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集体爆料”的背后

时间:2022-05-22 02:11:30

西方媒体“集体爆料”的背后

刚刚过去的2012年,西方主流媒体连连刊发所谓的“调查报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细究起来,背后因素包括:

1. 国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关注重心,正从抽象转为具体,从“事件”转向“人物”。

包括路透社驻华总编辑、《纽约客》驻华首席记者、彭博通讯社上海分社社长在内的西方媒体代表人物,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在各种访谈中透露,现在美国和西方的读者们在关注中国时,已经从过去(也许仅仅是10年前)对华的懵懂无知状态,变为相对地熟稔和专业;而其所提出的问题和看问题的视角,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外国人看热闹”的心态,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探究和思索中国的问题。换句话说,过去对于中国的报道,仅仅用一些抽象的、扫盲式的、程序化的报道,就可以满足受众的要求;而现在,读者更关注那些背景的、深层的、人性化的东西。这种需求,使得关于中国的深度调查报道更加广受欢迎。

以美国大名鼎鼎的严肃类刊物《纽约客》为例。其派驻中国的首席记者欧逸文,已经在中国呆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不仅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腔普通话,而且其在北京的住处,也选在了“北京味儿”浓得不能再浓的鼓楼大街。这也就难怪他有关中国的报道,往往通过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来铺陈渲染他们背后正在发生着的“中国故事”。2012年10月22日,一篇标题为“铁老大”的长篇调查报告,用另一个视角向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读者,展示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突飞猛进的“高铁”,以及2011年7月23日那震撼世界的“温州动车事故”。为了采写这篇文章,欧逸文花了将近半年时间,从南到北,采访了七八十个背景各异的故事人物。在文章中,既有对绰号“刘疯子”的前铁道部长的正面描述,也有对动车事故中受伤乘客的面对面采访。无论是从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从事件描写的细致度,《纽约客》的这篇“铁老大”无疑独树一帜。

2. 正因为读者的期待增强,国外媒体派驻到中国的报道团队的素质也大幅提升。

以前,来中国当驻华记者,并不是一个所有外国记者都竞相追逐的美差;因此,过去那些国外媒体来华报道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在,随着中国在世界事务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各种西方报纸电视媒体上的头条新闻,不断从中国传出;于是乎,在追名逐利的动机驱使下,很多资深的西方调查记者纷纷申请来华常驻。渐渐地,国外媒体一流的驻外报道团队在中国开始扎堆,竞争也随之激烈——比如,2007年的《华尔街日报》,就是凭着一组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深度调查报道,获得了西方媒体业的最高奖:“普利策奖”。“普利策奖”,是一年一度西方新闻界的盛事和媒体关注焦点。每年入选作品的截止日期是1月初,而其深度报道奖的标准恰恰是“就一件大家都知道但并不确切了解的事件进行全面的挖掘揭露,并产生巨大的影响”。无疑,2012年这一组组对于中国领导人的重头揭秘文章,是非常符合这一标准的。正是在这种同业竞争和行业荣誉的吸引下,各个驻华媒体间互相学习,你争我赶,一组组深度报道纷纷出炉。

3. 与中国经济领域相关的信息渠道透明公开,为深度经济报道提供了便利条件。

无论是通过网络上公布的公开信息,还是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有偿获取的商业类信息,对于外国媒体的记者来说,在中国获取所需要信息的难度,其实远低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更低于像俄罗斯这样对于外国记者严加防范的国家。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在商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都已经和国际上的标准规范接轨。其中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从2010年开始,一家创办于美国、名叫“浑水公司”(Muddy Waters)的咨询机构,致力于揭露美国证券市场上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该公司就是利用了中国相关信息资料获取便利的背景条件,先后使数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名声扫地,被迫退市,直接造成了“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的衰落。这一调查渠道,无疑被新闻媒体们复制到了他们的调查报道当中。

4. 中国网络空间、特别是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独家新闻线索和报料。

举例来说,在《华尔街日报》驻京的总部里,专门有一个20多人的部门,所有的中国雇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种中文网络媒体和微博上搜罗各种热点信息和新闻资料。《华尔街日报》的中文网页上,每天都有根据中国网络信息所集纳出的新闻报道集。据专门负责这一部门的总编辑介绍,在2012年年初“王立军事件”期间,他们派专人24小时轮班倒来刷新相关的微博网页,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资料。事实证明,正是因为对于网络媒体的关注和利用,《华尔街日报》在有关事件的报道中,屡屡拔得头筹,获得独家新闻的披露权。

另外,最近几年,西方驻华大牌媒体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新动向:那就是,争相开办中文界面的媒体网络版,直接向中文读者提供第一手的中文资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是2002年开办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09年全新改版后的“BBC中文网”和2012年6月才姗姗来迟、但一鸣惊人的“纽约时报中文网”。以上网站,不仅仅是其英文版的简单翻译或者镜像站点,而是采编人员齐备、面向大中华区中文读者、每天24小时实时更新的信息总汇。看看“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自我定位:“旨在向中国读者提供有关全球时事、商业及文化的高水准报道。它将时报公司屡获大奖之新闻内容中最精华部分带给全球中文读者,这些内容产自《纽约时报》1200名采编人员和30个全球分社,其中也包括北京、上海及香港记者站。网站内容特为中文读者量身打造,既包括《纽约时报》英文报道的中译版本,也包括本土中文作者及专栏作家专为中文网所撰写的原创稿件。”很多国外媒介人士纷纷猜测,《纽约时报》之所以在2012年岁末,强势推出一系列有关中国领导人的深度调查报道,也恰恰是为了配合其中文网站在读者群中打响知名度。

对于西方媒体出现的这一现象,我们不但要引起积极的警惕,而且要及时应对。到目前为止,中国就类似事件的应对,手法老旧,效果有限。这种方法,对于一时一事,还勉强能够应付;但在现代全媒体、多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跨时空媒体的环境下,这样做,只可能将事情越拖越大,越拖越深,造成长远的伤害。中国现代外交中的媒体公关策略,在转型期的中国,应当有个全新的企划和构建。

责编:吴奇志

上一篇:中共“约法八章”抓作风 民众期待落实到位 下一篇:政务微博的舆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