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时间:2022-05-21 09:59:12

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建设现代化武警是指武警部队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科技推动下,着眼适应现代条件下遂行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多样化任务需要,逐步实现官兵素质、信息系统、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成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过程。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回答了武警部队向哪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建设一支特别能战斗、关键时刻上得去的人才队伍是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武警信息化建设需要新型人才

一切人才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军事变革的时代特征更加鲜明。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武警部队开始了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一进程是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武警部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中逐步发展的。武警部队承担着安全保卫、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四大类任务。在当前我国对敌斗争复杂、刑事犯罪和高发、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们担负的使命更加突出地表现为知识与知识的较量、人才与智能犯罪的对抗,斗争将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和深化,使命任务更加艰巨。因此,传统的以人力密集型为特征的能力建设模式已难以满足使命任务需求,必须走精兵、精装、精训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具有信息化素质、复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二、武警部队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相比,现阶段的人才队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一)指挥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这些年,部队先后推开“强军计划”,与前几年相比,武警部队基层指挥干部的文化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指挥员素质的要求看,干部知识更新的速度还落后于形势。除了部队继续教育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外,不少干部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务,缺乏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动力,知识老化、退化严重,高科技知识缺乏,也是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

(二)专业技术干部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现象比较严重。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遂行任务的需要,高技术装备已逐步配发到基层单位,因此培养各级各类懂得高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十分必要。而目前无论在机关、院校,还是部队,真正精通高技术装备知识的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数很少,远远不能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一些新技术、新装备,官兵的掌握过程太长,维护、维修更是滞后。如基层的三级网,虽然建设上花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但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自己单位一般无法解决,甚至时间长了成为摆设。

(三)适应第一任职能力偏弱,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干部在校学习期间重视知识的学习,甚至只在乎顺利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对于基层第一任职的岗位技能等“软要求”重视不够,因此到基层后上手慢,带兵、管理、开展有效政治教育等能力偏弱。有的干部对部队情况研究不够,层次较低。相当一部分干部毕业后就不重视学习,满足于迎来送往、职务升迁,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积淀,发展后劲不足。

三、武警信息化建设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思路

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作为重要支柱的人才培养也必须以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大计,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多手段培养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高层次人才。

(一)把人才的能力培养摆在突出位置。一直以来,我们对人才的要求更多地落实在学历和知识上,但这明显不够科学,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与全面素质的结合。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人才的知识积累,又要注重其能力、素质的提高。对武警部队来说,过去只要对可能面临的威胁做出准确判断,加上足够数量的部队,一般就可以控制事态发展,数量规模因此成为武警部队建设的基本模式。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不相同——威胁动因复杂化、威胁形式多样化、威胁手段复合化,仅凭预先判断和“人海战术”不足以应对威胁。因此,要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促进人才素质向能力转化。

(二)增强人才队伍的信息化素质。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要求武警部队加速现代化转型。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面前,信息化素质是人才素质构成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因此,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迫切需要在人才队伍转型上实现实质性跨越,大力培养人才的信息认知能力、信息需求确定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加快人才队伍信息化素质的大幅提升。以促进人才队伍信息化为主导,分类制定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人才核心素质建设模型,明确各类人才转型的标准和培训重点,构建分类开发、梯次培训的新格局。

(三)重视人才复合素质的培养。武警部队承担的任务中,安全保卫是武警部队最主要、最经常的任务,它包括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执行这些任务,常常面临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的情形;大多基于国家利益、社会稳定、群众权益等重大问题展开,政治敏感性强,社会关注程度高,辐射影响面广;常常是在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反应时间极短的情况下行动,而且要求对各种复杂情况处置有据、出手果断、圆满高效。这要求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法律、心理、语言、民族政策、宗教文化等各类专业知识和通用技能。因此,我们在强调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强调人才的多样化和素质的复合化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岗位需求与复合发展相结合。岗位培养和复合发展的关系,实质就是专业性和全面性的关系。

(四)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应当既重视第一任职需要,又注重可持续发展。即重视部队长远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上,不仅要有适应第一任职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还应有一定比重的知识、能力积累型的科目,为学员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重视任职教育,重视岗位能力培养与循环教育相结合,建立院校—基层—机关交互学习、锻炼的循环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不囿于院校,不限于学生时代。对于岗位能力强,适应面广的干部更需要重视任职培训,增强其发展后劲,使教育常态化、终身化。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武警部队人才准备的任务,要在巩固和扩大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向高起点、高层次拓展,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形式任务的新特点,在更高层次上加快人才准备的布局调整和推进步伐,提高遂行任务的能力,切实为打得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上一篇:平面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对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