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7 10:26:14

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GIS和物流GIS,然后详细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最后总结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必要性

【关键词】物流地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物流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地矿、军事公安、交通运输、测绘、水利、通讯、电力、社区管理、教育、能源、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地理信息系统在运输管理中主要用于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车辆的指挥调度、规划车辆路径、车辆定位跟踪、车辆和货物的实时信息查询、辅助决策分析等。

2、物流地理信息系统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新型产业,必然大量需求懂得国际物流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了解和掌握世界物流设施和节点、国际运输线路及国际资源分布都十分重要,而这些都与地理信息有关。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授课的对象为国际贸易专业及物流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结算、检验、索赔和不可抗力等条款,学会成本的核算。具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能力,顺利收回货款。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门课程的定位就是一门理论加实践,实践为主的课程。

1、实践性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求学生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外贸业务各环节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特点是该门课程区别于其他经济类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学好这门课程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就业率和优化就业岗位。

2、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报关员考试、报检员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后,可进一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3、案例教学效果好。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课程的案例教学独具特色,本课程主讲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大量生动的、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实验实训教学。校内实验室实训主要是某一块内容讲完后,或是整个《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结束后,利用本校建立的实验室里安装的专门软件进行贸易流程的模拟。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掌握外贸工作的基本业务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课程教学中应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必要性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引进了由上海海事大学所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在物流教学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开发了教学版的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但是,一般的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还不能适应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需要,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并根据高职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软件课程开发。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在物流教学过程中,许多物流概念与地理位置有关,许多物流业务流程中有空间位置的转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开发一套直观的、形象化的物流教学软件非常有必要,特别是结合GIS采用真实场景可视化模拟教学内容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世界经济贸易图形。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球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国际贸易表现的最为明显,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实时了解世界经济贸易的形势及动态。

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有世界经济贸易图形展示模块,该模块以经济贸易数据为基础,提供最新的世界宏观经济、贸易数据、中国各省区经济指标等等,充分挖掘其信息,配合图表,专题地图等表现手法加深教学印象,支持《世界贸易》、《世界(中国)宏观经济》等课程。

2、世界港口。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该模块将展示了世界排名前100的港口的详细信息,包括气候、设施、交通状况、港口吞吐量、经济情况、泊位、仓储堆场、规划图等,图文并茂,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支持《国际贸易》等课程。

3、贸易运作过程动画模拟。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的不断上升,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有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也要不断增加,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模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从而从中掌握国际贸易流程,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经验。

在该软件中有一块内容是贸易运作过程动画模拟,即模拟贸易业务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商流、单证流等。

四、结束语

通过在教学中运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一些知识的掌握由于有图形,表格,模拟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功能,学生理解能力大大加强。该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软件系统上,进行模拟训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淑丽,黄中鼎.高职《运输管理》课程的项目化改革研究.商情,?2013年7期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之下全球治理的实现 下一篇:试论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