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时间:2022-07-19 07:38:02

低段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一提到数学读题教学,人们就有语文教学的联想或应试教育的嫌疑,于是大多教师认为数学课中的读题教学是多余的,数学课更多应重视的是数式和空间的演绎和变换。数学课真的不需要“读题教学”吗?低年级小学生读题存在哪些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读题教学?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思考和探索。

一、 低段学生读题中存在的问题

1.“懒得看——不愿读题”现象

我们初步的调查发现:约有40%的低段学生在读题时往往一扫而过,不愿苦苦地审题和费力地理解,没有揣摩题中信息和问题的关系就动手去做,甚至有些学生一字也不读,便开始动手解答。

2.“想当然——粗心审题”现象

调查也发现:约有30%的低段学生在读题时很粗心,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图形与变换》这一单元时,关于平移有这么几题:①请画出图1向左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课本练习)②分别画出图1向左平移6格,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课后练习)。大多学生在做课后练习读题时草草而过,将第二题中的“分别……”想当然地理解成第一题的“先……再……”,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

3.“无处入手——不会读题”现象

调查还发现:约有30%的低段学生不是懒得去读题,也不是“粗心马虎”,而是觉得题目太难而“无处入手”。低段学生读题时往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读不出问题和信息之间的联系,更不能读出题目中字里行间的要点和精髓。尤其用情境展示且出现很多个条件的题目,学生读题时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有用的信息串联起来,然后形成一个完整问题去读。这时学生就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信息,按什么顺序去读。

二、 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材内容编排方面的原因

新课程实施以来,低年级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似乎比以前更弱了,对此,任教低年级的教师都深有同感。很多时候,教师看来很简单的题目,学生却说:“这个题目看都看不懂,不要说做!”究其原因,教材为了体现生活化数学的思想,很多题总会涉及到生活情境,而情境本身会牵涉到客观现象、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客观现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小学生的生活背景,使得实际数学问题的背景很复杂,隐蔽性更强。再加上有些内容过分开放,给学生提供比较多的信息,学生读题时需要对信息进行取舍和提炼,这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2.教师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

新课程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了,于是教师舍不得把时间花在学生的读题教学上。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往往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现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在读题能力方面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对题目的叙述总是非常清晰,他们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而有的学生还没有把题读懂,就已经有同学在讲了,于是他们拙于开口,也没有机会开口。教师往往看到活跃的学生掌握了,却忽视了其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读题能力的培养。

再从另一个方面看,有些教师总是舍不得放手,把读题这一环节自己包办了,越俎代庖,学生只需要顺着教师的讲解思路解题就可以了。此外还不乏一些表现欲强的学生会急着把答案告诉其他同学,作业的正确率是提高了,但是同时学生们也就失去了独立读题、审题、思考的过程。同时,在练习设计中教师过多考虑了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综合性,而减少了学生读题审题教学的机会。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养成坐享其成、不愿独立思考的惰性心理。

3学生自身的原因

(1)态度不认真的原因。以上出现“懒得看”和“想当然”现象的学生不乏学习态度不认真的,他们要么依赖心强,巴不得教师或家长给他自己包办读题,要么贪快贪玩,连题目也不读马上就做。

(2)识字量少的原因。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他们连题目中的字都不认识,理解题意又从何谈起。

(3)心理水平差的原因。首先是感知不够精细。低年级小学生读题时感知不够精细,比较笼统。如常把“除”读作“除以”,把9看成6,把“+”看成“×”等。这势必造成读题中“想当然”现象的出现。其次是思维定势的干扰。读题中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对读题的消极影响。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是只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最后是逻辑推理能力的缺乏。低年级学生尚处在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的阶段,逻辑推理能力很缺乏。他们不擅长分析和反思,不知道根据问题去寻找需要的条件,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因此,每当他们碰到一些逆向叙述或变式叙述的题目,脑子里就一团模糊,以致随便凑个答案敷衍了事。

三、 不良行为的应对策略

1.端正态度,培养习惯:明确“为何读题”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题。端正态度,培养习惯的具体方法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不同叙述读题,编写出各种数学问题,还可以介绍一些跟读题审题有关的数学家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时审题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不读题、不审题带来的危害。同时可以编写一些错误的读题案例和成功的读题集粹。这种将同伴们的数学思考成果作为阅读材料,亲切自然,端正学生的读题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理解、整理他人的学习思路,为己所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是个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培养学生认真地读题、完整地叙述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并长期坚持下去。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示范读题”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独立读题有困难,所以我们在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要求不宜过高。一年级上半学期不妨由教师范读或优秀学生领读,必要时可把生字注上拼音,有时把经常用到的字词制成卡片让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适当地进行重复认读。检查学生是否弄清题意的方法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题意,能说什么就说什么,当学生说出其中一点而无法表述时,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帮忙。

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题目,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与把握,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提示、留白。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释义,并通过归类和比较等手段让学生弄清题目中表示数量关系的重要词语的含义,如“大约”、“先、再”、“增加了”、“增加到”等等。

初始阶段,教师主要精力花在示范读题上,这个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读题的方法和技巧,具体的示范读题方法如下:

(1)初读在于“懂”:第一遍读题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尽量流利地读,知道题目的大致含义。

(2)再读在于“思”:第二遍读题时要求学生对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思考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

(3)三读在于“串”:第三遍读题时要求学生把题目要求和题目内容“串”起来,题目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串”起来,条件和问题“串”起来。

3.分层指导,分类落实:扶着读题

(1)分层指导的策略。所谓“分层指导”就是根据学生读题能力动态地分成A、B、C三层,A层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放手让他们自己读,B层学生适当辅导一下,C层学生以教师扶着走为主。

分层指导不但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上,还应体现在习题的设计上,如下面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同一系列三道作业题:

C层:这里有9本《童话精选》,每本厚4厘米。一个长40厘米的书架能放得下吗?如果要把书架放满,应该放几本书呢?(模仿性的基础训练题。)

B层:这里有9本《童话精选》,每本厚4厘米。一个长4分米的书架能放得下吗?如果要把书架放满,应该放几本书呢?(提高性的变式训练题。)

A层:《童话精选》每本厚2厘米,《十万个为什么》每本厚3厘米,《故事大王》每本厚15毫米。放在一个长4分米的书架上,怎样放才能正好放满呢?请你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方案。(灵活性的综合训练题、创造性的发展训练题。)

这三道作业题分别面向班级的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通过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读懂题,在原来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

(2)分类落实的策略。所谓“分类落实”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里的“类”既包括题目的内容类型,又包括题目的形式类型。

①从有效阅读中促进读题。学生的读题离不开平时的阅读,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首先,引导阅读课本内容。阅读例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与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学习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的解题过程的表达;总结读题和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正确理解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甚至阅读目录,解读教材编排顺序,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思考编者的编排意图。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除了课本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数学课外材料——学习辅导书、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与故事、商品标签、商业海报、卡通文字画、报纸上随手拈来的一段新闻报导等等,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

②从指导方法中促进读题。对于一些图画或图文结合的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读题的顺序;对于一些纯文字叙述的题目,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的含义,并采用“划、圈、点”关键词语、“摘”重要数据、“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联系、“画”示意图或知识结构框图等方法加以落实。

③从题组训练中促进读题。新课改以来,教师往往把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丢弃了,传统教学中“题组训练”有时还是有必要的,比如下面的两个题组练习:

三门电影院放映《小兵张嘎》,第一天放映5场,第二天放映4场。两天一共放映几场?

三门电影院放映《小兵张嘎》,每天放映5场,4天一共放映几场?

设计变化的题组对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审题和分析比较的能力,有时给练习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吸取教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读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让低段数学“读题教学”走进课堂,通过“读题教学”的实施,让学生亲近数学,拥有一个数学学习的心向,从而凸显有效数学教学的本色。

上一篇:小语教材值得商榷的欠典范性现象例举与建议 下一篇:《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