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乳腺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5-21 05:27:03

分析在乳腺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2-0097-01

【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单用方案, 治疗组采用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方案。化疗4 个周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应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是常见的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or primary chemotherapy,NC或PcT)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作为开始于局部治疗之前的一种辅助化学治疗模式,目前已成为乳腺癌多种治疗手段当中的一种选择。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的确切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II~ III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将我院收治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AC进行治疗。患者年龄27~69岁,平均(44.6±7.1)岁。用药前均经细胞学穿刺或病理学活检明确诊断。术前分期: Ⅱ期, Ⅲ期, Ⅳ期。治疗前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双侧乳腺钼靶片、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无化疗禁忌证。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在年龄、疾病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予以化疗4周期后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再用FEC方案化疗3个周期。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表柔比星60mg/m2,第1天静滴, 21d为1周期。治疗组治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175mg/m2+表柔比星60mg/m2,第1天静滴, 21d为1周期。在化疗前及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常规给予止吐、保肝、护胃及对症支持治疗。4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

1.3 疗效评价:根据U ICC(国际抗癌联盟)的乳腺癌化疗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治疗效果采用WHO统一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病变进展(PD)。CR、PR的总和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取α=0. 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表柔比星(P

2.2 不良反应: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患者均能耐受。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予以G-CSF和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无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无因化疗而死亡病例发生。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常见的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早期易发生血行播散,确诊时5%~15%的患者已有远处转移,而潜在微小转移灶可达50%~60%,如无法控制其微小转移灶,则易造成治疗的失败。研究表明,在有效的化疗前切除原发肿瘤会促使肿瘤新血管形成,导致微小转移灶的发生、抗药细胞株的增加等。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1)能缩小瘤体减少手术的范围及创伤;(2)能使部分无法根治的肿瘤降期达到可以手术根治;(3)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微小转移;(4)是体内最好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为以后的辅助治疗提供借鉴;(5)此时肿瘤的血管完整具有良好的和高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晚期乳腺癌采用NAC,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后再实施手术,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乳腺癌NAC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效率,经NAC获得PCR的患者才能获得最终生存优势,联合用药有更高的缓解率。本研究表明,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用表柔比星(P

综上所述,采用新辅助化疗可观察到化疗前后肿瘤的大小、病理学及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直观地了解到具体肿瘤对所给的化疗药物、方案是否敏感、有效。这是最为可靠,也是难得的体内药敏试验。对某些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可及时调整、更换有效化疗药物,为制定高效化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以最大可能提高化疗效果。与之相比,术后化疗,因无可观察的病灶评估疗效,多凭经验拟定化疗方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达到理想的个体化治疗效果。笔者认为,新辅助化疗可能对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是有益的,其中最大受益者是原本不可手术的患者以及部分拟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乳腺癌综合治疗应以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然后放疗最后是辅助内分泌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启船,孙晓,王青.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手术的影响及其近期疗效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 13(1):20-21

[2] 邱献华,王海学.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 2006, 14(9):1 071-1 073

作者单位: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尿沉渣分析仪提供红细胞信息的探讨 下一篇: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胸片体检诊断肺内病变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