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嘱处理过程中常见缺陷医嘱类型及防范对策

时间:2022-05-23 12:33:52

电子医嘱处理过程中常见缺陷医嘱类型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 总结归纳我科在执行电子医嘱过程中常见的医嘱缺陷类型,分析主要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杜绝医护耦合性差错的发生。方法 随机提取我科医生开具的尚未执行的医嘱6000条作为调查对象。由办公室护士检查医嘱的准确性,发现缺陷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更正,将缺陷登记在"医嘱缺陷登记本"中,并上报科室医疗护理质控组,对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归因分析 。结果 缺陷医嘱共382条,占医嘱总数的6.36%。结论 缺陷医嘱已成为当前医患纠纷的隐患,成为护理差错的导火索,应引起医院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探讨其有效的对策,从而杜绝医护耦合性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电子医嘱;缺陷医嘱 ;对策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指令,是护士执行各项治疗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医嘱作为原始证据材料之一,已成为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因此,医嘱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成了举证倒置的必然要求,而医嘱缺陷往往是构成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危险因素[1]。靳士英等[2]认为,护理差错与医疗差错有很强的不可分性,因此,医嘱的质量至关重要。为杜绝电子医嘱下达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我科对6000条尚未执行的电子医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13年1月~5月随机抽取医师开具的尚未执行的医嘱6000条作为调查对象。由办公室护士检查医嘱的准确性,发现缺陷医嘱不校对,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要求其重新审核,并将缺陷登记在《医嘱缺陷登记本》中,并上报医疗护理质控组,对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归类。

2 结果

缺陷医嘱共382条,占医嘱总数的6.36%,电子医嘱常见缺陷类型,见表1。

3 医嘱缺陷归因分析

3.1长期医嘱无首次执行时间 是所有缺陷中频次最高的,系统默认的首次执行时间为10:00,超过此时间点需要医师重置首次执行时间,常被医师忽略,复制、粘贴医嘱已成为常态,此患者的医嘱与彼患者的医嘱相同,造成患者当天的药物不能取回。

3.2不可分零的药品或精、麻、毒执行性质未限制 是造成护士工作量增大的主要原因。胰岛素等其他一些药品具有不可分零的属性,这类药品采用临嘱+长嘱模式进行操作。临嘱所需要的药品数量,执行性质为"正常",长嘱指定每天的用量,执行性质为"自备药"。精、麻、毒等管制类药品应先开手工处方到药房记帐拿药,然后系统中开一条长嘱,执行性质为"自备药"而医生往往未注明自备,造成多取药或者取不回来药,使护理工作量增加。

3.3药品单位录入错误 电脑上设置有很多单位供选择,液体有瓶、ml,药物单位有g、mg、支、单位、等。如医嘱:5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输成50%葡萄糖20支静脉注射等,这样使药物剂量成20倍增加,若办公护士未及时发现纠正,配药护士在执行时未认真把关,就会发生严重的错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3.4长期医嘱与临时医嘱录入混淆 医师明知某项医嘱为长嘱或临嘱,而输入时发生混淆,某些低年资医师对不常用的医嘱内容判断错误,长期医嘱误认为临时医嘱或相反。如导尿输在长期医嘱上;留置导尿输在临时医嘱上等,造成计价错误。

3.5给药途径输入错误 如本来是"皮下注射"误输成了"肌内注射","口服"误输成了"静脉输液",往往因打不出执行单而被发现。

3.6合并给药错误 主要表现为同时输入的不同途径给药的医嘱误合并给药。如0.9%生理盐水50ml冲管,20%人血白蛋白静滴,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医师往往合并给药成静滴。

3.7标本采集途径错误 主要见于应"静脉采集"的标本输成"标本采集",反之亦然,造成费用不能自动捆绑而漏费。

4 防范对策

4.1组织培训与考核,提高医护风险管理意识 在医院集中培训后每月仍要对新入职的部分住院医师、护士进行电子医嘱专科培训,制作电子医嘱操作手册,考核合格后方可按程序申请住院医师、护士工作站。每周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现阶段电子医嘱录入所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开展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

4.2落实核心制度,改进医嘱处理流程 督促医师录入医嘱时,认真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特殊医嘱尽量使用嘱托,医嘱尽量减少复制粘贴,熟悉常规医嘱默认时间。将2名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士培养成相对固定的办公室护士负责医嘱的执行,依靠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医生开具的错误医嘱,做好第一层的把关。改进处理医嘱的流程,第一步核对医嘱,有疑问的医嘱及时通知医生确认,双方确认无误后校对,打印执行单。第二步反查医嘱,将执行单的内容与医嘱再核对一遍,如仍有疑问,再次与医生确认,无误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名。第三步按照执行单上的内容执行医嘱,执行者及时签名签时。

4.3增加医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安排办公室护士每日参与医生的床边查房,了解医师的诊疗计划和目的 ,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临床医师开出的特殊药物或平时较少采用的药物,切忌盲目执行,由办公室护士提出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具体用法及配伍禁忌,护士再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医生,防止给药相关错误的发生。

5 结论

缺陷医嘱是存在于临床工作中的客观现象。通过护士的层层把关,目前未出现因医嘱错误引起的治疗错误。但是护士受继续医学知识教育、业务水平及人员缺编的限制,难免有监督不到位的薄弱时间段。建立可以识别医嘱是否正确的预警系统,一旦出现错误医嘱即可被立即识别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缺陷医嘱已成为当前医患纠纷的隐患,成为护理差错的导火索,应引起医院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电子医嘱系统识别功能的建设和开发,为医嘱的录入多设两道防线,从而杜绝医护耦合性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立秀.从医嘱管理谈护理安全[J] .现代医药卫生,2006,01:121.

[2]靳士英,高万良.护理失误意外与防范[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8.

上一篇:分级综合保守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21例临... 下一篇:2006~SCIE数据库收录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