问(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

3、课后巩固习惯: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该理解的理解,然后再做作业。这样练习和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其次,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应该做到,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作为教师,备课和课堂上还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有效的情景应该起始于精细的数学认知分析,使情境具有数学对象的必要因素和必要形式)。优秀的情境能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反之则,降低课堂的有效性。创设情境只注意情景的形式,缺失了数学及其本质(去数学化),会好心办坏事。例如:有一个老师在“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用一个柄特别长的勺子喝水,勺子太长自己喝不到,学生经过讨论找到“交换喝水”的办法:你拿勺子喂给我喝,我拿勺子喂给你喝,喝水问题圆满解决。这个“活动”固然有趣,办法也很好,但与“乘法”没有关系,亦离开了“数量不变”的交换率本身。交换律的本质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是数学或不是“乘法交换律”。同时创设情境还要防止情境太发散,徒然浪费了时间,影响教学效果。(张奠宙.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数学教育学报,2005,8)

第二,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防止出现如:(1)有量无质“满堂问”;(2)学生齐答比例太高;(3)提问后等待时间不足;(4)提问的单向性;(5)廉价吹捧;(6)变相体罚。

(罗增儒、马文杰.中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学数学研究,2010,1)

第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低效的教学,但经过启发式改造的讲授法是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

第四,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会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所以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学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进行小卷测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等。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导致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目标和提升全民族的素质。所以我们要重视高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教学论新编》,陈佑清,2011年4月第1版

[2]《心理学导论》,赵坤,张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3]《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来源网络

上一篇:如何进行英语高效教学 下一篇:创设情境课堂点燃兴趣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