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比喻教学法攻克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

时间:2022-05-21 11:54:04

浅谈运用比喻教学法攻克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

摘 要:“教无定法求良法、艺无止境创佳境。”如果教师能积极运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轻松地学会应掌握的内容,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而比喻就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认知情况而经常采取的一种能降低知识难度的教学方法。现从教学为什么需要运用比喻,比喻对化学教学的作用,比喻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谈谈体会。

关键词:化学教学;比喻教学法;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56-01

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感到无比的神奇与好奇,特别是对化学实验,千变万化,其乐无穷。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感到了化学学习的压力,特别是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上和一些微观的模型建立上,遇到很大阻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深奥道理形象化,可以把复杂的抽象概念和事物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经常接触的、容易理解的、具体的、生动的概念和事物,使学生容易在感悟中轻松的理解难点,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想谈谈运用比喻教学法解决初中化学中的难点的几点具体做法与各位共勉。

一、以日常事物恰当作比:化难为易

事例一:在学习原子时,学生很难理解原子不是实心的球体,我通过在线绳上拴一些粉笔头,然后用手拿着线绳的一端,让另一端高速旋转,使学生体会若把原子沿中心切开时所观察到的景象,从而明确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

事例二:在学习原子与元素的区别时,好多学生不理解“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我通过学生去卖水果的体验,若买者说“我买几斤水果,行不行?应该怎么说?”学生齐声回答“几斤苹果或梨等”。学生会明确水果是与蔬菜等种类区别的,只能说种类不能讲个数;而苹果、梨等既讲种类又可说个数。元素类似水果,而原子类似苹果等。

事例三:在讲氯化钠及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时,学生很容易理解氯化钠的形成,可对氯化氢的形成很难理解。学生分析氢原子与氯原子都要得电子,可没有其它原子提供,怎么办?学生们都不能分析出它们的结合方式。我通过举例:两位同学想做“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一位同学只有西红柿,另一位同学只有鸡蛋,可他们都不想去超市卖各自所需的蔬菜,这该怎么办呢?你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就能回答“合作,两位同学都把自己的蔬菜拿出来,然后共同使用。”从而使全班同学理解了氢原子与氯原子都要得到电子时应该各提供电子,然后共同使用。

二、以熟悉事物形象作比:深入浅出

核外电子排布一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也难以理解。当学习到电子排布知识的时候,电子首先按照能量规则进行排布,这时我引入了交通道路上不同类型车辆在不同道路上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建筑物是不动的,然后围绕建筑物的首先是行人道,其次是自行车道,然后是电动车和摩托车道,再往外边的是机动车道,从运动的能量上来看,当然是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能量大,也离建筑物远;能量最小的是行人,离建筑物也最近。从而使学生明确电子排布的能量规则也是从低能量到高能量排布的。

通过这样的生活模型的建立,让学生立刻茅塞顿开,开始要用很深奥的知识讲解出来的化学专业知识,用生活的模型就展现出来了,而且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与化学学科的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常见事物灵活作比:活跃气氛

如在讲到惰性气体化学性质较稳定,而氧气化学性质较活泼时,可以把他们分别比作班里沉默寡言内向型学生和活泼开朗好动型学生。稳定就是很难和别的物质反应,正如内向型学生不太和别人交往一样;活泼就是易于和别的物质反应,正如活泼型学生善于与人打交道相似。如此贴切的比喻,往往还会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当然,我们在设比的时候,要严格把握尺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在学到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巨大差异时,我们知道这是由原子的内部排列所决定的,尽管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借助垒积木或盖房子,都是用同种材料来做,但在设计和盖造时,积木或砖头这些材料如果被我们严谨的排列应用,盖出来的房子就稳固结实耐用,相反,可能松散易倒塌。金刚石之所以坚硬,是因为碳原子排列紧密;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较为松散,所以它质地较软。

在学到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三类物质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爱美的女同学,觉得糖类能给人类提供能量就行了,最好不要长脂肪。这时,我就设比喻,给她们讲述营养物质的功劳。糖类主要来自三餐中的谷物类主食,一般很快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相当于我们生活中日常用的零花钱,如果这些糖类不能被我们利用完,先转化成糖元暂时贮存起来,以备能量不够时(如偶尔吃不上饭或大体力消耗时)再用,相当于我们的活期存款;如果我们长时间摄入超出我们身体需要的食物时,食物中的能量就会被我们长期贮存起来,这就变成了脂肪,好比我们的死期存款,一般是不会被我们利用的。但是,更要告诉学生,脂肪不是只有过而无功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脂肪,它像海绵垫子一样,可以保护我们的内部脏器,同时起到保温作用,假如没有脂肪,我们的脸庞和躯体也就不会那么好看。这么一讲,学生会很快掌握糖类和脂肪的作用,而且还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摈弃对脂肪的错误认识,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小试牛刀,受益不浅,这就是我在化学教学中的点滴经验。望各位同仁在教学中不妨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经常接触的生活模型等方式,会将本来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知识于笑声中让学生得到领悟,充分理解并牢固的记忆在脑海中,让化学这门学科成为学生的最爱。

上一篇:还数学以生活本色 下一篇:基于新课标下谈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