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欠发达地区社会建设典范

时间:2022-05-24 07:40:42

重庆巫溪:欠发达地区社会建设典范

“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用榜样的力量营造民风,用参与的方式实行互动,用群众的办法治理农村,用网格化组织覆盖城乡。”巫溪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社会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被称为五招破题之道。

2010年12月1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重庆市巫溪县荣膺2010年中国城市化社会建设典范案例,进入了《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白皮书,首批进入城市化论坛案例库。地处渝东北偏远地区、被外界称作“九山微水一分田”的贫困县――巫溪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处偏远、尚未发掘而保存完好的乡土文化,着力探索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模式,探寻一条适合于欠发达地区“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城市化道路,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近几年来,巫溪县立足县情寻求社会管理创新方向,明确创新思路,根据巫溪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贫困面大,矛盾凸显的实际县情,科学提出了“三大促进行动”,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行动”作为三大促进行动的“重头戏”,明确“集民情民意,解民困民忧,聚民智民力”是巫溪县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主攻方向。2007年始,巫溪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潜心研究“方法论”上,探索了网格化的系统实践,落实“三重组织生活”和回乡实践等制度,从解决问题入手,捕捉、激发、利用群众的智慧,着力唤醒边远贫困地区群众沉睡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社会重构,培育群众的自尊、自信,帮他们找到归属感、幸福感和方向感。2010年6月,巫溪县组建群众工作部,着力在群众工作中构建民意调查、民怨化解、民众联络三大工作体系,将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此同时,巫溪率先开展全国“乐和家园”建设试点,动员居民自己动手开展美丽家园建设,帮助群众培育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在重庆市2009年的考核中,以往排名在全市倒数的巫溪县,一举拿下直辖以来的第一个“先进领导集体”的荣誉牌。

“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用榜样的力量营造民风,用参与的方式实行互动,用群众的办法治理农村,用网格化组织覆盖城乡。”巫溪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社会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被称为五招破题之道。专家分析认为,巫溪社会建设得益于动力遇到了推力,最终产生了合力,即:源自民间自发的重建热情,与来自党和政府社会重建的意图不谋而合。这种推力是在充分尊重民间主体地位,充分了解民间社会重建需求,充分吸收了民间智慧基础上的总结与提升。巫溪在社会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党把农民、居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发动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化城市化中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巫溪的案例表明城市建设的主体是民众,“巫溪样本”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的社会建设具指导意义。

巫溪社会建设的背景与动因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边远,位于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生态良好,既是三峡库区移民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巫溪县是典型的“三边”(边境、边远、边缘)农山区,所走的是以异地工业化、异地城市化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模式。据统计,2010年输出劳动力13.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5.4%,年收入可达10亿元,城镇化率为24.6%。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城市化,表现出两种典型的区域形态。一是以沿海城市为代表的劳动力输入地,如深圳、东莞、佛山,在融入全球经济分工中抢抓机遇、招商引资,成为世界工厂;一是以广大农山村为代表的劳动力输出地,如包括巫溪在内的秦巴山区、川湘鄂赣广大老少边穷地区,贡献了劳动力、为进城劳动力提供了以土地形式的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做出了贡献,并主要通过劳务输出而使居民获得了收入改善。这种劳动力而非人口远离家乡进城的城市化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城乡社会问题:乡村留守人群问题、县城老城区衰落、新城区社会隔离、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间缺少沟通与联系、城乡间压抑和悲观的情绪蔓延。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社会重建的巨大需求。对于巫溪而言,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面临社会重建的巨大需求。在乡村,由于巫溪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大中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远离孩子,远离老人、远离配偶,使农村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形成了“留守家庭”,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日趋下降。以巫溪县三宝村为例,该村面临着巨大“困厄”:贫困问题、儿童教育、老人的困难、民风的变化、干部队伍的士气低落等问题。

“如果城乡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山区将有成为城市化中废弃地的危险!”巫溪县委和政府认识到社会重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把社会重建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近几年来,巫溪县立足县情寻求社会管理创新方向,明确创新思路,根据巫溪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贫困面大,矛盾凸显的实际县情,科学提出了“三大促进行动”,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行动”作为三大促进行动的“重头戏”,明确“集民情民意,解民困民忧,聚民智民力”是巫溪县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主攻方向。此后,网格化管理、群工部改革、“乐和家园”建设等一系列关于社会管理的改革逐步展开。巫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处偏远、尚未发掘而保存完好的乡土文化,通过“熟人社会”整合社会组织资源,挖掘源于生活、藏于民间的群众智慧,创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社会建设的“巫溪模式”,探寻出一条适合于欠发达地区“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城市化道路。

巫溪社会建设的亮点和创新做法

群工部改革:构建三大体系,将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

在巫溪县开展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试验中,组建群众工作部,成为改革中的最大亮点。自2010年6月正式挂牌以来,巫溪群工部运作已经半年,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2678件,7159人次,解决积案和突出问题51件。其中市里交办的7件积案得以化解。与此同时,走访群众59650户,近13万人,协调了487个致富项目,解决427个突出问题。巫溪县委负责人表示,群工部的制度设计,瞄准了一个改革目标――着力在群众工作中构建三大体系,即民众联络体系、民困处置体系、民意调查体系。通过这三个体系的运转,其根本目的在于化解群众矛盾,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心,进而探索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模式。2010年8月18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三家中央媒体考察了巫溪县群工部,期待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典范。

改革初衷:党委牵头,统领群众工作

巫溪县委在推进民生工程,以及实施三项制度中发现,该县惠民措施很多,但是干群关系依然紧张;县城越来越漂亮,但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并非就一定成正比在增加。更进一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并非简单的惠民措施就能解决,需要找准根源,“对症下药”。而群众内部矛盾因个体差异而千差万别,其复杂多样也要求政府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逐一办理,不能“一刀切”、“一刀准”。就党委、政府内部机构设置来说,目前多数区县党委只有一个常委在联系群众工作,并没

有专门机构研究、管理、统领群众工作,最终造成“党委、政府的各部门都在说群众工作,但群众工作无人管”的局面。而一些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在民政部门登记后,长期找不到“婆家”――没有一个具体的主管部门。因此,巫溪县委就考虑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下,增加一个牵头的、有权威的部门,把群众工作统领起来,建立起一套昕民情民意,为民众办实事的体制、机制。

2010年3月,鉴于巫溪在群众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重庆市委正式批准在巫溪进行群众工作试点。市编办批复巫溪县委成立群众工作部,简称群工部,并给予该县群工部6个行政编制,10个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巫溪县又拿出4个行政编制。经过一番筹备,2010年6月,巫溪县群工部正式挂牌成立,并定位为“巫溪县委的工作部门,党委牵头群众工作的领导机构”。巫溪县委还要求群工部部长必须由县委常委以上干部担任。

群工部整合了、群团等工作,并把该县的三项制度办公室、“四城同创”办公室等临时群众工作机构纳入群工部。其中,县办与群工部合署办公,并在群工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群工部对该县工、青、妇工作也负有指导的职责。机构整合之后,针对群众工作的特点,巫溪县将群工部的工作大概分为四个部分,除了一个负责内部综合协调的部门,还有民意调查、民众联络和便民服务三个部门。目前,巫溪县群工部部长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兼任,常务副部长由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兼任。

“只进一个门,只见一个人”

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见一个人”,把事情办妥,得到满意答复,目前是巫溪民众联络中心的办事宗旨。而在这“一个门”、“一个人”的背后,是一套高效运行的工作体系。民众联络中心类似于一站式办公的政务大厅,不同的是中心主要办理群众来访事件。联络中心的大厅就像一个医院的分诊室,接到群众来访后,如果是政策咨询等问题,工作人员就地介绍后,登记备案即可。对一些能够现场办理的问题,该县司法、检察、劳动保障等部门均有专门人员进驻中心,设立办事站点,可以现场为上访群众办理。如果需要县委、政府各部门或乡镇调查办理的问题,就由民众联络中心发出“事项转办通知单”给相关部门,该部门办理之后再回复到民众联络中心,由民众联络中心的接访员回馈给上访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见一个人”,简化了群众的办事手续,有效解决了群众上访找不到“衙门口”的问题,也避免了相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互相“踢皮球”事件的发生。

引入民意调查,5名乡镇一把手就地免职或降职使用

在改革试验中,巫溪还引入了被喻为“社会温度计”的民意调查。群工部专门成立了民意调查部门,变群众“上访”为调查员“下访”。民意调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满意度测评,一部分是决策前民意调查。其中,满意度测评主要针对全县72个县级部门以及30几个乡镇的党政领导班子。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调查工程。例如,根据县级部门的不同,民意调查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72个调查问卷展开调查。每个问卷的制订都要体现该部门的工作特点,以便调查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每次制订问卷,都要结合该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作风建设等中心工作,将这些工作分解成直观的调查问题,最终通过得分衡量群众对该部门工作的满意度。按照群工部的工作计划,满意度调查每季度一次。自群工部成立后,第一次民众满意度调查,即2010年第三季度的民意调查已经结束。群工部抽调了30名大学生村官和16名群工部志愿者,开展了30几天的入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一名乡镇一把手被就地免职,4名乡镇一把手被降职或诫勉谈话,多名县级部门领导被调整。此外,决策前调查主要在巫溪县的重大决策前实施。例如2010年12月,巫溪县对2010年该县即将实施的十大民心工程,委托群工部进行民意调查。调查结果作为县委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实施中。

权威保障,领导高配

群工部高效运转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是办理群众工作,需要与很多部门协调工作,特别是接到群众来访后,签转给相关部门办理,这些部门不予理会怎么办?这就需要确保群工部的工作权威性。除了群工部定位为党委工作部门,在领导任职上,巫溪县委还予以高配。群工部只是一个正科级单位,却有两名县领导担任部门领导职务。此外,2010年7月23日,巫溪县委专门召开了常委会,在会议纪要上,为了强化群工部在推动工作中的权威性,巫溪县委明确每天须有一名县级领导到群工部坐访。对于群工部接访并签转处理的群众诉求,相关部门不执行或故意推诿的,将由群工部报县委、县政府督察室进行通报。凡是两次通报的部门负责人,由县委书记、县长约见谈话。这是一把“尚方宝剑”,但是如何平衡各种关系,达到权力的相互制约,巫溪县还在探索中。对于大型的、具有普遍性、跨部门的群众上访事件,巫溪县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群工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以消化积案。为了推动群工部工作的开展,巫溪县委还制订了县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定期为县领导送简报和专题报告等工作制度,以确保群众来访问题尽快解决。

巫溪群工部的“三板斧”,使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大增。巫溪群工部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在县级部门建立群工部之后,目前该县5个乡镇已经建立了群工所,乡镇所辖的村级组织也设立了民众工作室,一些大的社区设立了民众联络站。5个试点乡镇,主要选取该县的白鹿镇、文峰镇等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或者是经济总量较大的镇,试图通过群众工作的开展,化解这些镇的社会问题。而未来在乡镇一级的改革方向是,在5个乡镇试点成熟的基础上,整合乡镇政府的办事机构,除了目前乡镇政府已经设立的综合办公室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外,另外将合并一些所、站的职能,设立群工办,形成三个主要办公板块并驾齐驱的格局。目前,巫溪在乡镇人事制度上正推进的一项改革,即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乡镇的党委副书记,这正是为解决未来对三个办公室的领导关系而“伏笔”。群工部改革推进到乡镇一级后,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主要负责综合管理和经济发展,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副书记,则主要负责群众工作。相关负责人称,乡镇由于职能交叉等问题,整合起来相对有难度,但是这是未来的改革方向。

率先开展“乐和家园”建设,“共治”“共富”是核心

巫溪与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青壮人口外出务工、留守人群被戏称为“386199”部队,乡村自治水平下降、村风民风不断退化、社会矛盾较为突出。面对现实,巫溪县意识到,必须对现实农村社会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着手重构农村社会,把党和政府的意图与农民的意愿统一起来,着力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组织化程度,才能支持和维护基层组织,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政府把修复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政风民风改善,探索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作为工作突破口,在全县开展了建设“乐和家园”试点。

“乐和家园”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提出的以“个群和谐、义利和谐、身心和谐、心智和谐、人境和谐”为追求的社会建设模式。廖晓义表示,“乐和家园”就是搞乐和人居、乐和生计、乐和保健、乐和伦理、乐和治理,从五个方面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从2010年6月开始,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在巫溪开展全国“乐和家园”建设试点。作为复合立体式的“乐和家园”,巫溪是全国首

个创建基地,“共治”、“共富”是其核心内容,在村支两委或社区扶植公民推选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从纵深开放的角度发展“乐和农贸”、旅游业和职业教育。巫溪县县长罗成表示,巫溪的“乐和家园”建设就是重庆民生导向的发展模式的巫溪之路。

为了统一思想,巫溪县委县政府要求试点乡镇必须深入基层、积极参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毫无保留地宣传“乐和家园”理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声,与群众共同决策、共同建设。白鹿镇大坪村由群众推选出“乐于为民服务、乐于奉献出力”的“乐和家园”协会代表19名,上磺镇羊桥村推选出83名,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到建设“乐和家园”中来,实现政府与群众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在参与中获得理解与信任,在互动中赢得拥护和支持,树立起干净、自信、开放的良好政府形象。2010年10月25日,巫溪县“乐和家园”建设联席会在羊桥村举行。羊桥村在以群众为主体的“乐和家园”建设中,注重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支书、村主任带领4社的群众,发展稻田食用菌30多亩,种植油菜8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在创多项全村的历史之最的同时,帮助村民树立了致富的信心,展现了“乐和家园”建设的美好愿景。羊桥村决心打造成全县一流,甚至全国一流的乐和乡村。

进入2011年,巫溪“乐和家园”建设全面提速。2011年2月15日,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在全县群众工作会上要求,把“乐和”塑造成巫溪品牌,以乐和家园建设为统领,搞好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2月17日,巫溪县举行“乐和家园”全民启动仪式,标志着“乐和家园”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此前,“乐和家园”首期骨干培训班于2月14日正式开课,来自上磺、文峰等“乐和家园”建设试点村及城厢镇6个社区共200多名乐和代表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将成为巫溪县“乐和家园”建设的生力军。目前,巫溪县交通部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助推“乐和家园”创建。在2011年首先启动的三个“乐和家园”示范村(三宝村、羊桥村、大坪村)的公路基础建设方面,已完成行政村通畅工程26公里,2011年又规划白鹿镇大坪村通畅公路4公里,从而达到“乐和家园”示范村社社通水泥路。此外,巫溪县旅游局深入村社,进村入户,对县“乐和家园”试点村旅游接待点进行选户,同时全面启动了旅游接待服务培训工作。在以后“乐和家园”的建设中,还将举行房屋改造、装修、接待服务实际操作等相关培训。

目前,“乐和家园”建设已列入巫溪县“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根据规划,2011年巫溪县计划启动六个乐和社区建设,再推动三个乡村进行乐和乡村建设,共达到九个,进行试点。计划在2012、2013年在全县大面积的推开,在全县形成乐和家园建设。到2015年建成“一个乐和公园、十个乐和社区、百个乐和乡村”。

网格化管理无缝隙覆盖城乡社会,解决民生困顿

网格化管理,是巫溪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即发挥党组织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社会重建。这是巩固基层组织、开展社会重建的大胆设想,也是系统实践,是从理论推演出来的工作方法。

实行网格化管理,是以严密的党组织为核心领导,以基层社区组织为载体,以社会民间组织为补充的一种社会管理模式。在城区,充分利用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县级领导的整合能力、社区的服务功能、居民小区的自治资源,将城区所有的主街、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划分成112个网格状单元,实行“8+8”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将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横向整合农村党建与社区党建、城乡党建和企业党建资源,建立了11个联合党支部,实现了“机关与社区、干部与群众、党员与组织”的三重互动,融党建、社区服务与管理、居民自治于一体的有效社会管理模式。

巫溪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全社会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利用一切可靠的民间组织资源,把185个道德模范、经济能人、技术能手、文体协会、红白喜事总管等,培养成为基层组织的重要力量,依托稳定的民间组织基础,依靠民间的力量去组织群众、管理社会。

每年组织500多名县级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回到出生地、成长地、帮扶地,带着“乡情、亲情、友情”下去,参加为期一周的“回乡社会实践”活动。2010年共有600多名部门机关干部参加,接访群众3000多人次,走访群众12000多户,发放《惠民政策汇编》1万多册、宣传画2万多份,结对照顾孤寡老人440对,认领留守儿童401名,资助贫困学生450名,为返乡农民工联系就业岗位1100个,为群众代办事项980余件。

试点推行各级领导参加班子、所在支部、居住地党组织“三重组织生活会”制度,让群众和干部面对面地交心、交流。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共参加村(社区)民主生活会450多次,接访群众1300多人次,走访群众4200多户,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交通出行难、大病治疗难、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照顾难等问题1245个,化解积案310件。

推行五卡管理制,即县级领导“联系卡”:44个县级领导联系群众220户;县级部门“帮扶卡”:1500名部门职工帮扶76个基地村6000户困难户;乡镇、村干部“责任卡”:乡镇、村干部共3000余人联系10000户;技术员“服务卡”:农技、畜牧、林业、烟叶等各类技术服务员400人,结对示范户1000户;群众“明白卡”:帮扶项目户10100户,确保户户有项目,培育了“山羊、土鸡、马铃薯、干果药材、烟叶”五大产业,2010年可望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

推行四包责任制,由县级部门组成112个网格责任单位,对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征地拆迁和违法违章建筑户实现四包,即包户解决问题,包户化解矛盾,包户安置到位,包户开展“四城同创”,做到矛盾不化解、问题不解决、安置不到位,责任不解除,帮助县委、县政府用最少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累计投资8亿多元,短短一年零两个月,彻底整治了城区脏、乱、差等城市管理顽疾,2009年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城市”,2010年成功创新“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巫溪社会建设的三大典型案例

北门沟:四大法宝助昔日“牛脑壳”变身文明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明和谐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础。重庆市巫溪县北门沟社区曾经是集脏、乱、差于一身的“牛脑壳”社区,自2007年5月以来,巫溪县以“修一条惠民路、搭一座连心桥、建一个温馨家”“三个一”活动为契机,亮出四大法宝,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当好名副其实的主人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短短的一年间,实现了市容整洁、管理有序、风清气顺、经济繁荣,变化巨大。巫溪县委负责人表示,北门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群众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一座城市才有了主人,才有了家的归宿和眷恋。只有让群众与政府在深度融合中良性互动,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

“密切联系群众”才不会流于一句口号。

发动深入,宣传思想工作成为文明社区创建的“开山斧”

北门沟社区经历农村一城乡结合部一社区的嬗变,450余户住户身份复杂,认识参差不齐。经历了几十年集体荣誉感不强,管理无序、治安不稳、邻里不和、环境脏乱的阵痛和低迷之后,社区自治组织紧紧掌握宣传思想工作这一把“开山斧”,发扬“三多”作风,推行“三礼”教育,从统一思想认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入手,以文明社区创建为载体,打破了管理的僵局,找到了各项事业有序推进的突破口。

过去的北门沟,干部和群众之间交流不够,协调不力。2009年以来,该社区利用好社区党员干部和热心公益贤达、教师和学生,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受阻、不怕委曲的“三不”精神,“说尽千言万语,讲透大小道理”,通过城市低保户登记核对、医保、身份证发放、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等机会,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惠民政策的大道理与社区居民利益的小道理紧密结合起来,将心比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了不少的怨气,遏制了不良苗头,沟通了党员干部和居民的心,激活了集体荣誉感,更加明确了发展思路。

社区立足于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以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倡文明新风,树新社区形象”活动,聘请专人从道德规范,文明语言,行为礼仪等各方面入手,为居民讲授文明礼仪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责任。培养科学的生态生活习惯,倡导绿色生活、倡导垃圾分类等健康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

社区自治组织的成员在工作和服务中,发扬“三多(多了解情况、多上门走访、多与群众谈心)”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家庭、深入现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才拥有权威的发言权、领导权、处理权,主动与居民交朋友,平易待人、热情服务、主动助人,成为居民的知心人、可信的人,形成了与百姓亲如一家的风气。

尊重需求,实施惠民工程,找准文明社区创建“兴奋点”

有需求才有动力,北门沟社区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中,始终紧紧抓住居民自身改变生存环境的强烈需求,让需求成为带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并催生牵手共建的行动。

大环境激发社区居民的外在需求和改变自身生存环境的内部需求。一是重庆市“千万市民文明行动”的大环境。二是县里“四城同创”的大环境。2007年3月,巫溪县启动了创市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四城同创”工作,为北门沟社区文明社区建设营造了积极行动的大气候。三是加强硬性投入的大机遇,实施惠民工程,促使北门沟社区居民形成了改变生存环境的外在需求。

丰富活动,全民参与创建打通文明社区创建“快车道”

社区文化的广泛开展,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不仅能吸引社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且对改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由于社区文化参加的主体是居民群众,所以,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密切了邻里关系,把社区内的成员“黏合”在一起,使他们从生疏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增加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以此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

走群众化道路,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能动作用,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等主要内容,创作了歌曲《北门沟小唱》和居规民约《七字歌》,合奏曲《北门沟小调》,快板《北门沟感恩词》,链箫词《思前想后北门沟》,小品《忆苦思甜北门沟》等地方文艺作品,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居民情操、引领文明风尚一举三得的作用,特别是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推进。

民主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抢抓文明社区创建的“金钥匙”

北门沟社区深知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实践中,他们建立“三和(和谐家庭、和谐小区、和谐社区)”的工作目标,按照“四为本(以人为本、以诚为本、以学为本、以公为本)”的工作方针,探索了“1+3”管理新路,力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社区管理,让制度成为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的保险栓。

“1”就是一种机制。把建立健全居民民主自治管理制度作为建立新管理服务机制的灵魂,逐步形成重大事项社区班子拟定方案一居民酝酿一征求意见一居民代表大会表决的居民自治机制,确保社区的各种决策合乎民心。

“3”就是三种制度。包括:居民自治制度。北门沟社区围绕居民自治这一核心,建立了系列民主自治管理制度。一是一事一议规则。凡是涉及社区的公益事业、平安小区、精神文明、卫生小区等推行一事一议,让居民充分实现自我管理。二是制度。社区党支部始终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和上一次党课的制度。三是户户签字公决制度。社区遇有大事或者使用经费超过500元就启动该制度。

民主评比制度。社区成立了一个民主评比领导小组和居民组成的评比团,负责小区的各项评比工作,成员均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每半年一选。一是卫生评比制度。二是文明家庭评比制度,把孝敬老人,不参与黄、赌、毒,加强学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室内室外整洁卫生五项指标当作评比的硬性指标。三是“热心人”评比制度,社区每半年召开一次居民大会,推荐评比社区里对社区的各项工作最热心的人。四是生态绿化评比制度,社区推行自己门前自己绿化的方式来带动整个社区的绿化工作,每年评比表彰一次绿化搞得好的家庭和小区。

财务管理制度。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采取自己投、社会捐、县上帮的途径并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账务公示”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宝村:“和事堂”和“善事簿”,用群众方法塑造村风民俗

2009年6月23日,时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来到巫溪县文峰镇三宝村,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三宝村真是个“吉祥三宝”,好班子、好机制、好民风,让人倍感亲切,难以忘怀。三宝村是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三宝村位于巫溪县文峰镇腹心地带,东距县城40公里,交通便捷、商贸繁荣、人员混杂,民事纠纷不断,村风民俗落后。针对这些情况,村支两委认为,这些民间纠纷来自民间,可不可以用民间的力量来化解呢?“和事堂”就是三宝村的“道德法庭”,由村里知名的老人、贤达、老师、学生等组成“调解委员会”,谁违反村规发生纠纷了,就由民事调解委员会或村支两委负责人牵头,组织调查、调解和处理。三宝人的“和事堂”是由“三公开”组成的,一是公开事实;二是公开评理;三是公开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达到调解目的,又是一种政策宣传,既彰显了规则效应,又体现了道德约束,既增强了调解工作的柔和性,又提高了群众的监督力,同时又促进了村规民约的健全和完善。巫溪县的“和事堂”不仅成了村民们的“亲人”,还议出了“善事簿”,把村里人做的好事记下来,并多种形式公布,包括帮助和呵护缺爹少妈的孩子,要让村里人救济穷人和有困难的人形成习惯。

不管村里出现多大的难事,三宝村的“和事佬”们也能想出调解办法。他们问计于村民,用村民的智慧管理村民,相继推出了“五户联防”、“资金互助组”、“公事账”、“产业合作社”。五户联防让村子又恢复了出不闭户的良好治安状况;资金互助组解决了不少村民的生产资金难题;让村民培育、

推选自己的代表,管理村里公共事务,引导、组织群众,把集体的事让村民自己作主,让每一分钱的管理、使用都对村民公开、透明,村干部由管理者变为监督者,能从烦琐事务中抽出身来,集中精力搞统筹,这样不仅点子来得快,还管用。

城南小区:用复合空间促进社会融合

巫溪县城厢镇城南小区是城乡结合部,60%的居民是陆续从乡镇搬来的。由于历史的积淀、客观的制约,主观的影响,多年整治不见好转,居民摇头叹气、信心不足,社会冷嘲热讽、冷眼旁观,这里的居民说是被遗忘的“角落”。对此,县纪委等网格责任单位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这种复合社区,搭建公共活动平台,可以消除城乡隔阂。按照“空间融合”理念,将廉租房、商品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规划建设在同一小区,让各个阶层的人共享同一空间、同一公共设施,解决社会分层带来的不和谐问题。于是县纪委牵头抓总、迎难而上,中梁工程协调办、水资源公司、城厢镇环城社区鼎力协作,重庆水投集团中梁工程项目部、葛洲坝集团公司中梁工程建设指挥部积极参与,城厢小学等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多方筹集资金40余万元,迅速启动了城南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建成休闲广场1个、居民活动室1间,添置一批健身器材、体育设施和环卫设施,新添置路灯12盏,建成廉政文化墙,把城南小区成功打造成为“廉洁靓丽新小区”。

巫溪社会建设的反响、经验与未来走向

巫溪社会建设引发广泛关注

2010年7月4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巫溪县委与县政府承办的“城市化中的社会重建”论坛在北京打响,巫溪县创新城市化中的社会管理引发关注。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在论坛上做了题为《看不见的城市――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社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案例介绍。他表示,巫溪要抓住空间、记忆、主人、矛盾、组织五个关键词,建设一座“平等、平实、平和”平民之城、看不见的体制之城、精神之城,通过尊重、沟通、融和,解决的就是劳动力输出地的城乡社会重建中的各种问题。

在201 1年全国“两会”期间,巫溪民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备受中外媒体关注和追捧,成为热点。在谈到城市建设时,县委书记郑向东说,我们现在有一座看得见的漂亮城市,我们更需要建一座看不见却摸得着的城市,那就是社会组织建设。我们不光要让基层群众腰包鼓起来,还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每一位市民都收获幸福感。郑向东所提到的“提高社会管理实效”成了“两会”的语录,于《人民日报》上登载。他的核心观点为:要提高社会管理实效,就建立一个以党组织为核心领导,以村民自治组织为载体,以合作经济组织或社会民间组织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组织网络,较好地实现对广大群众的有效组织。“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香港大公报》、澳门澳亚卫视、俄罗斯阿尔法电视电、《重庆日报》等50多家媒体对郑向东进行了采访报道。在电脑中输入关键词“2011年全国两会郑向东”、“2011年全国两会巫溪”,截止3月11日,共有近500条消息报道了巫溪。

社会建设的“巫溪经验”:要把群众有效组织起来

借鉴21世纪初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inc lus ive grow th)的相关理念,巫溪人认为,社会建设是物质与精神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以一种“包容性”的心态来面对。包容的本质就是多元共生与共治,是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与融合,它是一种以价值多元化为根据的智慧的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对于欠发达地区城乡社会建设而言,这种“包容性”治理必不可少,它是多种资源、信息、人员等得以和谐相处的支撑和保障。与全国许多西部不发达地区一样,巫溪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许多困惑,巫溪县委、县政府选择运用“包容性”治理来应对: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打造一个“面向人人”的城市;用参与互动凝聚力量,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听取群众的意见,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用复合社区、营造更多的社会共同空间,降低门坎,公平接纳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帮助他们实现城市梦想;运用群众的方法管理群众,用榜样来营造民风,尊重习俗和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包容性”组织体系来统筹城乡,以党组织为核心,探究一种“自治、共治、法治”的多元共生的治理模式。

专家们分析认为,巫溪社会建设得益于动力遇到了推力,最终产生了合力,即:源自民间自发的重建热情,与来自党和政府社会重建的意图不谋而合。这种推力是在充分尊重民间主体地位,充分了解民间社会重建需求,充分吸收了民间智慧基础上的总结与提升。巫溪在社会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党把农民、居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发动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化城市化中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未来走向:争创全国社会建设前沿,建重庆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

“十二五”,巫溪县明确了“打造秦楚之门建设乐和家园”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两大战略和三大定位。其中,在社会建设方面,巫溪县提出要争创全国社会建设前沿,“十二五”期间将建设重庆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具体举措包括:一是运用“五种方法”组织发动群众,即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用榜样的力量营造民风,用参与的方式促进融合,用群众的办法治理农村,用网格化组织覆盖城乡,把“把群众组织发动起来,把基层威信树立起来”。二是完善群众工作体系,横向构建“民众联络、民意调查、民困处置”三大体系,纵向建立“县群工部、乡镇服务站、村级便民点”三级网络,探索社会建设管理新路子。三是探索“三个机制”历练干部作风,开展机关干部在出生地、成长地、帮扶地参加“回乡实践”活动,完善“一讲二评三公示”制度,全面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改善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

“巫溪样本”的意义与启示

小小的巫溪,置放于大大的中国,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位置?目前巫溪的社会管理创新,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关注。专家们表示,巫溪的案例表明城市建设的主体是民众,“巫溪样本”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的社会建设具指导意义。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金德钧:社会建设是关系城市化质量乃至城市化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社会重建的问题解决不好,一个健康、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巫溪虽然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但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积累了可供大家借鉴的宝贵经验:他们在社会建设中坚定地以党建、政府工作为主导,坚持以民众为主体,充分发挥骨干的作用包括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而且注重典型示范,直接面对矛盾,紧紧围绕着民生、民情、民意,用群众的办法扎实地解决问题。

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陶斯亮:巫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鲜活的城乡统筹的例子,解决了有钱的市长做不到、没钱的市长也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用传统的两个法宝,一个是党的领导,一个是群众路线,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

群众感受到了幸福、满意和党对他们的关怀。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浦劬:从巫溪的城南小区、北门沟社区、三宝村这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当中的公共治理模式问题。社会建设中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三位一体,称之为公共治理。由于欠发达地区有其特殊性,既不像沿海发达地区那么有钱、有货币的资本,又不像沿海地区那样市场已经发育成了一个机制,市场可以参与和介入公共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实现良好的公共治理,同时能够在发展中实现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的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建设,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于建嵘:巫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第一,巫溪在城市化进程中,回答了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提到了意愿,即要满足群众的意愿、表达他们的意愿。第三,提到了组织,特别强调民间组织。另外,巫溪强调要建立复合空间,要让城市成为所有人包括穷人、新进城的农民的共同家园,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周天勇: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变化之中:从计划经济到了市场经济,从以前的单位人、公社人转变到了自由的人,从原来固定的人口转变到迁移、流动的人口,从原来一个工作岗位干一辈子直至退休到要转变许多工作岗位,从原来的家属院管理、村庄管理转变到现在的小区管理,巫溪正是在这个不断变动的社会中如何进行社会重建的治理模式,巫溪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究。巫溪案例的典型意义就是处理了社会变迁与公共权力的异化这两个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于长江:从巫溪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乡土情怀,这是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由于巫溪是一个贫困县,巫溪没有提GDP,正是有这样的平常心,才能建设平民城市,这反而代表了一个新的方向,是一种新的希望。巫溪的地理位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货币资产,由于地处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很特殊的一个区域,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支点,这个县的发展与否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县本身,而是关乎整个区域,可见,巫溪的经验和案例对于区域发展尤其是几个地区交汇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唐惠建:巫溪的案例充满了生活中的哲学和哲学中的生活,第一是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第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巫溪具有划时代意义就是提出了重建社会、让农民组织起来的理念并且都实现了,这对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然,中国国土面积大,各地差异也很大,方法可因地制宜,但这种重要的理念却可以贯穿其中。

上一篇:北京,社会建设把“人”放在第一位 下一篇:蓝色经济区:为全国海洋经济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