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开放教育的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10 02:21:44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开放教育的路径分析

摘要:残疾人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因而影响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文适应新形势,分析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提出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并进而提出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和角色介入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过程的途径,对于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残疾人 残疾人高等教育 社会工作介入

一、我国残疾人开放教育概况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终身教育理论兴起与发展,各国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的间接反映,开始关注学校教育之后的成人教育。当我们或完成基础教育或完成普通高等教育之后,教育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它是一个持续而统一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人类生命的最后时段。

对踏入社会的成年残疾人来说,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比普通成年人面临更大的压力。解决这种困境或缓解由这种困境造成的压力感,继续学习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最近几年,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残疾人成人高等教育开始发展,国家改组广播电视大学,优化体制,建立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舞台,对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残疾人开放教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例如,在安置形式上,部分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安置形式是否合适;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由于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如何依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并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不仅是开放大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亟需研究者探索的新课题。

二、促进残疾人开放教育面临的问题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残疾人开放教育状况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可知促进残疾人开放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残疾人自身因素影响和外部因素影响。影响残疾人开放教育的外部因素表现为残疾人教育相关政策落实难和整个社会开放教育环境差。

(一)残疾人自身生理、心理双重障碍的影响

残疾给人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如看不见、听不见、行动不便等,这是他们有别于健全人的特殊性所在,也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所在。无论残疾学生的自理能力多么强,都会遇到因自身身体缺陷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肢残学生由于行动不便,会导致买饭、上厕所等不便的问题,学校校园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落后,也使得肢残学生在校内出入不方便。视觉障碍学生不能看,会导致在校园马路上的安全问题以及学习、生活上比较困难等,而听力残疾学生由于听不见,他们更多的是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障碍问题。生理上的缺陷使残疾人在学习中处于弱势。

(二)社会对残疾人认识落后,残疾人教育歧视仍然严重

无论是在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在高校,或是在普通百姓中,认为残疾人接不接受高等教育无所谓的观念还普遍存在。大多数人认为,当前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很多,教育部门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推进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上,而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能考虑多少就考虑多少,实在没有精力,暂时放一放也没问题;残疾人上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工作,还是在家呆着,没必要浪费那么多教育资源;残疾人只要认识字,不是文盲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接受那么高层次的教育;还有的人认为残疾人数量少,他们有饭吃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读那么多书等;这些落后、错误的思想认识极大地影响了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残疾人教育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残疾人教育法规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但在内部结构上分布不均衡。我国目前只有一个法规性的《特殊教育条例》,尚没有出现和各大部门法相并列的《残疾人教育法》,也没有与现行残疾人教育法相配套的纵向法律法规。虽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有专门的和残疾人高等教育有关的条文,但法律条文过于宽泛、体现出原则性强、倡导性内容较多、条款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虽比较详细地谈到了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但从系统性和完整性来看,我国还是缺乏专门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法规。因此,从立法层面上对残疾人高等教育还处于含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维护和救济。

三、社会工作对促进残疾人开放教育介入的途径

(一)社会工作者角色介入

社会工作者在促进残疾人开放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介入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第一,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或政策服务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使社会工作者参与促进残疾人教育。社会工作者受社区或政策服务部门委托,可以运用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促进残疾人教育做策划,帮助设计专业课程、项目等。第二,在一些部门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在民政部门、街道或者社区以及其他政策服务部门,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对本地区的残疾人教育情况做中长远规划。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社区,可以依托县城或集镇所属的政策服务部门里的专业社工,为本社区的残疾人服务。第三,招募义工。以社区为依托招募热心人士和社会工作者做义工。义工可以用来补足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欠缺的状况。尤其在社工人员比较充裕的城市,可以招募高校社会工作教师以及在校学生做义工。

(二)社会工作方法介入

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在促进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各有不同理念和服务方式。

1.个案工作主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个体

有特殊困难的个体需要更多的帮助,个案工作对那些有特殊就业困难的残疾人,通过一对一的专业辅导,评估案主的问题,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残疾人生命潜能。通过分析案主教育难的内因和外因,使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和接触外部环境,并整合案主所拥有的资源,为其提供物质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使其能尽快融入班级。

2.小组工作主要帮助小规模的残疾人群体

小组工作主要是组织有教育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小组互动,分享经验,获得成就感。可以在小组活动时,模拟教育情境,使小组成员获得“朋辈小组教育”,交流信息,互相鼓励,增强信心。

3.社区工作主要帮助社区范围内的残疾人

通过引导残疾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在摒除疏离感的同时,对本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工作可以组织社区为那些日常生活有障碍的残疾人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护理照顾,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为那些有意愿和能力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培训的机会。

总之,促进残疾人开放教育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社会工作的介入为促进残疾人开放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理念和方法。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探析 下一篇: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职业收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