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材值得商榷的欠典范性现象例举与建议

时间:2022-05-23 06:30:43

小语教材值得商榷的欠典范性现象例举与建议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应该具有高度典范性。因为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远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选文都是非常优秀与经典的。与之相对的是,少部分选文也存在着欠典范性的现象。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当下的苏教版小语教材在试行的过程中,不断听取各种声音,积极地改进与完善,但作为实验教材,从一线实施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蓝本,例举部分选文中的欠典范性现象,并找寻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 值得商榷的欠典范现象例举

1.语言文字存在的问题

(1)标点错漏。《第一朵杏花》(四年级下册10页):“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这一句中的第二个逗号,显然应该是冒号。《再见了,北京》(二年级上册25页):“场上仿佛又响起了《我和你》的歌声: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这里引用的歌词没加引号,读者就无从知道是中间省略还是末尾省略,易让人误认为省略号之后一句也可能是歌词内容。

(2)用词欠当。《小动物过冬》(二年级上册118页):“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商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是“交换意见”。但是下文中的动物并没有交换意见,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自我介绍的,显然,没有任何商量的意思,这里如果用“交流”,应该比“商量”更准确些。

2.内容不妥的问题

(1)形象拔高。《哪吒闹海》(三年级上册53页)。本篇课文是根据《封神演义》的有关内容改写的。笔者认为,改写的文章也应该尊重原著基本情节。原著中哪吒闹海从头到尾都跟“百姓”无关,更不是要表现哪吒的正义。完全是写哪吒的不谙世事和少年任性。本篇课文里硬要加上一个离谱的开头和结尾,把哪吒塑造成一个为民惩恶的革命英雄。

(2)事理失真。《生命的壮歌》(四年级下册91页)里的两个故事,笔者不知道有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但仅从表达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故事均存在很大的不真实性。“蚁国英雄”中写到:“这些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如果不是在一个有坡度的地方,一个圆球是不会滚动的。在一个水平的地面上,蚁团要想产生滚动,可以通过在团的一侧增加重量的方法来实现,但这种速度是相当的缓慢的,怎么还可能“冲进了河流里”?如果故事是真的,这里可能少了一个关于坡度的交代。

(3)现象误导。《云房子》(二年级上册133页):“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一群小鸟飞过来,它们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虽说是童话,但与自然现象形成的基本规律不应相悖。“云房子”的形成跟小鸟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建造者可以是天公,可以是太阳公公,可以是风婆婆等,这才是事实。把它说成是小鸟所为,既不符合事实,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如果学生真的产生了疑问,教师还要继续用虚假的解释进行维护。这种误导,不仅有害于当下,更为严重的是它与学生以后掌握的相关知识无法对接。

3.行文的问题

(1)交代欠缺。《梅兰芳学艺》(二年级上册98页):梅兰芳拜师时,“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于是梅兰芳回去以后就“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的。但是,这种方法,是权威人士的指点还是他自己的尝试?如果是前者,那当然就对了;如果是后者,即使治好了眼睛,那也只是一种巧合,如果不是巧合,就可能变成一个很坏的后果,岂不糟糕!显然,在此之前,缺少了一个必要的交代。

(2)铺垫缺少。《虎门销烟》(四年级上册38页),是一篇叙事类文章,对于虎门销烟这件事儿缺乏最起码的起因交代,因此也就失去了叙事类文本范例的作用。

这篇课文,由于缺少背景原因的交代,后面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的“激动”“欢呼”就显得突如其来,也很难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怎么可能感受到虎门销烟是一伟大壮举?

《三顾茅庐》(四年级下册45页),三顾茅庐这一故事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第三次,而是在一共三次。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说,前两次是铺垫,最后一次才是结果,没有前两次的铺垫,第三次无论怎样去描写都无法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前两次的诚心诚意,就不可能有第三次约见的成功。课文在改写时,把前两次仅一句话带过,实在是把这个故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丢失了。

(3)照应缺错。所谓照应缺错是指照应的缺少和错位。《九寨沟》(四年级上册53页):“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段话是全文的结尾。按行文常规,这一段中前面四个短语的顺序应该是和前文所叙内容的顺序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前文所写的内容依次为雪峰、湖泊、森林、珍稀动物,而结尾段中前面这四个总结性短语——“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显然没有与之形成依序对应。

二、 教材编写与实施的建议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教材实施中必须具有正确的教材观,才能科学利用好教材。当例子出现某些先天不足时,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适时采用恰当的应对策略,扬长避短,真正搭建起学生与教材之间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辩证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1.质疑释疑,培养主体阅读的能力

面对文本中存在的困惑,适时引导学生不盲目迷信课本权威,敢于质疑释疑,在正确赏读文本、主动修正文本的过程中,增强对文本的深度阅读能力。例如前文所提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一些学生对于蚁团的滚动提出了疑问:“灾难来临,应是一片混乱,蚁团怎么会滚动起来呢?而且是越来越快呢?”这样的质疑,让学生对文本的表达缺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投入到研读全文的自我阅读行为中,细细品味分析文本语言,寻求解释,于是就关注到了“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冲进了河里”等描写,推测出了蚂蚁遭遇火灾的地方地势较高,而河床一般情况下较低,所以蚁团得以借着其间形成的斜坡越来越快速地向着河里冲去。这样的质疑释疑,让学生在挑战权威的过程中,形成了主动阅读分析的正确思路,达成了语言研读的主体训练目标。

2.就错用错,丰富文本学习资源

面对文本的某些错误,教师不妨做个巧妇,就错用错,开发其错误的正向教学资源加以合理运用,往往能加强相应语文能力的训练。如上文提到的二年级上册《再见了,北京》中关于歌词后省略内容的歧义,在教学中,教师故意凸显问题所在:“这里的省略号到底省略了什么呢?”学生借助讨论,多向探求答案,在纠偏中领会到了省略号的作用。

3.找寻出处,助推延伸阅读活动

遇到文本的缺失现象,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学习视野迁移到相应的原著中,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形成立体化学习成果,弥补课内文本的部分缺失。如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中,对于老百姓目睹销毁鸦片时“激动”“欢呼”的理解,可以在课前推荐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在学生充分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之后再来学习课内文本,就会对老百姓的情感流露产生共鸣,明确虎门销烟确是一伟大壮举。

4.搁置忽略,彰显文本正确价值

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欠典范性现象,要依据学生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及已有知识层次的情况区别对待。对于不必要当即纠偏的问题,可以采取暂且搁置或忽略的策略,努力彰显文本自身的正确价值导向。如二年级上册《小动物过冬》“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中“商量”一词与后文三种动物单一汇报的矛盾冲突,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需明示,学生学习的重点应是了解三个小伙伴的过冬方式,以及彼此间的关心之情,感受童话世界的美好。

综上,笔者认为,一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出发。作为编者,选编或改编的文章应该充分尊重事实和尊重原著,既要经得起当前的推敲,也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作为教材的执行者——教师应辩证看待教材,科学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智慧而灵动取舍教学内容。只有当编者更关注教材的严谨与实际效用,教师更正视教材的得与失,才能真正达成语文课程实施目标。

上一篇:追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真境界 下一篇:低段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