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持续性失衡

时间:2022-05-24 02:04:27

企业的持续性失衡

在整个洛杉矶的娱乐产业中,超过千人规模的娱乐公司不超过10家,却有25万名从业者,其中85%的公司不足10人。这些小电影公司组成松散的关系网,他们躲在大公司的背后进行创作。一群自由职业者在担任着灯光、保安、道具人员等职能。当一部影片杀青之后,这些人就立刻散去。当有新的片子出现时,又会有一群这样的人组成临时的制作公司。他们从事的永远是“临时工作”,有人将这种模式称为“好莱坞电影式临时工作制”。

好莱坞的转型得益于一种长期处于混乱边缘的“流变”。流变更像是生态系统的常态,生物群落持续进化,新物种不断替代旧物种。这是一种非平衡的平衡术,死亡和新生在其中保持着巨大的张力。如今,流变被新经济带入到了人类社会中。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企业寿命大打折扣,工作种类五花八门,薪酬变化巨大。

有人说,“如果你想在2020年创造300万个工作机会,就需要在今天创造1500万个工作机会。”没有什么是可以被保护起来的了,一切都面临着被随时颠覆的命运。流变是实现稳定的最好手段。

就像生态系统一样,新经济使得个体的生命力前所未有的旺盛。个体力量不断涌现,传统的平衡环境被击破。难怪KK会说,“新经济的目标是一家公司接一家公司、一个产业接一个产业地摧毁工业经济中的一切。”

对于处于流变状态中的海尔来说,张瑞敏有过一个精辟的论调,他杀毁灭,自杀重生。自杀重生,这是面对未来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KK也认为,“不断摧毁已有结构看似太过猛烈,但是跟未来的冲击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混乱的边缘上、在流变之中看创新,我们也许会有新的认识。创新的过程绝不会是和谐、顺滑的,更不像某些人描述的那样,是一个有计划性的、可协调的过程。创新的同义词应该是“荒唐事”,它跨在死亡和新生的交界线上。因而,这个过程之于组织而言,注定充满了剧烈的观念冲突和人际斗争。作为领导者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稳定的心态。

个体之间的斗争越激烈,创新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千万不要把混乱的边缘变成混乱。

IBM和SAP曾经为海尔打造了一套极为复杂和周密的流程,虽然结构复杂,但是功能单一,在提高企业整体决策效率的同时,管理被固化,人听命于流程。即使员工面对了市场,复杂的流程无法让其获取的市场信息及时得到组织内反馈,更谈不上资源的快速配置。海尔做互联网转型,恰恰可以看做是对这套流程的解构。

迈克尔・哈默在《流程再造》中提出的,“若干职位组合成一种职位”也好,还是“从简单的任务转变成多方面的任务”也罢,都是在强调对个体能力的解放。只有个体才是组织接触市场的皮肤,也只有个体知道如何配置怎样的资源来满足用户,这些都是在固有的流程中难以实现的。

德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学者克拉默在《混沌与秩序》一书中谈到,生命系统是无法用普通方程式来表示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相互作用并形成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生命与衰败联系在一起,甚至,生命就是衰败。

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科学家们依赖的“解剖”和“去装配”是无法全面认识生命体的。去装配的过程无非就是认识现有结构的问题,而忽略了生命生长的特殊条件。克拉默认为,生命生长依赖于两个条件:细胞分裂和个体细胞生长。而生长带来的动态“反馈”恰恰是造成各种混沌状态的原因。

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死亡就是指有机体不再受外部能量流入支持的状态。所以,对系统构造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外部的能量供给。然而,我们必须要在现实中来看待这个观点,一个有着完美的能量平衡的系统就一定不会死亡吗?

克拉默将生命比作了沿着山脊登山。如果你认为自己技艺高超就可以到达山顶,那就错了。也许你的鞋带突然松掉了,你就有可能跌下深渊。克拉默说,“这就是生命!”

具备了登山的能力,并不一定会有登顶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平衡的结果。也就是说,生命的过程绝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是复杂的耗散系统。克拉默认为,生命中消耗的能量会产生出远离平衡态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耗散系统。

耗散系统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信息,并且在系统内部进行消散,导致系统趋于分化,而分化是“生长”的表现,本质是新旧力量的斗争。所以,耗散系统具有自我破坏能力,可以打破原有的均衡结构。

网络的作用在于放大耗散的效果,从而形成指数级增长的网络价值。网络是一种可以被称之为R-tech的关系型技术,它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对等,耗散无处不在,而非传统组织中,仅仅实现局部的耗散或者不均衡。因而,企业要做的不是一个具象生命体,而是扮演展开生命理念的角色,即平台。

上一篇:Jackson Hole告诉你:为什么“国家”是一门好生... 下一篇:ALS冰桶挑战:一堂完美的营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