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指基金 有望真正分散风险

时间:2022-05-21 04:18:35

纳指基金 有望真正分散风险

目前市场上已经发行多只QDII基金,但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将投资重心集中在了与内地股市相关度较高的中国香港市场上。QDII基金在配置上基本都是重配香港,轻配全球,对香港市场的投资平均占到了基金净资产的50%以上。

尽管第一批发行的QDII基金让基民很受伤,但我认为第一批QDII基金主要投向港股并没有太大问题。做投资讲究自身的优势,内地的基金公司对于H股更为熟悉,相对于完全陌生的海外市场而言,管理上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因为港股和A股联动性较高,所以从QDII产品对于基民的最根本的优势――分散风险的角度而言就不一定尽如人意了。

从宏观面来看,现阶段与2007年首批QDII出海之时所处经济周期不同,当时资产价格正处在高峰。而在经历了2008年暴风骤雨般的金融危机后,目前世界正在从底部回升,美国经济又是全球经济的领军者。具体来看。多项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或已开始复苏,美国新屋销售量触底反弹,耐用品销售订单有明显止跌反弹迹象,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明显的回升趋势。我们注意到目前海外指数也遥创新高,投资环境可谓与2007年大相径庭。所以现在海外的市场环境,对于QDII而言,可谓水到渠成。

在同行经历了第一次出海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把握QDII产品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QDII产品更能体现和国内基金的差界化,真正做到分散风险。所以在开发QDII产品时,希望能比第一批QDII基金出海出得更远些。

过去我在JP摩根工作时,公司有一支庞大的全球研究固队,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资本市场中完全赢得胜利。在国内,国际业务刚刚起步,相较于国外大型机构而言,专注于海外授资的投研实力肯定非常有限。于是我们想到了透明度较高、容易管理的指数化投资,未来中国基金业海外投资将呈现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产品格局。

而在具体的指数标的上,考虑到基民对海外指数的不熟悉、兼顾易懂性的原则,最后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来开发相关基金产品。

在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被称为具有指标性质的“绿色”科技指数,代表了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在对海外指数历史走势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在经济上升周期中,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和表现显著超越发达国家的其他主要指数。

从纳指100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也同样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政府将出台政策控制金融风险,金融板瑰占美国GDP比重以及贡献率将缩小,标普500金融板块比重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呈下降趋势,科技、可选消费等板块的业绩表现引领市场。

而从2009年的市场表现来看,科技和可选消费类也是表现异常出色的两个行业。纳斯达克100指数不包含金融股,科技、消费板块占75%以上,成份股均处于行业生命周期发展最旺盛的成长期。

回到估值水平上,目前纳斯达克100的市盈率为23倍,大大低于5年均值(约29倍);市净率(PB)水平为3.5倍,亦低于其5年均值(约4倍)。

回顾历史数据,过去3年,纳斯达克100指数跑赢美国主要基准指数,特别在去年金融危机时,纳斯达克100指教跌幅远低于标普等美国其他主流指数。而2009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纳斯达克100指教全年上涨54%,领先于标普500、道琼斯等其他美国市场指数。

同时,也是我们最看重的是,经过跟踪研究,纳斯达克100指数与沪深300等国内指数的相关性相当低,相对于投资亚太股市而言能真正有效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有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09年纳斯达克100与沪深300以及恒生指数的月度收益率相关性来看,纳斯达克100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仅为33.53%,与恒生指数的相关性则达到68.64%,而沪深300与恒生指数的相关性同样高于与纳斯达克100的相关性,达到52.6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纳斯达克100与代表A股的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非常低,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在纳斯达克100以及A股市场的合适配置来有效分散风险。

上一篇:买股需适时而动 下一篇:组合投资效应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