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05-22 08:28:26

基于问题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自2011年以来,我校物理教研组对“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学习与研究,我们一致认为采用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布鲁姆——特内的提问设计模式,教学提问被分成由低到高的六个不同水平。针对不同水平的提问,两年多来,我们利用两备两上的方法研究了如何高效设计学生活动方式和目标达成与反馈方式。总结出了几条教学策略。

自2011年以来,我校物理教研组对“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分两个层面:“板块设计”与“三串设计”。“板块设计”是解决教学设计中如何对学生学习任务进行整体思考的逻辑结构设计,原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般采用的是过程性板块结构,我们提出的板块设计是突出学生学习任务的板块结构。“三串设计”是针对每一个板块的学习任务如何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分为:①教师的有效问题串设计;②针对每个问题学生的有效活动串设计;③针对每个活动后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通过学习与研究,我们一致认为采用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布鲁姆——特内的提问设计模式”,教学提问被分成由低到高的六个不同水平。针对不同水平的提问,两年多来,我们利用两备两上的方法研究了如何高效设计学生活动方式和目标达成与反馈方式。总结出了下面几条策略,跟大家交流一下。

知识水平提问的教学策略

知识水平的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检索已有知识来回答问题。问题的答案教师先前已给出,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只需从记忆中提取材料,就可以回答此类问题,知识水平的提问可以用来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策略一:学生独立思考后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适用于最简单的问题。如:“什么叫压力?”“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就采用这样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回答的同学应该是班级里中等偏下的学生,个数也以2-3位为宜。

策略二:同伴交流后同伴相互评价,再由学生代表小结的方式。适用于提问范围较大的问题。如:“上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由于这类问题的答案比较简单,翻书也可以找到,用这样的策略省时间,效果也很好,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代表可以是中等及中等偏下,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尤其是声音要响亮些。

理解水平提问教学策略

理解水平提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或事件进行叙述,对照、比较事实或事件的异同,能把知识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理解水平的提问一般用于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工学习的内容。通俗的讲就是要回答“为什么”的提问。

策略一:学生独立思考后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适用于一般难度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你能用物理知识说明霜前冷,雪后寒的道理吗?”这样问题一般就采用这个策略,但是要注意的是,即使第一个学生就回答正确了,还是要多叫几个学生回答,选择回答的学生以中等同学为宜。

策略二:小组内交流后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加上教师巡视及时发现教学资源,及时帮助学生后再由小组代表回答的方式。适用于较难的问题。如:“将一支铅笔斜放在装了水的碗中,会发现铅笔会向上弯折,你如何解释这个现象?”“跳伞员从飞机上跳下后会先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这是什么原因?”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有很多意见,但是又难以确定,采用这样的策略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有不同意见的代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能赶时间,任务观点。

应用水平提问教学策略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概念、规则、理论等知识应用于某些问题。它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程序性知识掌握的情况,一般在课堂新内容的讲授、练习中使用此种提问。

策略一: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代表回答或板演的方式。适用于一般难度的问题。如在教完压强后让学生练习求求压强、受力面积或压力等练习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或板演,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策略二: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及时发现教学资源,及时帮助学生并选择学生代表回答的方式。适用于较难的问题。如:“判断一个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问题?”“如何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第一个问题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可以判断,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压力(重力)的测量和不规则面积的测量,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典型问题,以便在后面选择学生回答时更有目的性。

分析水平提问教学策略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新学知识的结构、因素,理清事物的关系和前因后果。这种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根据所学内容,分析资料,理解知识结构,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

策略一:独立思考或操作后先同伴交流再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发现教学资源,及时帮助学生,并挑选典型的同学回答问题,最后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的方式。如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时,一般要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用手指压一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你又看到什么现象?此时压强计显示的是液体中哪个位置的压强?它是如何显示压强大小的?3、请设计一个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步骤?”又如在做完几个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后提出的问题:“分析刚才的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出来回答的同学应该是有典型错误的,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咨询研究 下一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状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