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问的实践策略谈

时间:2022-05-24 04:31:15

优化提问的实践策略谈

阅读教学,曾经被指责为“一讲到底”,在新课程“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引领下,老师们开始注重以问代讲,于是“一问”到底的现象又层出不穷,并愈演愈烈。不可否认,问题对于启迪阅读思维、培养阅读素养是有很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的,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展开教学的典范。问题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设计得好,才能让学生“跳一跳”寻获更大的阅读理解和发现,进而向着更高、更远、更深的层面飞跃,这样的语文课堂将高潮迭起、开阖有致。然而观察和审视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我们不难发现有几个问题倾向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问题一:提问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很多老师上课几乎一开始就提问,读了课题就会让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呢?初读课文就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而在提问后教师又往往置之不理,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司空见惯,深谙老师提问“之道”,课堂上很配合地与老师一唱一和,而思维却并没有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

问题二:提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过多,常常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对于问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带来的是学生虚假的回应。比如,“艾滋病小斗士”中老师问学生:假日恩科西来到你们班上,你们会接受吗?学生们有的说会接受,有的说不能接受,老师对此都不置可否,很显然,老师也是随口一问,而没有细致的精心的设计。

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让提问成为课堂教学正向的“助推器”,我们需要把握好提问的每一个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从提问内容的选择到提问的方式运用,再到提问后的反馈点评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从教材出发,明确提问的三个关键点,即问什么?怎么问?怎么交流点评?结合阅读教学的实践,我认为优化提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合理选择提问内容,让提问“有的放矢”

问什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与前提。教师的提问不能忽难忽易、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以至于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当然教师的提问也不能过于简单,因为太容易的问题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其实反而会养成学生“不思考”“假思考”“浅思考”的惰性习惯。合理选择提问内容,首先需要我们精简问题的数量。试想,一堂课40分钟,如果问题过多、过密,势必造成学生真正的阅读、思考、表达时间的“缩水”,这对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其次,我们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提问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的主要意义应该是激发思维冲突,引发思维风暴,发展思维品质,所以那些为了教师教学流程的转承起合而设计的问题要少之又少。最后,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提问角度。同样一个内容,提问的角度不一样,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思维价值。比如,教学朱熹的“观书有感”,有老师问学生如果换个题目,我们可以用什么呢?学生换了很多,比如,“观水有感”“水”“清水源”等。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朱熹用“观书有感”呢?学生显然无所适从。如果换个角度,这样提问:“朱熹写的是读书的体会,为什么整首诗写的却是水呢?”相信学生就会体会到朱熹用水打比方、说道理的妙处,感受这首诗的“理趣”。

二、科学运用提问方法,让提问“平稳着陆”

在选择了合适的提问内容后,问法就变成了需要讲究的问题了。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我们经常能从特级教师的课堂上,看到他们的一个问题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感受到问题的精妙。而我们平时教学中的提问却常常是“石沉大海”,没有反应。其实,这里有一个提问的艺术问题。科学运用提问的方法,就是要结合教材的文体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给学生阅读、思考、表达、交流的“滑道”,让提问“平稳着陆”。举一个例子: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段巴老写信艰难的一段话,如果简单地设问,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直接问: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深深打动了你呢?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有点“强人所难”的逼迫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换一种方式,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乡的孩子收到信,读到这滚烫的语言,会怎么样?是哪一句话或者哪一个词深深触动了他们柔软的内心呢?这样学生就能设身处地的思考了。

三、灵活把控提问反馈,让提问“走向纵深”

提问后的交流、反馈是能否让提问“锦上添花”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把握交流、反馈的时机,既给足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批注、讨论的时间,又不造成课堂学习的松散和懈怠。特别是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也许会出现“冷场”现象,教师更要耐得住“安静”,耐心等待。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课堂上这样的等待将为学生交流赢得更多的信心和更多的精彩,这样的“冷场”恰恰是学生思维之流汩汩涌动的时刻。当然,在交流反馈的环节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让不同学生的不同的经历、体验和认识自由地分享、碰撞,让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氛围下,萌生新的不同体验、思考和认识,最终实现班级更多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新构与重构,使阅读课堂从“分享”走向“共享”、走向“共同建构”。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

上一篇:基于ANSYS的卸船机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