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四步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

时间:2022-06-08 09:31:05

小学作文四步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童真童趣,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人独特的体验。这些都是作文教学的顽疾。怎样创新作文教学,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呢?笔者尝试了“积累・观察・巧引・搭台”四步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法;生活;活力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其实写作教学是跳动着生命脉搏的,因为文本、教师、学生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而“积累・观察・巧引・搭台”四步教学法效果显著,以其独特的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植长远的写作实力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文的“粮草”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写作素材。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很多学生即使确定了新颖的题目,有了深刻的主题,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旧瓶装新酒”,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根本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不能深入生活,不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所以笔者认为要多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使读书成为写作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开展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生活,用不同的方法发现、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材积累的重要方法。

二、观察――凝练感受生活的角度,培育灵动的写作概括能力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留心观察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事事都在作文,时时都有作文,四季变化都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一线,视野狭窄。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每天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例如景物的特征,往往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从立意的需要出发,选择一些特征进行描写。写风,四季的风各不相同。春风“柔”“暖”轻拂面;夏风“狂”“劲”夹暴雨;秋风“凉”“冷”扫落叶;冬风“刁”“寒”刺入骨。“画鬼容易画犬难”,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留心且积累身边的人与事;观察且保存入眼的景与物,经历且记录实践活动中的情趣体验。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去感悟。这样才能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的素材。

三、巧引――串联生活与文字之间,提升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我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

四、搭台――拉近自我与写作的距离,增强无与伦比的写作信心

渴望成功,“秀”出自我,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欣赏,都希望自己的写作才华得到展示。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方舞台,让他们在写作舞台上展示自我。1、创建班刊,班刊每月出版一期,由学生自己成立编辑部,发动大家积极写作。老师可将日记和作文的优秀文章提供给编辑部。班刊人手一册。2、写出自己的文集,在每学期期末组织全班学生收集整理该学期所有的文章,或打印或工整地誊写,汇编成自己的文集,并自己命名,写目录,然后依次向全班同学推荐,最后民主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发给奖品并张榜公布。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就会增加写作的兴趣。

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循规蹈矩不是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要求,对于一条路过于熟悉,就会使学生陌生了另外许多路。创造出一个有利学生在写作上发挥的春天,惟有如此,学生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出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绮丽景象。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带着独具特色的品格、素养和行为习惯,将来在各自工作上有效地显示自己的个性角色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水根著《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2]俞霞,主编《小学生作文起跑线》,南京大学出版社

[3]魏国良著《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体验探究乐趣丰富学生数学素养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