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校企合作中的学习培训

时间:2022-05-22 03:15:43

浅析中职校企合作中的学习培训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有所帮助。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大致有七种,随着学生、工人与教师的岗位工作能力通过学习锻炼在不断深化,给企业和学校带来了双赢的局面。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积极探索学生、企业与学校三者之间的需求关系,对于帮助职业学校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企业招到合格的技术工人,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笔者从校企合作对学生学习、教师工作能力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三方面分析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 企业需求 学生需求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校企合作教育已被发达国家当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被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共同配合与合作,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学生配合、共同培养,才能够达到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才能真正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

一、校企合作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我国职业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学校也结识了大量的企业,并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学生培养合作、教师培养的合作、企业工人的技术培训合作。对于学校,需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对于企业,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可以接受学生上岗实习锻炼。对于学生,更多的是希望进行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工作相结合的实训。然而有些岗位不能进行相关操作,比如运行电工类岗位(总降压站、整流等岗位),主要工作是抄表、填写数据,这些岗位的器械很少出现故障,一年也就一两次,学生去实习未必能碰上,所以,这类岗位对学生专业学习没有多大帮助,还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这类岗位师父不愿带徒弟,主要原因是学生实习时间短,人数多;而学生也不愿在这类岗位实习,感觉浪费他们的时间,又学不到知识。此时,带班老师和企业管理者以及师父应引导学生重点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和问题处理途径。当然有些岗位能有很多实践机会,比如电气设备安装和电动机维修岗位,学生动手机会多,可以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边做边理解,理论与实践就能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一体化学习的效果。这是因为这类岗位工作量大,师父工作多,所以,企业的工人师傅也愿意带实习学生;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遇到问题可以很快找到解决途径,可以查资料或者问师傅。因此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很好,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也得到满足,这是学生到企业学习最理想的合作教育。如果再聘请此类岗位的企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把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就能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企业培养教师的岗位工作能力

教师素质是决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将决定学生的发展,也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而教师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是陈旧的知识,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速度,因此教师有必要到企业去学习实际工作岗位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这样才能为今后的教学注入活力和生机。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及新技术新工艺培训。要能完成这项工作,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企业愿意教;第二是教师愿意学;第三是学校愿意送。首先,教师能在企业学的内容有:实际操作能力、处理故障的方法和途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实际环境的分析能力,这是教师需要学习的。企业得到的好处有:能吸引更好的毕业生加入到企业中,更好地为企业生产一线服务;教师与企业人员加强沟通交流,传授知识,使工人师傅在技术方面也得到提高,能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节约能源,减轻工作负担;教师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因此企业愿意教老师。学校为了学生能更快地与企业工作岗位无缝链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愿意送教师去企业顶岗锻炼。要使这项工作能够很好地完成,要与企业沟通,制订教学计划,选定好师傅,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学习过程一般分为六步:第一步,熟悉工作现场,了解设备的结构、动作过程及动作机构;第二步,熟悉工具的使用;第三步,熟悉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第四步,熟悉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第五步,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第六步,在师父带领下进行实践。

三、学校应如何为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专业技术

企业职工技术水平将决定企业产品质量的高低,产品质量将决定企业的命运,因此企业职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为企业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企业而言,愿意让职工受到培训,以提高技术,但企业的规划和规章制度往往事与愿违,在企业的年度计划中没有职工培训或者是很少,一线工人基本上没有培训的机会。对企业职工而言,他们想提升自己,但基础有限,有点力不从心。由于工作安排,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学习,无法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岗位企业急需给职工进行专门的培训,而这部分往往是学校很难做到的。新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工作往往由安装公司负责,学校教师没有办法给他们培训。中职学校可以进行的培训只有职业资格等级证考试培训,依赖于企业激励制度,促进职工愿意学,勤奋学习专业技术,这样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学校要进行新设备安装调试与使用的培训,就必须与设备安装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才能进行这些培训。

我国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寻求教育合作伙伴,而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体现“双赢”上的合作形式。特别是从企业方面分析,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沟通了理论与实践,实现了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重构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然而,目前现状是政策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没保障,政府不重视,这些都是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霍晓光.校企合作产学互动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

[2]徐洪波,袁晓建.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交通企业管理,2006(2).

上一篇:马斯洛需求理论与一体化教学 下一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