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区长子营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时间:2022-09-28 11:34:37

北京大兴区长子营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文化资源是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开展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长子营镇的核心文化,通过对核心文化存在现状及利用情况的分析,对文化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长子营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价值进行了评价,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资源是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开展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评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位于北京大兴区东部,所辖村为明永乐年间自山西移民成村,曾名柳木营,因有流民之意,故称流民营,清代改称留民营,原属东安县,清乾隆年间划归大兴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几百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本地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并产生了众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长子营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更是发展地方文化经济的宝贵财富。开展长子营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评价,对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资源概况

长子营镇文化资源主要沿凤河流域分布。结合当地资源基础以及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规范》的规定标准,对长子营镇文化资源进行统计和整理。(见表1)

长子营镇核心文化分析

根据长子营镇文化资源开发价值和重点推出的文化产品,提出生态文化、移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核心文化。其中,生态文化是目前全镇最有基础的文化,是本底;移民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是亮点,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1 生态文化

长子营镇是以农业为特色的京南农业大镇,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经过几百年的岁月,长子营镇生态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发展,又融合了现代农业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农业为主体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文化。长子营镇农业生态文化包括生态农业及现代农业文化、百果文化、湿地文化和森林文化四类。

2 移民文化

移民文化是长子营镇地方特色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亮点之一。长子营镇是一个古镇,村落形成较早,最早形成于唐,明朝时大量从山西、山东地区移民而成的村落。可见,长子营镇的移民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而村落是移民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实体。目前,这些村落大多沿凤河两侧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分布,大多村落以原籍州县命名,且保留至今,同时移民带来的深厚的民风民俗与这里的当地风俗相融合,形成特有的凤河流域风俗。

3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子营镇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白庙村古乐、再城营五音大鼓、周营的“坛子会”、沁水营“开路神叉”等,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其中,传承情况较好的白庙村古乐和再城营五音大鼓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8年)和大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作为今后长子营镇特色文化产品开发的载体,需要传承与发展。

4 融合文化

文化是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地区发展没有文化就谈不上影响力,也就丧失了发展的根基。长子营镇大多数是明成祖大迁移时期形成的古村落,具有了特有的山西移民文化和传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几百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本地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合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不仅赋予长子营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动力。

5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也是长子营镇文化的一部分。长子营镇有融和儒释道三教的良善坡古庙,牛坊村的天主教堂。良善坡古庙遗址,据文物考古资料和大兴区文物普查资料以及碑刻记载等,始建于明朝初年,清康熙年间扩建才有了后来的规模,康熙31年扩建玉皇庙,建成时间为康熙49年,建造时间长、投资大、规模大,且在之后的史料中多次提到,说明当时此玉皇庙的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而牛坊村的天主教堂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全村多半的人都信仰天主教。

文化资源评价

1 种类多

长子营镇文化资源种类多,既包括山西移民文化、又包括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和发展的融合文化资源,如白庙村冀中笙管乐、再城营的五音大鼓、周营的坛子会、沁水营的开路神叉、窦营的少林子弟会、工艺美食文化、申营的接骨术、民间传说、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皇家文化等等;既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也包括现代农业文化;还包括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农业文化、湿地文化、森林文化、百果文化等。

2 品位高

长子营镇文化的高品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该村不仅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也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环保500佳生态农场,北京市最美乡村之一,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很高的声誉。二是北蒲洲营村的现代农业,北蒲洲营村作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被列为全国35家先行启动的省部共建示范村,北蒲洲现代农业集成示范园是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集蔬菜生产、展示示范、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集成示范园。三是长子营镇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庙村冀中笙管乐,它有400年的历史,传承曲目80余个,演奏乐器有横笛、管子、笙、云锣、钹、铙、镲、木鱼和手磬等十种乐器,按乐谱的要求进行演奏,声音悠扬、韵味十足。

3 特色强

长子营镇的文化具有如下特色,一个是以凤河沿线10多个村落为载体的移民地名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明朝山西大移民迁入地之一,承载着那段明初移民大迁徙的历史记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伴随着移民的到来,晋南文化、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渗透、交融,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京晋融合文化。二是长子营镇的农业生态文化具有突出特色,长子营镇是平原区的典型农业乡镇,经过漫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文化,以留民营生态村和北蒲洲营国家级新农村试点村为代表,形成了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林果等相融合的农业生态文化体系,并与南部原始次生林和东北部大片湿地这两个北京平原区少见的自然资源共同凸显了长子营镇的生态文化特色。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价值评价

1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和谐价值

长子营镇地域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子营镇的一座宝库,科学地开发这些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长子营镇的山西移民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与当地的北京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晋融合文化。这种融合文化体现出的包容性、融合性、平衡性和互补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现实意义。因此,挖掘长子营镇文化资源,科学地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全镇社会和谐发展。

2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发展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无一不在挖掘历史和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即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长子营镇文化资源丰富、品位高、特色强,合理地开发和科学地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将会为当地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无限的吸引力和新动力,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3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形象价值

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或地域的一张名片、一面旗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当前,源于特殊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地域特征和区域文化个性越来越被重视。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作为当地文化传统、文化创造、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出该地区的文化消化力和创造力,也是对外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还是展示自己的窗口,是加强对外交流的平台。长子营镇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凸显其文化个性和特征,打造地域文化形象品牌,将有利于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增强全镇竞争力,促进全镇文化产业发展。此外,通过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可提升人的素质和文化品位,凝聚城市共同价值观,增强区域文化的凝聚力,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4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传播价值

文化资源的“提炼与深加工”主要就是文化价值的升华与传播过程。从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社会价值这个角度来看,文化核心是一种价值深入人心的传播过程。在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之间,最关键的问题是沿着“文化传播”的脉络让“文化资本”顺畅运作起来。当一种文化价值被社会广泛认同,这种文化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再通过“文化资本”的运作,这种资源就会产生现实的经济价值。因此,长子营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具有传播区域文化、弘扬和传承区域文化的价值。

上一篇:重视职工素质教育提高职工创新能力 下一篇:五年一贯制“三定向”师范类大专生思想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