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2-05-23 03:23:20

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时至今日,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见解,以期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

【关键词】语感培养因声求气推断词义释例

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书上抄满了词语解释或文句翻译,可学生觉得很深奥难学,老师总感觉像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向前爬,实践证明,传统的串讲法难以授给学生 “渔”。于是有了钱梦龙叹息的话语,“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根本,从而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见解,以期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

一、美读呤诵,感受语言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则是其核心。马克思认为 “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语言是千千万万个人的直觉的总结,特别是我们独具特色的汉语,它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重视语言主体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主要指语感。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感情,判断语意,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一个学生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 因为语感不仅是对语文表层意义的感知,而且是对语文隐含意义的感知,所以,语感力强的学生能通过直接感知与语言行为主体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感应。

培养篇章语感最基本的就是直接感受语言,习得积淀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培养篇章语感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感受吸收、习得积淀语言的有效途径就是记、诵。所以诵读能促使良好篇章语感的形成,学生也可以调动多种感觉功能,通过想象和联想,形成对语言直接的感知。

汉语文作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具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古代诗词流行时期的语言氛围和文化环境,如果想通过古代文章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须养成诵读的习惯。古之学者非常重视朗读,南宋学者朱熹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形成语感,达到和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

诵读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增强语感,陶冶性情。故朱子提倡熟读精思,要求读时“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思时“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种重视语感积累的诵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因声求气,以读悟情。《毛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从朗读节奏中体会感情起伏变化。

在学习文言文方面,古今学者都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因声求气”。

“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有的强调心平气和,从容闲雅;有的强调气势充沛、喷薄而出。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用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反复诵读,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把一篇文章一口气读完感受来得迅速集中,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规模体势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则可以细细体会作品的风神情味。这样阅读比专靠分析研究,在感受上跟作品会契合得更深一些。反复诵读和“因声求气”结合起来,体会作者表达情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

无论是吟诵还是吟唱,都要把握其内涵,揣度其意境,探求其规律,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体会,才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音乐美,乐律中的文学蕴。

二、运用成分分析法推断文言文中词义

众所周知,文言文相对于语文的其它知识板块(现

代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来说要难学得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古代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代汉语当中有些字、词沿用了下来;意义没有发生改变,有些字、词虽沿用下来,但意义发生了改变;有些字、词根本就没有沿用下来。除此之外,记载在古代汉语当中的一些礼仪、外交、习俗、思维观念、处事态度等与现代有差异,再加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也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古代汉语的学习比较困难。

1.辩析古代汉语当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例如:“卒”

(1)鲁肃 闻 刘表卒(《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译:鲁肃听说刘表死了。

(2)夫以疲病之 卒 御 狐疑之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译:用疲惫生病的士兵控制怀有疑心的士兵。

(3)五万 兵 难 [卒] 合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译:五万兵难以在仓猝之间集合起来。

(4)(卒)廷 见 相如 ,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终于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行完礼节之后让他(相如)回去。

辩析:例句(1)中的“刘表卒”是主谓句作谓语“闻”的宾句,“卒”是动词作谓语,意思是“死”;例句(2)中的“卒”是名词作主语,意思是“士兵”;例句(3)中的“卒”是形容词作状语,意思是“仓猝”,即“卒”通“猝”;例句(4)中的“卒”是副词作状语,意思是“终于”。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个字放在句中作不同成分,它的词性与意义,甚至有时候连读音也都不相同。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判断出这个字在句中作什么成分,从而判断它的词性,再由词性判断出它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2.辩析古汉语当中的“词语类活用”现象。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常常给现代人阅读古文造成难度。

例:

(1)从左右 ,皆 肘 之,使立于后。(《左传·鞍之战》)(名词活用为动词)

译:晋大夫上车后,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胳膊肘挡住他,让他站在身后。

(2)楚左尹 项伯 者,素 善 留候 张良。(《史记·项羽本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译:楚国的左楚尹项伯,平时与留候张良交好。

(3) 左右 欲 刃 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活用为动词)

译:秦王身边的人都想杀蔺相如。

辩析:例句(1)中的“肘”在现代汉语当中常用作名词,意思是“胳膊肘”。而例句中的“肘”却充当动词作谓语,带宾语之,是“用胳膊肘遮挡”的意思。所以句中的 “肘”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句(2)中的“善”字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善良、友善等”。而例句的“善”却用作了动词作谓语成分,意思是“与……友好”的意思。所以句中的“善”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3)中的“刃”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名词,意思是“刀刃”。而在句中将它放在谓语的位置上,意思却变成了“杀”。所以句中的“刃”由名词活用为动词。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可以判断这个字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根据它在句中所作的成分,判断出它的词性及具体含义。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字是由什么词性活用为什么词性。

3.辩析特殊句式。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例:

(1) 求 人 (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定语后置

译:找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2) 君 (何以) 知 燕王 (《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宾语前置

译:你凭什么知道燕王可以依靠。

(3)(乃) 设 九宾礼 (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状语后置

译: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节。

(4) 谁与 , 哭者 ?(《礼记·檀弓》)

译:哭的人是谁啊?谓语前置

辩析:例句(1)中“可使报秦者”作宾语“人”的定语,所以这个句子属于定语后置;例句(2)中“何”作介词“以”的宾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所以这个句子属于宾语前置;例句(3)中“于廷”作动词“设”的状语,而放在句末,所以这个句子属于状语后置;例句(4)中“哭者”是主语,“谁与”是谓语,而谓语“谁与”却放在了“哭者”之前,所以这是一个谓语前置的句子。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划分句子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所在的位置,与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这个句子属于什么句式。

4.辩析古代汉语中的“句子成分的省略”。

古代汉语里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练、简洁;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含混,使现代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例:

(1)(蹇叔) 之 子 与 师 , (哭而) 送 之。(《佐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蹇叔哭着送别儿子。

(2)(必) 死 其间 , 余 收 尔骨 焉。

(《佐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你必定死在这两座大山之间,我将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

(3)尉剑挺,广起,夺 ( )而杀尉(《史记·陈涉世家》)

译:尉的剑脱出了鞘,吴广起身,夺过剑杀了尉。

(4)( )(欲) 呼 张良(与) ( ) 俱去。

(《史记·项羽本纪》)

译:项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辩析:例句(1)中后一分句省略了主语“蹇叔”,

这个主语是承接前句而省略的;例句(2)中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尔”,这个主语是蒙后一分句“余收尔骨焉”中的定语而省略的;例句(3)中第三分句“夺”承前句而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例句(4)中介词“与”省略了宾语“之”,“之”指前一分句已述及的项伯。

5.辩析“一字多音”

例:

(1)无 衣 无 褐 ,何以卒岁?(《诗经·七

月》)

译:粗布衣服没有一件,拿什么挨过这一年?

(2) 许子 衣 褐 。(《孟子·滕文公上》)

译:许子穿粗布衣服。

(3)长铗归来乎! 食 (无) 鱼 。(《战国策·冯

谖客孟尝君》)

译: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吃饭没有鱼。

(4) 饭 (疏) 食 ,饮水。(《述而·饭疏食饮水》)

译:吃粗饭,喝冷水。

辩析:例句(1)、(2)的“衣”分别作不同的句子

成分,读音也不同。例句(1)中名词“衣”作宾语,意思是“衣服”,读音是“yī”。例句(2)中动词“衣”作谓语,意思是“穿”,读音是“yì”。例句(3)、(4)中的“食”分别作不同的句子成分,读音也不同。例句(3)的动词“食”作谓语,意思是“吃”,读音是“sì”。例句(4)中名词“食”作宾语,意思是“饭”,读音是“shí”。

以上五个方面的例子,说明运用现代汉语中的成分分析法来解决古文中的问题,是个很好的方法。

总之,文言文探究之路漫漫其修远,我辈将任重道远,仍需上下求索,岂能止步?

上一篇:小学课外辅导班对小学生课业学习态度影响的调... 下一篇:小新闻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