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维生素

时间:2022-05-23 11:35:00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及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六大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维生素大多数存在于蔬菜、水果、粮食等食物中,仅少数在人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如果饮食得当、机体吸收能力正常、且无特殊需要,一般从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维生素的性质和作用维生素按其溶解性能不同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B2、B3、B5、B6、B9、B12、C、H、P等,这类维生素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容易损失,机体吸收后不能贮存,一旦在机体内达到饱和,多余部分会随尿排出。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F、K等,这类维生素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脂类吸收不良时其吸收亦减少,甚至会发生缺乏症,而过量蓄积则可以引发中毒。由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和干眼病、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等。造成维生素缺乏的原因除膳食摄入不足外,还有消化吸收障碍、分解破坏增强、生理需要增加及细菌合成障碍等。适当合理地补充维生素既可治病,亦可防病。

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维生素与维生素之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①维生素A与D在自然界常常共存,两者有协同作用。口服维生素A过量,可干扰维生素D3的正常吸收,使血钙和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②维生素A与E合用时,治疗量的维生素E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并增强其疗效;如服用的维生素E剂量过大,反而可耗尽维生素A在体内的贮存,引起维生素A缺乏的症状(如视力模糊)。③维生素A与维生素K合用有拮抗作用,维生素A可减少维生素K在肠道的吸收,阻滞各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并能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使患者出现低凝血酶原血症。④维生素A与维生素e合用时,维生素C可对抗维生素A的毒性作用,因此,在维生素A中毒时除应立即停用维生素A之外,还应给予维生素C,以对抗之。慢性维生素A过多症的病人体内维生素C代谢加快,需要量增加,应及时补充。⑤维生素E与维生素K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在治疗量时,维生素E与维生素K两药合用可以治疗肝脏疾病。但维生素E服用剂量过犬又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K的吸收,导致维生素K依赖性的凝血因子减少,而引起出血。⑥维生素C与维生素磁合用时,因两药酸碱性不同,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同时服用可降低彼此的疗效,所以不能同时口服和静脉滴注。⑦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合用可提高机体耐力,防止衰老,并增加彼此的抗癌作用。⑧维生素C与维生素B1同时吞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B1易被维生素C破坏,作用减低。⑨维生素C与维生素B2两药不宜合用,因为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失效;维生素B2为两性化合物,其氧化性大于还原性;两药合用可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互相减效。

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维生素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滥用维生素、盲目联用多种维生入不仅起不到协同及相互促进作用,还会产生拮抗作用,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上一篇:VC泡腾片不可大量、久服 下一篇: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