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时间:2022-05-24 09:12:28

我国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摘 要】烟草危害是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极为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日益蔓延全球的死亡和疾病流行与烟草的使用高度相关,是导致人们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各国广泛实施控烟措施,使得成人的吸烟率有所下降,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吸烟率几乎都是成上升趋势。据估计,我国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约4000万,且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研究表明,20-30岁的每日吸烟者中,一半以上在20岁之前已经成为每日吸烟者。因此研究青少年吸烟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合、归纳与分析比较,以便全面了解我国青少年吸烟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青少年;吸烟与控烟;现状与反思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词为“青少年吸烟”的文献共有536篇,主题词为“学生吸烟”的文献共有384篇。这些文献大多从对吸烟的界定,青少年吸烟的现状,产生机制,应对策略等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这些文献数量相对较少,此外目前研究青少年吸烟的学者大多为医学工作者,他们多从病理性的角度来研究青少年吸烟的产生及成瘾机制,但是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由此可见青少年吸烟并没有引起国内人文社科学者的足够注意。而且相当多的文献针对不同区域及人群采用自行研制的调查工具进行研究调查,所以各研究所产生的结论很难做对比。尽管如此,各项研究对于掌握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状况还是具有相当参考价值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各文献对吸烟的定义标准不同,在一些研究中学者将现在吸烟者定义为每周、每天吸烟,而其他有些学者将偶尔吸烟、每周吸烟和每日吸烟作为三种不同程度的吸烟者,各研究与学者对吸烟的定义不同,这样使得各文献间的结论与数据难于比较。我国卫生部给出了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经常吸烟(即使只吸过一两口的发生率,后者指在过去的30天,吸过完整一支烟的发生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吸烟标准定义:尝试吸烟是指只要吸过一口烟者;偶尔吸烟是指平均每周少于一次的吸烟者;每周吸烟是指每周吸烟一支以上,持续或积累三个月以上;每日吸烟是指每日至少吸烟一支以上。

二、吸烟的危害

烟草与50多种不良症状相关,其中20种是致命的。烟草含有上千种有毒物质。吸烟者吸进烟气时,这些化学物质通过肺部进入血管,影响身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烟草中最主要的有害成分是焦油和尼古丁,焦油使人得病,尼古丁使人上瘾,且还会充当烟草中各种致癌物质的帮凶,为癌症的发病打开方便之门。由于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和发育阶段,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内部器官还未发育成熟,例如支气管等系统,在他们吸食香烟时,更容易受到香烟中有毒物质的侵害,尤其是细支气管和肺泡,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时容易使肺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消弱了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同时吸烟还损害大脑,导致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理解能力变差,还与学习困难、饮酒、逃学、情绪郁闷和等有紧密相关。目前,全球有11 亿吸烟者,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近500 万。我国约有3.5亿吸烟者,每年可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达120 万,预计到2030 年将达到2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0%。研究表明,与不吸烟的和饮酒的青少年相比,吸烟和饮酒的青少年更有反抗性,更倾向寻求刺激和冒险,更冲动,更倾向外控,道德感较差。

三、我国目前吸烟现状的研究

(一)一般人群的吸烟调查研究

目前为止,中国共进行过三次关于吸烟的流行病学调查,早在1984年,瓮心植教授组织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吸烟的流行病学调查,1996年和2002年,分别由杨功焕教授在全国30个省的145个疾病监测点的12万多人群中领导开展了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吸烟人群以男性为主。1984年男性现在吸烟率为61%;1996年,男性现在吸烟率为63.0%,吸烟率为66.9%,女性现在吸烟率为3.8%和4.2%,人群吸烟率为37.6%;在2002年,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08%,人群吸烟率为35.8%。1996年和2002年的调查结果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后,2002年我国人群吸烟率比1996年下降了1.8%,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下降了3.1%和1.0%。杨功焕、马杰民等认为,我国人群在短时间内烟草流行率不会明显下降, 烟草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未来30-50年内将成为现实。

(二)关于我国青少年吸烟的调查研究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P)以及加拿大公共卫生联合会(Canadi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CPHA)合作开发研制了全球烟草调查系统(Global Tobacco Surveillance System,GTSS),用以帮助世界卫生组织的192个成员国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吸烟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其中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GYTS)是基于学校的调查,其设计目的是增强各国在监督青少年吸烟以及指导预防青少年吸烟和评价控制烟草项目的实施效果。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对吸烟的知识和态度、青少年吸烟情况、媒体和广告对青少年吸烟的影响、烟草的可及性、与烟草相关的学校课程设置、吸烟环境( environment tobacco smoke,ETS) 和戒烟情况。截至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中的163个完成了GYTS。

虽然我国1999年便参与全国青少年烟草调查(GYTS),但纵观检索到的文献,只有少数几篇采用GYTS作为调查工具,其余的均为研究者采用自行研制的调查工具进行调查,而且学者对吸烟的定义及界定没有统一,各自的调查具有区域性,群体性,为此数据上难以进行统一对比。根据1999年5-7月在天津、山东、重庆、广东4 个省市的200所中学11978名学生中开展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GYTS)中国部分的现况调查研究显示,尝试吸烟率为22.5%,吸烟率为4.9%。卫生部指出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已高达32.4%,其中男女分别为44.1%和19.9%,“现在吸烟率”为11.5%,男女分别为18.4%和3.6%。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吸烟率的增幅也明显高于女生。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青少年控烟专业委员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2.5%,现在吸烟率为15.8%。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将有2亿成为烟民。卫生部指出,我国现有13至18岁青少年1.3亿,约有1500万名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8.1%,现在吸烟者总数达3亿。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分别为52.9%和2.4%。而且20-34岁的每日吸烟者中,一半以上在20岁以前成为每日吸烟者。所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吸烟状况普遍化,低龄化,前景令人堪忧。

(三)青少年吸烟的特点研究

辛崇萍、 戴寿桂等人在对江苏省2008年与2005年青少年吸烟行为比较的过程中发现,2008年与2005 年相比, 青少年吸烟率有所上升;13岁吸烟率呈下降趋势; 近期吸烟率上升;不同类型学校青少年吸烟率上升;不同年级青少年吸烟率中学呈上升趋势, 大四吸烟率下降;城乡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学习成绩越好, 青少年吸烟率越低。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青少年吸烟的六高现象,即“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 城市高于农村, 普通中学高于重点中学, 成绩差生高于成绩好生, 大学生高于中学生。” 但徐杰,罗迈根据2000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基线调查的数据,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15-29岁的青少年吸烟和饮酒的影响发现,居住地在农村的男性青少年吸烟率和饮酒率均显著高于城镇青少年。申文武、王国蓉等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青少年吸烟存在以下特点:地域性差异:烟草生产地区如云南等地的青少年吸烟的比例较高;社会青年吸烟的比例高于在校学生,而私立学校学生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公立中小学校。在吸烟的青少年中,以尝试吸烟行为的比例较大,各种调查均显示尝试吸烟的比例大于1/3。2006年,在对广西省青少年吸烟行为现状的调查过程中,张洁宏、阮清等人发现,除尝试吸烟率同大学基本相同外,其他3项指标中均为中等职校最高,其次为大学,这三项指标分别为开始吸烟年龄≤13岁(13岁之前吸过一支香烟)、经常吸烟率(调查前30d内有20d或以上每天至少吸一支香烟)、严重吸烟(调查前30d内在吸烟的日子里每天至少吸10支烟以上)。调查还发现,除严重吸烟率无显著差异外,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一类地区各指标均为最低;拥有完整家庭(父母均生活在身边)的青少年4项指标均为最低;住校的学生4项指标统计结果均高于不住校学生。根据1999年5-7月在天津、山东、重庆、广东4 个省市的200所中学11978名学生中开展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GYTS)中国部分的现况调查研究显示,吸烟青少年所吸香烟的最常见来源依次为:自己从商店里或烟摊上购买(38.6%)、自己向别人要(22.1%)、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给(20.0%)。大部分青少年(82.0%)表示他们没有经历过“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人卖给他”的情况;青少年一个人单独时吸烟或与朋友一起时吸烟的情况大大多于在家里或学校里吸烟的情况。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青少年控烟专业委员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尝试吸烟的学生中,烟草来源排在第一位的是“同学朋友给的(39.0%)”,吸烟场所排在第一位的是“家”,比例高达76.6%。虽然明确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有害健康”的学生比例高达92.5%,但明确表示会拒绝朋友递来的烟草的学生比例仅为7.2%,青少年控烟形式非常严峻。

四、青少年吸烟发展的多维因素影响

关于青少年吸烟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各文献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文化与环境。(1)在个体层面上主要有生物、心理,身心发展等方面。 史慧静、安爱华研究发现,性发育较早是导致男性青少年现在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发育较晚也是男性青少年尝试吸烟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女生中性发育较早增加了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的危险性,而发育较晚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吸烟成瘾受大脑内部的多巴胺系统的影响,尼古丁能够激活多巴胺受体,刺激多巴胺释放,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使个体获得愉悦兴奋的体验,从而产生吸烟行为。心理层面上主要包括青少年的自我效能、猎奇和从众心理。较高的自我效能能够在抵御同伴影响、成人榜样作用、社会风气等外在的影响因素方面起重要作用,而猎奇和从众心理使得众多青少年开始尝试吸食第一支烟。吴明证、孙晓玲研究发现,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以及工作记忆容量相互交互作用可以影响吸烟行为,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此外,青少年学习吸烟和吸烟除了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表现风度,还主要是为了镇静(即为了减轻负面情绪) 、为了协调同伴关系。吸烟者体重指数均值显著降低, 且有随吸烟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所以有很多女性吸食香烟是为了控制体重的增加。(2)家庭因素。家庭对青少年吸烟的影响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的吸烟行为与态度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家长吸烟,孩子吸烟的可能性要比不吸烟的家庭高2~4倍。调查显示,家庭沟通、凝聚力,父母监控,母亲的情感温暖和惩罚严厉,父亲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吸烟行为表现出负向的关系,而家庭冲突,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初中生吸烟行为表现出一种正向的关系。李芳、耿洁认为与示范作用相比,父母对于吸烟的态度对于孩子吸烟行为的影响力更强。林丹华、方晓义等根据逻辑回归表明,前测中父亲吸烟态度和反叛性可以显著地预测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发生。而拥有完整家庭的青少年吸烟可能性最低,而父母均不在身边的青少年则更可能吸食香烟。父母让孩子买烟等行为会促进青少年吸烟行为的而发生。此外有关孪生子的研究得出有关结论,吸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3)学校因素对青少年吸烟的影响主要有学校对吸烟行为的态度,教师吸烟对青少年的示范作用,同伴的影响和学校的宣传与教育等。学校类型和青少年的吸烟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大学外,中等职校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吸烟,私立学校较公立的学校的学生更可能吸烟,住校的学生更有可能吸烟。据1996年全国70所中学的调查情况表明回答其老师吸烟的学生中,尝试吸烟率为29.5%,而回答其老师不吸烟的学生中,尝试吸烟率为13.3%。另外同伴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最显著因子。同伴教育干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中生的吸烟态度,冯春认为同质团体与异质团体在同伴教育干预中不存在差异,方晓义认为感知到的友伴行为和态度与实际的友伴行为与态度相比能顾更好的预测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此外,学校教育与宣传会影响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仲学锋研究发现,中小学生较高中及大学生对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知识知晓率低,而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及大学生承认香烟的社交功能,这正是由于学校教育与宣传的力度不够造成的。(4)社会文化与环境因素。首先,在社会学视角下,吴志清认为亚文化理论,社会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失范理论等学说为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个人成长是一个文化传导和延续的过程,青少年受整个社会吸烟风气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对社会态度的内化,青少年会调整自己的吸烟行为。学者林小珊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认为是一种过渡期的仪式,香烟是道具,性别规范是剧本,仪式表演的角色是青少年男性,家长,伙伴和异性是观众,青少年的吸烟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学者张国平认为香烟是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媒介,是青少年进行印象管理的道具。吸烟是一种日常互动,富含浓厚的文化意义。根据罗基奇的人际吸引的平衡理论中的相似模式,决定社会距离的基本因素是反应者与刺激者信念理解的相似程度。所以钱敏、李红认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交际信念中吸烟行为是最简单易行的能激起反应者与刺激者信念理解的相似度的工具,所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采取经验或戒烟来减少社会距离。其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公共政策与法律的缺失与不足无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香烟的易得易购与监管的欠缺使得这一群体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76.0%的学生报告在学校周边200m以内至少有一处香烟售卖点。大众传媒中影视吸烟场面与明星吸烟都会给青少年的行为带来示范作用。一项关于2004~2005年电影电视中吸烟镜头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45部影视作品中(29部电影,16部电视剧),有15部电影出现了吸烟镜头,共计134次,70.7分钟,有10部电视剧出现了吸烟镜头,共计485次,628.5分钟。电影电视剧中吸烟角色大多为成年男性,吸烟场景国产电影多为家庭,占34.4%。香烟弥漫,价格低廉,经销商社会责任感淡薄,大众媒体反烟宣传不到位,针对青少年吸烟的监管处于半真空的状态,是致使这一群体日益壮大的主要社会因素。

五、青少年吸烟的干预对策

针对青少年吸烟的干预对策从影响因素入手也相应的包含以上几个层面。(1)从个人层面,主要为让青少年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识别引诱吸烟的社会因素。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王晓雯、牛瑾等认为,结合保护动机理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行为, 方晓义、林丹华认为,感知的环境对青少年行为和态度的影响超过实际环境,因此在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行为时,应把重点放在改变青少年对同伴及老师行为的感知,而不是放在改变他们的行为上。但是,青少年群体对同伴是有选择的,将选择和影响机制混淆在一起,这无疑扩大了同伴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所以只有将这两个过程区分出来分别加以研究,才能更科学辨证的认识同伴对青少年吸烟的影响。(2)从家庭层面来看,父母对吸烟所有持有的态度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发生显著相关,经常吸烟者的父母对吸烟持更宽容态度的人数约比轻微吸烟者多两倍左右。张联、王卫峰认为,家庭成员吸烟可以为孩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接近香烟,家中无烟环境, 再加上父母对此严厉的态度, 无疑会降低青少年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另外, 调查显示,在现在吸烟的学生中,烟草来源排在第一位的是“自己购买”,所以减少学生零花钱也是有效的控烟途径之一。(3)中小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控烟教育的主场所,林丹华、方晓义将北京市359名初高中生进行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教师实施干预另外一组由课题组成员实施的干预,结果发现课题组成员为干预者的效果好于教师;教师组青少年后测比前测更认同吸烟的危害;课题组成员和教师都能显著地提高被试的抵制技能。因此研究者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制,从能力、动机和态度等多角度入手是一种有效的青少年吸烟预防和干预模式。刘翔, 姚婕等人将25所初中学校随机分为3 组, 分别为对照组、1次干预组和3次干预组。结果发现1次干预组在干预后一年半时的吸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次干预组在第2次干预后和第3次干预后吸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 第3次干预后3次干预组的吸烟率显著低于1 次干预组。所以,学校合理有效的干预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烟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可以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较为宏观的控烟环境,包括禁止烟草广告,规范香烟产品,限制吸烟的场所等,对青少年售烟予以立法限制,商业网点严格执行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措施,减少和消除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等。钱敏等人认为青少年戒烟行为的失败, 除了青少年个体自身的原因以外, 社会还要负很大部分责任,如没有有效的戒烟方法、没有高效的戒烟场所及环境。此外,Holder HD 、 Treno AJ提出通过大众媒体开展控烟传播是整个控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政策倡导和公众倡导,重构公共话语框架以争取舆论对特定政策议题的支持,并推动政策的最终制定。在此基础上胡百精、冯婷婷认为,由控烟信息传播转向控烟舆论生态与控烟文化的建设,以实现话语构建,舆论生态调适和控烟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以此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学者仲学锋把对青少年吸烟的干预对策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行政干预模式,知识、信息传播模式、社会心理学模式、自我行为管理模式、健康促进模式;申文武、王国蓉等人做以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归纳,以学校为基础,家庭社区有机结合,通过健康教育模式、社会影响干预模式、生活技能干预模式、认知发展干预模式,有效的改变青少年对吸烟的认知,并降低吸烟率。顾东辉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认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干预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就微观而言,通过社会影响法(social influence approach,Evants,Telch,Flay)、社会人际技巧法(social personal skill approach ,Botvi)、认知发展法(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Leventhal),学习应付压力、焦虑、释放负面情绪的技巧,控制不良行为,提高自尊;在宏观方面,积极推动学生及其重要他人在机构层面和政策层面的参与,发挥间接服务对象的作用,强调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和学校的协作,使青少年可以获得来自个人、机构、社区的各种资源,得到充权(empowermrnt),从而更好的面对吸烟问题。总之,青少年吸烟的预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青少年个人层面,而是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还需要社区、媒介及法律制定者的参与,共同营造控烟环境。

六、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上述针对青少年吸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对于掌握我国青少年的吸烟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但是大多数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调查工具及方法进行调查,加之各研究对吸烟的界定没有统一,因此所得出的数据可比性较低;另外,吸烟成瘾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从尝试第一口烟至吸烟成瘾,这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便有相关的研究,Eventual和Cleary、 Porches和Decremented分别针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阶段性和动机的阶段性进行了研究。而我国学者针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过程研究凤毛菱角,仅停留在现状研究中,缺乏纵向的对比,研究不具有连续性;最后,关于如何干预和控制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各研究者没有提供系统的可以普及的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致使在实际行动的操作中无章可循。所以针对以上情况,在此文中作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统一关于吸烟的界定及定义,统一各项研究的指标,应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GYTS)这一标准化的调查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自己的特殊问题,在此基础上各研究者的研究在横向及纵向都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比,使得研究结果达成共识,促进形成一套统一的针对青少年吸烟的干预和控制方法,使青少年吸烟的研究获得更深更广的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从不吸烟到吸烟成瘾,对个体来说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暴风骤雨期,行为主导动机不清,表现为成人感与幼稚行冲突,闭锁性和开放性矛盾,这些因素决定了青少年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自我需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吸烟的阶段性发展比成年人复杂,因此掌握青少年吸烟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青少年进行精确的干预和预防,这是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Honjo T,Lawachi I.Effects of market liberalization on smoking in Japan[J].Tobacco Control,2009,9.

[2] Global Tobacco Surveillance System Collaborating Group.Global Tobacco Surveillance System(GTSS):Purpose,Production,and Potential[J].JSch Health,2005,75(1).

[3] Niu SR,Yang GH,Chen ZM,et a1.Emerging tobacco hazards in China,Early mortality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J].BMJ,2006,6.

[4] Holder HD,Treno AJ. Media advocacy in community prevention:news as a means to advance policy change[J]. Addiction,1997,92(Suppl 1).

[5] Leventhal H.Cleary PD. 111e smoking problem: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nd theory in behavioral risk modification[J].Psychol Bull,1980,88.

[6]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self-change of smoking: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J]. J Cons Clin Psycho1,1983,51.

[7] 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

[8] 方晓义.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2期.

[9] 杨功焕.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肿瘤,1998,7(2).

[10] 杨功焕,马杰民等.中国人群2002 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

[11] 马进.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与上海市青少年吸烟调查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32).

[12] 李爱兰,黄悦勤,王燕玲等.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

[13] 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 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EB/OL].http://,2008-06-12.

[15] 辛崇萍,戴寿桂,孙中友.江苏省2008年与2005年青少年吸烟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

[16] 徐杰,罗迈.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3(5).

[17] 张洁宏,阮青等.广西青少年吸烟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年10月第5卷第5期.

[18] 李爱兰,黄悦勤,王燕玲等.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

[19] 史慧静,安爱华等.青春期性发育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4).

[20] 杨波,秦启文.成瘾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J].心理科学, 2005,28(1).

[21] 方晓义,林丹华,房超.感知的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22] 吴明证,孙晓玲等.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心理研究,2012,5(1).

[23] 钱敏,李红.青少年吸烟行为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第11期.

[24] 郑淑鹏,王昆等.吸烟与体重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1年第7卷第3期.

[25]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33(3).

[26] 李芳,龚洁等.父母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6月第32卷第6期.

[27] 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环境和个体因素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发生[J].心理科学,2008,31(2).

[28] 申文武,王国荣等.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

[29] 宁峰.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吸烟饮酒的双生子研究[D].青岛大学,2007.

[30] 林小珊.“香烟”弥漫的青春:作为一种“过渡期仪式”的青少年香烟消费[J].青年研究,2010(3).

[31] 冯春.改变初中生吸烟态度的同伴教育干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第26 卷,第10 期. (下转第100页)

[32] 方晓义.感知的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

[33] 仲学锋.青少年吸烟的多维因素及干预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0,14(4).

[34] 吴志清.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吸烟问题[J].卫生软科学,2009年第23卷第1 期.

[35] 张国平.青少年吸烟的社会学意味[J].社会学研究, 2012(6).

[36] 顾东辉.社会工作视角中的青少年吸烟问题[J].社会福利,2004(8).

[37] 耳玉亮等.2004~2005年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9).

[38] 王晓雯,牛瑾,周欢.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保护动机模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

[39] 方晓义,林丹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和干预[J].心理学学报,2003,35(3).

[40] 郑宇,方晓义.同伴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6期.

[41] 林丹华,方晓义.青少年吸烟者的吸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 卷第2期

[42] 张联,王卫峰.中学生吸烟行为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第33 卷第10 期.

[43] 李希光,周恒宇.控烟报道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4] 刘翔,姚婕等.不同干预频次对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效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

[45] 郭燕.青少年吸烟发生机制与对策[J].健康教育与促进,2008年12月第三卷第四期.

[46] 杨炎.烟草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

[47] 胡百精,冯雯婷等.大众媒体的控烟图景与传播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2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48] 仲学锋.青少年吸烟的多维因素及干预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0,14(4).

作者简介:常魏(1987- ),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

上一篇:“以借为名”新型受贿案件认定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反贪侦查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把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