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探讨

时间:2022-05-22 10:03:48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探讨

摘要: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如何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索的课题。产学研结合正好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总结现有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地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就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其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结合,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现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3]胡立,罗尧成,田蔚风,徐琳,林佳.英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67-71.

[4]郭福.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谈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4,(2):27-28.

[5]李晓明.试析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31-34.

上一篇:《乡愁》英译文本比较研究 下一篇:抓行为规范,促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