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

时间:2022-05-22 04:29:02

试论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

【摘要】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精彩的教学语言能成就一堂好课。教师要积极开发、提炼自身的教学语言,要善于使用赞美性、启发性、过渡性、评价性和概括性语言。

【关键词】教师,语言,教学,运用

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要靠教学语言去实施、去展现,教学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呈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传递教学信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这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恰当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实选择,同时,运用好教学语言更能充分展示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

一、善用赞美性语言

赞美性语言是增加学生信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键性用语,它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是消除学生对认知的恐惧,给予学生心理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用赞美性语言的教师是一位会倾听的教师,也一定是一位善于组织教学、擅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师。课堂教学有许多我们无法预设的情境产生,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未知的状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倾听者。在倾听的同时,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其闪光点,恰到好处地给予赞美性教学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瞬间提升到最高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新知、对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学习。

教师要不吝惜赞美性的语言,有时一句“你真棒”就能够迅速地让学生找到自信;“你的精彩回答为大家开了个好头”会使其他同学消除了课堂上的紧张情绪;“你的方法真巧妙,老师都由衷的佩服你!”能让学生兴奋不已,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幸福感。擅倾听者,倾听学生的发言,恰当地运用而非滥用赞美性的语言以达到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为课堂教学增加动力。

二、善用启发性语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的关键环节上,特别是在破解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恰当地、适时地使用简洁、巧妙的启发性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恰当而又适度地点拨,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引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以帮助学生翘起脚尖摘桃子,就会达到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学生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轨道去走或者认知有偏颇、不够具体等情况,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往回生拉硬拽,而是要给予学生适时点拔,精当提示,往课堂的正确轨道上引领,这样会让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本质,而不会出现认知上的背离。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对待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出现思路单一、视野局限等现象,教师要精选学生的困惑,把握教学的重点、关键点,用精准、巧妙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向深层次探究,使课堂生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善用评价性语言

评价性的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比较多的语言,特别是使用评价性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是否正确做出明确的判,这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可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是灵活的、多样的,有丰富的、有变化的,但必须一定是准确的。“你回答得很好,但还不够全面,想一想落下什么了,能补充上吗?”“非常好,回答得完全正确!”“你的回答不正确!”旗帜鲜明地肯定与否定,会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准确的判断,不会让学生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精准度的把握。

客观机智的评价语言,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四、善用过渡性语言

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用了大量的时间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设计教学环节,预设课堂的生成,但往往忽视了教学实践中各个环节之间所要穿插的过渡性语言。结果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渡语言的不恰当或者没有使用过渡性语言,致使课堂环节显得突兀、不够紧凑。使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所学习的知识片断化,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性,没有全方位地跟上教师的预设,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过渡性语言运用恰当会让人感到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教学过程环环紧扣,如一篇文章有清晰的行文思路、有完整的谋篇布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巧妙地设计过渡性语言,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课时,这样运用过渡性教学语言:“我们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这一结论的获得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道习题。”老师通过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顺利将课堂从验证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过渡到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进行简算这一环节。

恰当的运用过渡性语言,能够让零散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体系,能够让学生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地通过并向深入发展。

五、善用概括性语言

简短、精炼的概括性语言有助于学生对于40分钟内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整理思路、提升思维,总结性语言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教学的升华。一节好课必定是处处点拨、适时总结。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可以这样概括:刚才同学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线将它剪开,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把三角形平移到梯形的另一侧,把这个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长方形,“转化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转化的前后图形形状发生了变化,面积没变。这种“形状变化、面积不变”在数学中叫做“等积变形”。这样的总结既理清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又给予学生适度的拓展。

教师善言,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地发挥,课堂充满活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惠元.试论课堂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2]沈明贤.形体语言在小学的应用.上海教育[J].卷1,1999(12)

[3]徐东泉.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肢体语言的运用[J].贵州教育,2002(11)

上一篇: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下一篇: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