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呼图壁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围岩特征与设计及施工措施

时间:2022-05-22 01:12:01

新疆呼图壁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围岩特征与设计及施工措施

摘要:新疆呼图壁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围岩主要为泥岩、砂岩、砾岩,其中软岩所占比重较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场内交通洞围岩的特性及设计施工特点,可为软岩地区交通洞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岩;隧洞设计及施工;交通洞;石门水电站

中图分类号: TV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呼图壁石门水电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的西南面,坝址区位于呼图壁河中游河段。本工程是呼图壁河中游河段河流规划中的第三级水电站。水库上游集水面积18811km2,多年平均流量14.4m3/s,水库正常高蓄水位1240.0m,装机容量95MW,库容7751万m3。坝址距县城公路里程约81km,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约151km,坝址上游约2.0 km处有国防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施工总布置,在坝址区左岸布置了2条交通洞,分别为坝顶交通洞,长847.46m;石门2#交通洞,长390m。

2场地建设条件

工程枢纽区域位于西干沟出口至右岸河湾地块下游大平台南端近2km河段。河谷地形受岩性控制,已建老坝上游河谷开阔,两岸山体上部为陡峭崖壁,左岸河谷地形为不对称“V”字型,左岸缓右岸陡,坝区右岸斜坡平均坡角35°~50°,坝区左岸1210m以下平均坡角30°~60°,以上为宽缓台地。

坝顶交通洞及石门2#交通洞位置的选定,主要综合考虑工程区域地形、地质情况,并与路线方案结合。按照“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尽量减少洞口边仰坡的开挖,保证山体的稳定,保持原地形的植被坡面,力求洞门结构简洁,并与洞口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坝顶交通洞起点桩号K3+530.16m,终点桩号K4+377.618m,全长847.46m;石门2#交通洞起点桩号K9+150m,终点桩号K9+540m,全长390m。如图1所示。

图1 石门坝顶交通洞平面布置图

工程场区内出露侏罗系中统齐古组(J2q) 、上统喀拉扎组(J3k)及白垩系吐谷鲁组第一层(K1tga)等内陆湖相碎屑沉积岩地层。第四系集中分布于老坝前两岸中、下部及坝后河床,以冲积砂卵砾石及坡、崩积块碎石为主。

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平均埋深为30~130m。穿越地层为J2q薄层、中厚层砂岩夹泥岩及粉砂质泥岩,J3k厚层岩屑砂岩、巨厚层状砾岩,K1tga、K1tgb薄层、极薄层、中厚层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等。如图2所示。

图2 石门坝顶交通洞地质剖面图

3交通洞围岩的基本特征

3.1软岩的基本概念

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的规定,软岩和极软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极低,较软岩为30MPa≥Rb﹥15Mpa,软岩为15MPa≥Rb﹥5Mpa,而极软岩则小于5Mpa,从岩体结构而言则多为松散、破碎。此种强度的岩体多出现于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由于强度极低所以洞室开挖后受应力重新分布和施工过程中的扰动,岩体自稳能力差,易于塌方,所以岩体力学指标是评价隧道围岩稳定的重要参数,经过统计石门场内交通洞软岩段洞室约占30%。

3.2 交通洞围岩力学性质

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围岩力学性质见表1。由表1可知:J3k砂岩、砾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在30~60MPa之间,软化系数大于0.75,属抗水性较好的中硬岩。而J2q泥岩、泥质砂岩类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小于30MPa,软化系数小于0.75,属抗水性较差的软岩类,因此抗风化能力差、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

表1岩石力学性质室内试验成果汇总表

3.3交通洞软岩变形规律

根据监测结果,交通洞软岩段洞室开挖后围岩变形有以下特点。

(1)变形量值特别巨大,相当一部分观测断面的实测变形已经大大超过《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GB 50087-2001)规定的允许值,不完全符合岩石隧洞的变形特征。

(2)洞室开挖后,围岩的流变变形明显,砂岩约占全部变形的25%,泥岩约占55%。

(3)开挖断面的大小对变形影响较大,当仅开挖上导洞时,变形较小;但当开挖下导洞时,随开挖断面扩大,变形迅速增大,尤其是两侧边墙变形极快,对围岩稳定不利。

(4)开挖进尺对围岩变形影响很大,特别是下导洞开挖时,每开挖1m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设计及施工主要措施

4.1 交通洞断面设计

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需满足电站重大件运输等要求,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建筑限界确定为7.0m×5.25m,衬砌后断面为圆形,见图3。

图3交通洞净空断面设计

4.2交通洞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设计

石门水电站坝顶交通洞及石门2#交通洞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由湿喷混凝土、锚杆和钢拱架等组成。二次衬砌根据围岩类别不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衬砌。

考虑到隧道跨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的特点,设计中充分运用新奥法来指导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复合式衬砌的支护参数根据围岩类别、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及埋置深度、结构跨度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法等因素,按工程类比方法拟定;并运用有限元程序进行稳定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并对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反馈,进一步调整支护参数。

石门坝顶交通洞共设计了3种衬砌型式,其中C5适用于Ⅴ级围岩一般深埋段, C4适用于Ⅳ级围岩一般深埋段,C3适用于Ⅲ级围岩一般深埋段。

同时在Ⅴ级围岩地段设置了增强早期支护的钢支撑。C5型衬砌钢支撑采用18工字钢架,全环设置,钢支撑间距为0.75m。设计中已考虑了围岩预留变形量,其数值为5cm。围岩级别变化处,围岩较差段衬砌向围岩较好段延伸5~10m。石门坝顶交通洞各类复合式衬砌主要支护参数和衬砌结构见表2。

表2 交通洞复合式衬砌结构参数

4.3现场设计原则

由于软岩段洞室开挖后变形量大,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较为明显,且地层形成复杂,岩性分布无一定规律,地层中含水量大小也无定数,设计工作必须采用动态设计的原则,根据变形规律确定开挖方式、开挖程序、开挖进尺、一次支护参数、永久衬砌参数与时机。为此采用了如下现场设计原则:

(1)根据施工图阶段提供的地质条件,沿线的地层、岩性和结构设计特点及运行要求,进行专门的安全监测设计,定期、适时开展监测工作,监测项目、监测布置也根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

(2)现场设计代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洞室的开挖进尺,调整一次支护的参数。

(3)现场地质人员及时进行地质测绘,做出地质预报,遇有重大变化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4.4 主要施工措施

石门水电站场内交通洞采用钻孔爆破法施工,由于软岩段洞室开挖后围岩变形量值巨大,为保障安全施工,防止围岩失稳和杜绝塌方事故,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快衬砌”的原则施工。

4.4.1开挖

(1)短进尺,坝顶交通洞开挖每循环进尺不得大于1.5m,变形特大地段不得大于0.5m,循环进尺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2)采用分部开挖方式开挖,第Ⅰ次序开挖上导洞,并预留核心土,上导洞领先下导洞3~5m,第Ⅱ次序开挖下导洞,第Ⅲ次序开挖底板。下导洞的每循环开挖进尺和上导洞相同。

上一篇:基于GIS的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下一篇:探讨环境监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