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心理学的解释お

时间:2022-05-21 11:37:19

【前言】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心理学的解释お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Goffman认为,现实情境中人们表达自己的“存在”的场所就是整个社会,而作为人们表达存在方式的人际互动则是一种“社会表演”[2]。根据戏剧理论(Dramaturgical theory),在表演开始前,人们首先会对所处的社会情境进行认识(情境定义),然后据此来选择演出舞台(演...

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心理学的解释お

摘要: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存在感”、“刷存在感”等现象,对个体的社会交往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现实和虚拟情境中这种存在感产生原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存在感通常是个体自发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伴随着尊重、自我实现以及积极情绪等体验;获得存在感的需求影响着个体主动获取存在感体验的行为,包括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个体可以通过个体途径和群体途径获得存在感,前者为直接途径,后者为间接途径;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既有可能选择补偿行为重建存在感,也可能产生出社交退缩表现,这取决于其存在感需求本身。文章最后探讨了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的地方和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存在感; 心理需求; 补偿行为; 社交退缩; 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 B842.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6005507

一、引言

如今,“存在感”一词频繁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娱乐明星、政治人物甚至商业产品等相关的时事新闻都难免被贴上“刷存在感”的标签。有研究者通过对网络小说页面设置的考察发现,网站首页书评区和互动信息区成为作者、读者寻找和制造存在感的途径[1]。在社交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存在感”的途径是各式各样的,面对面的交流虚拟工具、社区、论坛等都成为人们表达“存在”的一种工具。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刷存在感”,人们往往可以获得外界的关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Goffman认为,现实情境中人们表达自己的“存在”的场所就是整个社会,而作为人们表达存在方式的人际互动则是一种“社会表演”[2]。根据戏剧理论(Dramaturgical theory),在表演开始前,人们首先会对所处的社会情境进行认识(情境定义),然后据此来选择演出舞台(演出舞台)并内化该情境中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表演框架)。最重要的“表演”过程,则是表演者按照表演框架的要求和一些常规程序(剧本)进行交互,同时通过言语、行为等策略来取得“观众”的认可(印象管理)的过程。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社会行为的互动性,包括熟悉情境中的持续性互动和陌生情境中的临时性互动。除了面对面的互动,该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人们在网络人际互动中的表现。例如,个体在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中标示的在线状态往往传达着一种自我存在的信号,而互动对方对这种存在的认同则影响前者的网络存在感[2]。

社会存在理论(Social presence theory)则针对虚拟情境提出了社会存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与人在多媒体环境下互相关注的程度[3]。如果传播媒体能够在社会情感层面给予个体与面对面交谈一样的感受,个体就会产生被视为“真实的人”以及与他人相联系的心理感受,即体验到社会存在感。这一过程中,影响沟通双方社会存在感的两大因素分别是亲密性(Intimacy)和接近性(Immediacy),前者取决于沟通双方的物理距离、目光接触、微笑等亲密动作以及对话主题等因素,后者则指沟通过程中通过语言、表情体现出来的心理距离[4]。

戏剧理论从个体自身角度出发,描述了个体如何主动从互动对方那里获得“存在感”[2],社会存在理论则强调了沟通媒介如何影响沟通双方获得的“存在感”[4],二者强调了存在感的感知过程中自我的主动和对方的互动这两个因素的重要作用。这种人际互动中对自我存在的感知,可概括为自我存在感的社会交互模型(见图1)。自我主动表达的是个体对“自身存在于社会或群体”的感知需求,而对方的互动则体现了个体“让对方感知到我存在”的感知需求[5]。戏剧理论和社会存在理论可以解释现实生活和网络情境中“存在感”的产生过程,并且说明了这种“存在感”是基于社会交互而产生的一种个体心理体验。

图1存在感产生的社会交互模型

社会生活中与“存在感”相关的是“刷存在感”现象,说明个体会对“存在感”产生需求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付诸行动[1],进而产生存在感体验、存在感体验失败两种不同结果。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人际关系或被团体接纳时,个体体验到社会接纳(Social acceptance),进而给其认知、情绪情感及行为带来积极影响[6]。反之,个体体验到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其情绪、认知会受到消极影响,甚至出现自我调节能力受损及更多攻击行为、行为等消极行为[7, 8]。但已有研究的结果尚不足以解释存在感体验和存在感体验失败的一些问题。首先,通过观察可发现,个体获得存在感体验时不一定存在明确的对象作为接纳自己的内群体,即个体在不参与交互的情况下自发地体验到存在感。这一差异说明存在感体验与社会接纳体验可能存在差异。其次,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其满足与否影响着个体的心理体验及认知、行为反应[7, 9]。尽管个体“刷存在感”的行为是受需求驱使的,但这种需求的内涵具体是什么尚未明确,其与个体寻求社会接纳的动机有何异同同样不明确。再者,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激励个体进行人际关系重构(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被排斥的个体会更积极地与新的关系资源进行交流、互动,进而重建密切的互动关系[7, 9]。那么,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的心理、行为如何发生变化同样值得探讨。最后,按照戏剧理论,个体在社会交互行为中会采取印象管理策略[2],而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则无法说明存在感的相关行为中是否会出现认知、行为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现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对该现象进行更完善的分析[10],以更好地解读这一现象的含义及其特点。考虑到本研究涉及非人际互动领域的存在感现象,而已有研究方法不足以满足本研究的需要,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驱使个体追求存在感体验的需求的内涵;(2)个体获得“存在感”的途径;(3)个体未能体验到存在感时的心理、行为特点;(4)存在感相关行为是否涉及策略选择。

二、方法

(一)访谈对象

“刷存在感”现象最初出现在网络世界的年轻群体中,而后在现实生活中也广泛发生。为保证研究取样能够提供足够信息,本研究访谈对象要求有5年以上互联网使用经验且至少是3个论坛、虚拟社区的注册用户。按照目的性取样原则,选取了5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访谈。访谈对象平均年龄22.7岁,其中男性2名,女性3名;经常使用的论坛、虚拟社区平均数量为3.7个,平均使用年限为4.2年。

(二)访谈方法

研究拟定了一份包含3部分共18项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第一部分涉及现实交互情境中个体获得存在感的途径与过程;第二部分涉及个体在未参与交互时自发获得存在感的过程,例如当得知自己或所属的某一群体被表扬时;第三部分涉及虚拟情境中个体获得存在感的过程及其心理与行为特点。每组访谈开始前的1~2个问题为启动问题,引导访谈对象回忆相关情境。访谈过程中,研究者着重引导被访者报告其在不同情境中的经历与体验,收集情境、动机、感受及行为反应相关的信息。访谈时间为46~59分钟,所有内容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录音并转录成文本资料。

(三)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ATLAS.ti 6.2软件作为定性资料的分析工具,使用界面如图2所示。

三、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为了对个案进行深入剖析,将每一个完整的表述指定为一个“句子索引”,将整个文本资料整理成索引目录。A为某高校在读硕士,有3个长期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平均使用年限为3.3年。访谈文本A共整理出126个句子索引(编号001~126),通过开放式编码获得61个基层编码。由于访谈涉及不同情境,因此将按照访谈主题将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拆分为不同模块。

句子009~010展现了个体在现实交互情境中希望获得他人关注这一过程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见表1),句子107~112则展现了个体在虚拟交流中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见表2)。随着访谈文本分析的深入,大部分概念在访谈对象提及的其他案例中得到反复验证,例如008句、048句、116句再次出现了个体在现实或虚拟情境下希望获得他人不同形式关注的信息,由此得到“交互类型”、“交互对象”、“交互情境”三个范畴。此外,024句、036句、040句则发现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不仅希望能够获得他人关注,同时还希望在某些交流主题上获得他人的认同。前者是一种与他人保持频繁、积极、稳定联系的需求,后者则是希望被接纳或认同的需求[6],由此得到“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两个范畴。以同样的方式对全部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得到的主要概念和主要范畴见表3。

表1现实交互中关系需求来源

句子索引数据及分析备注

009010Q:交流讨论中你发表意见后,期待别人做出怎样的反应?

A:这个看不同的场合(场合)吧,和什么话题(话题)吧。可能有些比较轻松,生活中一些比较无所谓的话,我不会期待别人给我一个什么样的回复。但是带有目的的事务(目的性事务),我可能会期待别人给我一定的回复(期待回复)。不管是好或者坏,你最好能给我提点建议。不要说太空洞的话,给我一点实质性的建议就可以了(实质性建议)。开放式编码

句子分析备忘录:

009~010句可提取的概念:场合、话题、目的性事务、期待回复、无论回复好坏、实质性建议:

1. 场合指交流发生的特定情境,例如时间、地点等。

思维过程:个体希望获得回复、关注的这种需求是依交流情境而变化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这种需求,而在另一些情境中则不会产生这一需求。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2. 话题指双方交流的内容、主题等,例如后文所提及的“目的性事务”就是其中一种。

思维过程:个体希望获得回复、关注的这种需求是针对不同事件、任务的,对于某些目的性事务需要相关人物给予关注甚至参与进来,而对于某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则不是这种获得关注的需求的必要条件。

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3. 期待回复指个体产生一种明确、外显的获得关注的需求。

思维过程:个体期待对方给予回复的前提是个体的信息获得对方的关注,因此期待回复实质上则是一种个体获得对方关注的需求。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4. 实质性建议指他人提供的、对问题解决有帮助作用的想法、意见等。

思维过程:个体不仅希望对方能够关注到自己相关的信息,同时希望对方能够在自己的问题解决上建言献策,由此推断这是一种任务导向的关注需求。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二)选择式编码

通过对原始资料、概念、范畴的不断比较,可以提炼出更高层次、更抽象的核心范畴并围绕核心概念建立相关的关系网络。ATLAS.ti软件中核心概念的关系网络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可以简易地表示范畴之间的关系。

结构一:依据“交互类型”、“交互对象”、“交互情境”、“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五个范畴提炼出“存在感需求”这一核心概念及其概念网络(见图3)。存在感需求包含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而交互类型、交互对象、交互情境则影响着存在感需求的产生。

107108112Q: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主动回复别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A:一个亲疏状态吧(亲疏状态),就是我们俩关系是不是很好(人际关系)。还有一个就是你感不感兴趣(兴趣)。还有就是很好的朋友啊(朋友),比如别人“生日快乐”呀,祝福一下人家。可能就是别人很开心的事情,你也可能会去祝福一下。再就是好关系的吧,不痛不痒的我一般不会去回复。然后就是,有些人很难过,你可能会去……

A:还有一种是可以像其他人学习啊,比如说,他发了一个好东西,唉,我觉得还不错,可以教我之类的(学习榜样)。还有一种你可能是出于增进和某人的关系,那可能我会比较关注他的QQ状态。就是点个赞啊,就是……保持交流嘛,这也算是一种目的吧(保持联系)。开放式编码

句子分析备忘录:

107~112句可提取的概念:亲疏状态、人际关系、兴趣、朋友、学习榜样、保持联系;

1. 亲疏状态指个体与交流对方的心理距离,表现为亲近和疏远。

思维过程:个体在虚拟社区中是否主动回复对方取决于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即个体希望与亲近他人建立交流与联系,而关系疏远的他人则不会成为建立联系的选择。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2. 人际关系指个体与交流对方建立的关系质量,亦即个体与对方的心理距离。概念内涵

3. 兴趣指交互过程中个体希望深入了解、加入或参与的程度。

思维过程:个体是否与他人建立联系取决于双方的心理距离,而这种联系是否符合个体的兴趣则可能影响其质量、持续时间,进而也就决定个体是否希望在当前主题上获得对方的深切关注。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4. 朋友指与个体有共同兴趣或共同经历的重要他人。

思维过程:朋友间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或相近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双方的互相理解和帮助,而获得朋友的关注不仅有利于个体当前问题的解决,也能够促进双方人际联接的强化。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5. 学习榜样指在交互主体上能够帮助个体进步、获得技能的他人,例如学长、老师等。

思维过程:个体同样希望能够获得对自己能够有所帮助的他人的关注,这种关注的获得将影响个体预期问题的解决,因此也是一种任务导向的关注需求。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6. 保持联系指个体维持与他人联接的长期存在,包括朋友、新认识的人等等。

思维过程:个体通过获得他人关注的方式在双方之间建立并维持人际联接,而这种人际关系又不是针对个体当前遇到的或预期困难的,因此可理解为关系导向型的关注需求。概念内涵思考与推理

结构二:文本分析同时发现了个体无法获得存在感时的心理、行为表现。此时,个体的情绪特点可提取出范畴“消极体验”。但在面临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即交互类型、交互对象、交互情境)会表现出两类行为――“社交退缩”(例如36句、46句、77~80句)和“补偿型存在感”(例如16句、24句、82~86句)。补偿型存在感指个体通过再次提问、转移对方注意、主动插话、参与群体新话题等方式补偿之前缺失的存在感。与此同时,29~36句显示个体还会改变交流方式即进行“策略转变”。这一部分分析可提炼出“存在感体验失败”这一核心概念(见图4)。

结构三:访谈第二部分涉及个体在未参与交互时也能自发获得自我存在感的过程,包括个体自身或其所属某一群体被讨论、表扬等情境。通过对该部分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取出“自发型存在感”这一范畴,并且当个体本身或其所属某一群体被表扬、讨论时都有可能诱发个体的存在感。此外,通过对007~012句、92句、107~114句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个体通过主动参与交流、分享经历、表达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等途径主动建构存在感,故提取出“主动型存在感”这一范畴。此外,008句、126句则显示主动型存在感产生过程中,个体会采取一些印象管理策略,例如“不明确反对他人观点”、“避免他人的高度关注”等。因此,这些分析可提炼出“存在感体验”这一核心范畴(见图5)。

(三)多个案分析

按照扎根理论方法的理论性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原则[10],利用个案研究的初步结果,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多个个案分析,对个案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和补充。首先,通过对全部5个个案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1) 存在感需求这一核心概念网络得到了验证;(2) “自发型存在感”、“主动型存在感”、“补偿型存在感”得到了验证。(3) 存在感缺失的关系网络也得到了验证。其次,部分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得到了扩展:(1) 个体通过群体途径产生自发型存在感,是以自我与群体的强烈联接为前提的。(2) 在自发型存在感较弱时,个体同样会采用一些强化策略(例如,主动公开匿名或群体成员身份)来确定这种存在感,此时自发型存在感就转变为主动型存在感。此外,补偿型存在感产生过程中,个体同样会采取印象管理策略。因此,个体使用的各种策略可以进一步提炼出“策略使用”这一范畴(见表3)。(3) 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体验到消极情绪的同时还会发生态度转变,即对导致其存在感获得失败的人、情境的态度更加消极。但在获得存在感时,则未发现积极态度转变。结合多个个案分析结果,得到关于“存在感需求-存在感体验-存在感体验失败”的总体概念模型(见图6)。

四、讨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本研究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刷存在感”现象,通过访谈方法对这一现象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导致的心理、行为反应进行了探索。由于目前尚无研究对存在感的内涵进行阐明,本研究采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对其内涵、特征及其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研究在访谈过程中对存在感体验和存在感体验失败均有所关注,而这两方面的发现则可以相互佐证。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多个个案分析发现,个体在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的作用下获得存在感时表现出开心、尊重、人际满足等积极体验(访谈的开放式编码所得),说明存在感体验与社会接纳引发的心理体验有相似之处[6]。另一方面,实证研究则已证实社会排斥会引起消极情绪,并且被排斥者会给予排斥源更消极的评价[11]。本研究同样发现未能获得存在感时,个体不仅会体验到消极情绪,还会产生相应的消极态度。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态度的变化仅限于存在感体验失败时,对于存在感体验获得时,本研究没有发现态度的积极变化。

其次,本研究按照产生途径对个体感受到的存在感类型进行了不同划分。第一,本研究发现个体在某些情境下可以自发产生存在感,例如当自己本人、自己的意见、事迹被他人赞扬或被重要的其他人讨论时,个体都会体验到积极情绪。这与群体交互中个体获得社会接纳的机制又是不同的,说明存在感现象又并非完全等同于社会接纳现象。第二,当个体所属的群体被他人称赞时,个体同样会自发地体验到存在感及相应的积极情绪。群体的存在感则成为个体存在感的间接途径,而个体与群体的联接强度则影响着个体从中获得存在感的强度。这一发现可能与个体对不同群体的认同差异有关,内群体认同越强,则个体受到内群体的影响越大[12]。第三,本研究发现在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可能会转变策略并采取新的行为来重新获得存在感,例如积极加入新的群体话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补偿型存在感同样是在需求驱动下的行为,但其产生机制又不同于主动型存在感。第四,本研究发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会采取主动策略来确立存在感,例如主动分享经历、插话等。而在自发型存在感产生以后也会采取策略来强化该体验,例如主动公开匿名或成员身份。这些现象便是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刷存在感”,通过这种方式,个体获得存在感需求的满足,进而导致交互活动的增加。

最后,本研究同样发现了一些存在感需求产生机制的特点,这些发现同样符合以往关于社会交互行为的研究结果。第一,本研究发现情境、对象和交互主题影响了个体存在感需求的产生,这一点与戏剧理论关于“情境定义”、“演出舞台”的观点一致[2],同时也与社会存在理论关于“社会情境”、“交互”、“接近性”等的观点相吻合[4]。第二,本研究发现在个体主动建立存在感或补偿之前未获得的存在感时,会采取印象管理策略、策略转变等行为策略来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与认同,这与戏剧理论关于“表演框架”、“剧本”、“印象管理”的描述一致[2]。第三,本研究发现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除了采取补偿行为外,还有可能采取社交退缩行为,同时可能伴随消极态度的产生。按照社会排斥的需求-威胁模型(Need-threat model)[13],当关系需求(包括归属感和自尊)受到更大威胁时,个体会表现出对社会关系重建的强烈兴趣以及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而当效能需求(包括控制感和意义感)受到更大威胁时个体会通过行为或降低亲社会行为意愿来增强控制感[9, 14]。但不同的是,亲社会行为意愿的降低还受到了交互情境、对象和主题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存在感需求的间接作用实现的。

(二)研究展望

由于涉及现实交互、虚拟交流以及自身不在场的情境下个体产生存在感的过程,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但与此同时,本研究对现实社会中“存在感”现象的研究仍有值得深入的地方。第一,由于本研究是使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的定性研究,研究获得的存在感概念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尚需要定量研究的进一步检验。第二,本研究认为“存在感”体验与社会接纳心理相似,但其产生途径说明个体不仅能够通过主动行为获得存在感,同时还可能自发地获得存在感。因此,这一自发型存在感体验与社会接纳心理有何异同则需要更深一步地探讨。第三,本研究依据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取了具备一定现实和虚拟社交网络的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由此造成访谈对象层次单一的缺陷,使得本研究可能无法解决另一些问题。例如,在现实或虚拟的其中一种环境中的存在感体验失败,是否会促进个体在另一种环境中的存在感补偿行为。第四,同社会接纳及社会排斥类似,存在感体验、存在感体验失败作为个体社会交互的心理体验,是否会影响个体的社会交互质量及心理健康也可以进行探讨,例如外显自尊、人际关系满意度、感知的社会支持及人际公平感,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小英. 寻找存在感与制造存在感――网络小说链文本中的符号身份认同[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0(6): 299-306.

[2]李许单. 我QQ,故我存在[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3): 33-35.

[3]Tu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resence and online privacy[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2, 5(4): 293-318.

[4]徐琦. 浅析虚拟环境下的社会存在感理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2008, 4: 18-19.

[5]李肖锋,王倩,张龙革.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6):87-94.

[6]李霞, 朱晓颖, 李文虎. 归属需要的研究进展[J]. 心理学探新, 2010, 30(2): 86-90.

[7]Knowles ML, Green A, Weidel A. Social rejection biases estimates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4, 5(2): 158-167.

[8]杜建政, 夏冰丽.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6): 981-986.

[9]王紫薇, 涂平. 社会排斥情境下自我关注变化的性别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4(11): 1782-1792.

[10]孟娟. 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3): 170-176.

[11]Buckley K,Winkel R,Leary M.Reactions to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Effects of level and sequence of relation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1):14-28.

[12]石伟,闫现洋,刘杰.对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情绪反应――群体内疚[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2),224-232.

[13]Williams KD. Ostracism[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7, 58: 425-452.

[14]Lee J, Shrum LJ.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versus charitable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 A differential needs explanat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2, 39(3): 530-544.

上一篇:基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工... 下一篇: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