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关节结核77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23 12:51:25

儿童骨关节结核7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掌握儿童骨关节结核的临床特点, 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77例儿童骨关节结核的病例材料, 对其临床表现和X线影像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77例患者病变关节不同, 其中脊柱受累者37例(48.05%), 膝关节受累者19例(24.68%), 髋关节受累者15例(19.48%), 其他部位6例(7.79%)。X线显示受累部位骨质破坏, 边界清晰, 不同部位表现不同。脊柱连续多个椎体发病, 椎弓根多受累;膝关节骨质破坏位于股骨或胫骨干骺端, 病灶形态不规则;髋骨的骨质破坏区为圆形或椭圆形。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其中伴有典型的低热、咳嗽、盗汗等典型结核表现的63例(82.82%), 无典型症状的14例(18.18%)。结论 儿童骨关节结核可累及不同关节, 脊柱受累最为常见, 膝关节和髋关节次之;患者多伴有典型的结核症状, 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

【关键词】 儿童骨关节结核;临床表现;X线影像;临床分析

骨关节结核绝大多数是继发结核, 是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或淋巴系统传播至骨关节所致, 主要累及血供丰富和负重大的骨质或活动较多的关节, 如脊柱、膝关节和髋关节, 其他部位亦可受累。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等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1]。患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 易发生误诊和漏诊[2]。本次研究作者选取2002年~2011年期间惠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儿童骨关节结核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表现和X线影像特点进行总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2~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77例儿童骨关节结核作为研究对象, 男45例, 女32例, 患者年龄2~11岁, 平均年龄(6.3±3.7)岁。患者均因关节肿大、疼痛或步态异常就诊, 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均阳性, 可确诊为骨关节结核[3]。

1. 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77例儿童骨关节结核的病例材料, 对其临床表现和X线特点进行总结。

2 结果

2. 1 儿童骨关节结核受累部位 77例患者病变关节不同, 其中脊柱受累者37例(48.05%), 膝关节受累者19例(24.68%), 髋关节受累者15例(19.48%), 其他部位6例(7.79%)。见表1。

表1 儿童骨关节结核受累部位[例(%)]

受累部位 病例

脊柱 37(48.05)

膝关节 19(24.68)

髋关节 15(19.48)

其他 6(7.79)

2. 2 77例患者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其中伴有典型的低热、咳嗽、盗汗等典型结核表现的63例(82.82%), 无典型症状的14例(18.18%)。见表2。

表2 患者临床表现[例(%)]

结合表现 病例

(+) 63(81.82)

(-) 14(18.18)

3 讨论

我国目前儿童结核形式严峻, 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 结核杆菌易发生播散, 形成肺外继发性结核病灶[4, 5]。其中, 骨关节结核主要累及血供丰富和负重大的骨质或活动较多的关节。患儿由于接种卡介苗, 早期结核症状多不典型;儿童骨关节结核病多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行走障碍和不太异常等非特异性症状;同时, 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 结核菌素试验亦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 该病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延误治疗时间。

本次研究中作者选取2002~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77例儿童骨关节结核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结核菌素试验确诊。患儿受累部位不同, 其中脊柱受累者37例, 膝关节受累者19例, 髋关节受累者15例, 其他部位6例。X线检查受累部位骨质破坏, 边界清晰, 不同部位表现不同。脊柱连续多个椎体发病, 椎弓根多受累;膝关节骨质破坏位于股骨或胫骨干骺端, 病灶形态不规则;髋骨的骨质破坏区为圆形或椭圆形。77例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其中伴有典型的低热、咳嗽、盗汗等典型结核表现的63例, 无典型症状的14例。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对骨关节结核临床表现和X线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合结核菌素实验结果, 临床上不难对儿童骨关节结核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张普霞,牛仙玲.多部位骨关节结核的X线分析.北方药学, 2011, 3(8) :117.

[2] 潘雪葵,邱薇,胡庶明. 46例儿童骨与关节结核的误诊原因分析.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5: 101-103.

[3] 郝国荣.儿童骨关节结核诊疗中的问题.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8, 2(7):1-2.

[4] 结核病流全国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1(25):3-7.

[5] 蔡文瑜,许红梅.儿童结核治疗进展.儿科药学杂志, 2012, 8(18): 57-60.

上一篇:皮肤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严重创伤后... 下一篇:超声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