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

时间:2022-05-24 06:38:46

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者的介入所导致的凝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文化与旅游,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出发,以旅游凝视理论为理论支撑,从民族地区文化的遗失到其创新与传播等方面得出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变迁的关系所在,同时民族地区文化在被凝视的背景下自身具有强烈的生产性。可以构建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模型。旅游者的凝视是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源动力。

关键词:旅游凝视;民族地区;文化;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2-0112-05

一、前言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的地位注定了旅游对于全社会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重大意义。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却拥有独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旅游的发展对民族地区建设,民族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核心所在,而民族文化更是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重中之重。旅游不仅给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学者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旅游凝视理论的引入为我们研究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国内旅游引起的凝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旅游者给民族地区旅游所带来的“凝视”问题不可忽视。正是基于此我们探讨民族地区文化变迁与旅游者的旅游凝视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力所在。

二、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

(一)文化与旅游

“文化”是一个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而成为目前涵义广泛的词语。19世纪的人类学家泰勒(Tytor)(1871)给出了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概而言之,文化是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民族的智慧潜能外化的方式及其成果,是人类向往光明,追求自由,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及其结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则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随着闲暇时间增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成为一种日益普及的文化实践活动,旅游是一种包含了复杂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活动。文化是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摹础、引子、因子。厄里认为旅游就是文化自身游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变迁。总而言之,旅游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二)民族文化与旅游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先民们适应所生息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为该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所普遍接受,共同分享,深层认同,集体维护,世代相传。民族文化有表层和深层的两种存在形式。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与居住格局、语言与文字、民族工艺与艺术、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外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内在结构蕴涵着民族的心理、民族的感情、民族的信念、民族的意志和民族的自尊心,需要细致体察和真切感悟才能领会,在民族意识当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最为尊贵和神圣。旅游是什么?简言之,旅游就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旅游者通过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寻求新、奇、娱乐的一系列活动,追求视觉、触觉、心理满足的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体验的过程。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原生态自然旅游资源,独有的与旅游者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完全不同的“异文化”极大地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它所带来的全新体验是任何其它旅游吸引物都无法比拟的。而此“异文化”是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最核心的旅游吸引物,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永恒的招牌所在。概而言之,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灵魂所在。

旅游产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加速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进程,在搞清楚了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三、旅游凝视理论

1992年。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有关“凝视”的著述为基础,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旅游凝视”理论。华南理工大学刘丹萍将旅游凝视理论概括为:“‘旅游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旅游者拍摄旅游地人文事象的摄影行为以及各类旅游广告图片等都是‘旅游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旅游地由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社会性地重新构建。”约翰・厄里认为旅游凝视的性质具有以下几点:第一,“反向的生活”性;第二,支配性;第三,变化性;第四,符号性;第五,社会性;第六,不平等性。从中可以看出旅游凝视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目的地的一种作用力,凝视的主体是旅游者,对象是以图像、旅游广告等呈现出来的自然文化景观,目的是视觉体验及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社会性的重构已达到得到愉悦体验的目的,因此旅游者的凝视必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显然有这种完全主观的凝视注入到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给当地原有的文化产生冲击,由此必然造成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发生激烈碰撞,碰撞的结果只有两个:第一,消极的结果(旅游凝视理论下旅游目的地文化危机);第二,积极的结果(旅游凝视理论下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有效传承更强势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也就对我们分析和理解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变迁提供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切入点。本文正是基于旅游凝视的这种“作用力”来研究其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关系。

四、基于旅游凝视理论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分析

文化变迁,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文化变迁的机制是创新、传播、文化遗失和涵化。函化主要是指强制性的文化变迁机制,如:殖民入侵、种族灭绝等等,而现代旅游活动对文化变迁的机制不包括涵化,因此我们主要是从文化遗失、创新、传播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民族地区文化的变迁问题。

(一)从旅游凝视看民族地区文化遗失

1.民族文化商品化与旅游凝视

具有丰富而又复杂意义的人文景观,也通过某种转换脱离了它原来的语境,从“他人语言”转变为“我的语言”,编码过程就是将多元复杂的意义凝缩为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最具旅游价值的主题,这样就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同样如此,为了将原有的文化转化为对潜在旅游者最具旅

游价值的主题,从而把民族文化标上价格,进行买卖,促使了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利”,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民族经济的发展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旅游者旅游的一个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获得视觉愉悦,然后才能达到心理满足,同时当地居民的直接目标是“利”的满足,怎样能使两个满足完美地结合起来?起点:让旅游者在“看”的过程中得到享受、愉悦,中轴:投旅游者所好以及最具旅游价值主题(民族文化)的创造,归宿:文化的商品化。显而易见,旅游者的凝视过程是源,是作用力,它贯穿于整个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以下是关于民族文化商品化的一个例子。

为了满足当地旅游部门举行“旅游节”的安排,把苗族13年才一次,最为神圣而庄严的“牯藏节”提前举行。旅游部门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邀请到了一批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游客,尤其是其中一个大型的日本旅游团。在举行“牯藏节”仪式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苗族习俗规定,所有的“牛牯”必须在同一时间宰杀,这一程序包含着与苗族祖先的神圣关系。然而,当祭仪时刻来临的时候(正午的一段时间),那个大型的日本旅游团却尚未到来,在地方旅游行政部门的影响下,祭仪程序不得不往后拖延,这引起了一些当地苗族的极大反响,甚至还发生了一些小的冲突。在拖延了一个小时仍不见日本旅游团身影的情况下,当地旅游部门与苗族头人商议决定,留下一头牛专门等日本团来了再杀,其他的一次性宰杀。之所以如此迁就日本游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仪式中的一部分牛系日本游客出资买下,以必须满足他们亲自到场观看为条件。

“以必须满足他们亲自到场观看为条件”,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满足游客“看”的体验,在民族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下,民族文化资源被变成一种交换品和消耗品,这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来说是相当可怕的。

2.民族文化的同化与旅游凝视

厄里认为旅游凝视具有不平等的性质,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这使得到访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隐含着一种实际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其中包含着权利与知识的关系,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旅游地文化“自我异国情调化”,旅游地借此保持永续的旅游吸引力,以满足游客凝视的好奇心。而民族文化同化是指原来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异族异地的文化取代。正是由于旅游者的凝视驷服了当地居民才导致“自我异国情调化”的出现,从中可以发现,旅游者凝视的对象是规定的当地居民及其文化,随着旅游者的大量进入,异族、异地文化也大量随之侵入,民族地区原有的独特、古老的文化可能随之淡化,甚至灭亡。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最基本力量显而易见:旅游者的凝视。旅游者通过摄影凝视当地居民及其文化正是民族文化被同化的作用过程。旅游者的凝视所具有的压迫、强势在其整个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来,这种压迫和强势在当地居民身上的体现就是改变自身的穿着与外来旅游者更贴近来缓解这种不平等,进而从这种最初的外表改变至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淡化甚至消亡,最终令人“直把边乡当杭州”。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民族地区文化产生负面影响,而民族地区文化同化的最终作用力在于旅游者的凝视。

3.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与旅游凝视

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价值观。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基本的啕价值观,如热情好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重义不重利等基本一致,民风十分淳朴。但是,随着民族旅游的深入。一些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甚至遗失,到过民族地区的旅游者对当地或多或少的会有民风日下的印象。这种印象的产生我们或许可以从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中获得答案。厄里认为旅游凝视具有支配性,视觉支配或组织了体验的范围,他认为凝视是旅游体验的中心。简单的理解就是“看”是旅游者旅游的核心体验。视觉的感受对旅游者起着支配的作用,旅游者看着好的艺术品他们可能就想买,看着好的文化景观他们就想照相留做纪念,凡此种种都为当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提供了温床。旅游地因旅游者的到访而被消费,其结果就是该地方被社会性的重构,旅游者要消费必然要有消费服务的提供,而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交易的发生,民族旅游对民族特色物品的交易更加频繁,因为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取决于其看到了什么,会得到何种满足,当他们看到原生态的、新奇的民族饰品的时候购买行为随之产生,而在旅游者购买欲望及当地居民对“利”的追求的推动下,当地居民传统的优秀伦理道德,交易公平的道德便变得一文不值了,劣质工艺品充斥着旅游商品市场,牟取暴利的行为随处可见。渐渐的,随着经济形态的改变,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也就被抛置脑后。它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范畴,嵌入到旅游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一切都应归咎于旅游者“看”的行为,以及当地居民、政府及利益相关者对旅游者这种行为的满足和迎合。

(二)从旅游凝视看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创新与发展

1.旅游者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切变迁的终极来源,民族地区文化的创新发展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民族地区文化创新的动力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厄里认为旅游者的凝视是通过符号建立的,旅游凝视就是某种特定景点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认为:“文化”完全是人为了表达“意义”而创造出来的符号,文化是一切人工创造的环境,也就是说,除了自然原生态之外,所有由人添加上去的东西都可称之为文化,也就是象征人类学家所说的“物体、行为、事件、语言”等。而“添加上去的东西”都可视为符号。著名的美国新进化论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工具+符号=文化”。从以上学者对文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厄里笔下旅游者的凝视往小的方面讲其实就是通过当地文化的意义符号建立起来的,为了在满足旅游者的喜好的条件下又不对当地文化产生负面的影响,旅游专业人员努力再生产旅游者凝视的常新目标。由于旅游者旅游的一个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获得视觉愉悦,因此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时候,必然会使得旅游专业人员生产旅游者凝视常新目标的过程中,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趋势,将本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意义符号展现给外来的游客,让他们在“凝视”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也就从侧面激发了当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当地民族文化在各个方面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也就是说民族地区文化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外来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看”,即凝视。

2.旅游者的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旅游者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和了

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如民族风情、生活习惯、文学艺术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厄里认为旅游凝视就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旅游者通过摄影这一有形化和具体化的行为对民族地区的文化进行凝视。旅游者将所看到的与自身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民族风情、文化习惯、文学艺术等等能够彰显出民族地区文化的景观通过摄影保存下来,回到日常生活环境中之后,他们将这些旅游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展现并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过程是外来旅游者向民族地区借用文化元素的过程,即传播民族地区文化,从而使得民族地区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这也间接地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宣传作用。同时,旅游者又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带到旅游目的地,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意无意地传播给当地居民。因此,旅游者的凝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源动力,旅游者也就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使者。这有利于宣传民族文化,消除民族偏见,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

旅游者的旅游凝视是民族文化变迁的源动力。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个新的视角来研究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民族地区文化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强烈的生产性,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民族地区文化不仅会在“凝视”外力的作用下向有益的方向变迁,同时也通过其自身强大的创造力,自身强烈的生产性而规范其向更加有益的方向发展。民族地区文化的这种强烈的生产性、创新性不仅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常新资源,同时也为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五、旅游者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模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无时不在。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旅游者对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凝视已经逐渐成为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主要源动力,因此我们构建了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力模型。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必然涌入大量的旅游者,外来游客对感兴趣的民族文化进行“凝视”,同时旅游者对当地政府、居民、旅游生产商、市场进行“凝视”从而又促使它们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作用,最终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旅游者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模型如图1所示。

六、结语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作用力所在为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要引导民族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变迁不仅要从当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等文化保护的主体出发,同时更要关注外来旅游者对当地文化变迁的影响,从外来旅游者的凝视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的变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更能有效地反映出民族文化变迁的实质,更能为当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加强文化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责任编校 吴书锋

上一篇:酒店顾客体验价值理论研究 下一篇: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