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时间:2022-05-21 03:27:38

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教学导入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的第一步骤,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连接新知和旧知的桥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它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导入具有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的作用。于漪老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弦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觉得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做到“有趣、灵活、新颖”,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有趣导入。

针对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导入新课时能做到有趣,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1、故事导入法: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例如:教《谈骨气》前,讲述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教《滥竽充数》时由南郭先生的故事导入。

2、影视导入法:利用影视、录像、影碟等放映精彩片段,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例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先放映反映1998年抗洪题材的影视作品《惊涛骇浪》的片段,让学生从视觉中领略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胸怀。教《泰坦尼克号》(节选)时放映《泰坦尼克号》影片中杰克与罗斯在沉船后的生离死别的片段。再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3、歌曲导人法:利用影视歌曲导人新课,可以叩击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进入文章的情境。例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放唱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风风火火闯九州》。教师引导:“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歌同在哪个人物身上体现得最鲜明?依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教《孤独之旅》时由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导入。教《春》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人。

4、猜谜语导入法:有位教师在教小学《要珍惜时间》时,是这样导入的。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条谜语。出示课件:有样东西真奇妙,看不到、摸不着,买不到、留不住。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论是猜对的还是猜错的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可以通过做游戏导人法、图示导入法、名言警句导入法、诗词导入法、历史典故导入法等方法去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灵活导入。

灵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导入的方法,以更快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收到更好的效果。

同是上《海上日出》一课,就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如果一个班的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学生都有十分强的表现欲望,那么不妨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日出的景象,然后让学生把它描绘出来,这样让学生引起了联想,动脑动手,然后教师再说:“大家描绘的日出的景象都十分的美丽壮观,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巴金先生笔下的日出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课堂上比较安静,学生都喜欢看老师的操作、演示,我们不妨先用幻灯机把日出之前、日出之时、日出之后这三幅图画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们认真地观察,然后让同学们描绘一下看到的景象,描绘完毕,教师就说:“这么美丽壮观的海上日出,巴金先生又是怎么样描绘它的呢?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海上日出》。”

又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飞夺泸定桥》这些旧知识来导人新课,也可以先讲一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再导入新课。

三、新颖导入。

由于小学生思维敏捷,最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我们可以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这样也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上鲁迅《拿来主义》这一课时,便先给大家朗读一则导入语: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晚上很难睡着。有人打开窗子,好不好?(不好)那么将窗子关得严严的,行不行?(不行)但是,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怕热而打开窗子,更有人怕蚊子关死窗子。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拿来主义》。

还有一则导入语如下:出示壹圆的硬币,问是何物?(钱,圆,金属……)最后得到结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美,不同的体验。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从不同角度感受维纳斯的美。

总之,好的导入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导人应以学生为主,把课堂导人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上一篇:试谈如何控制初二物理学习分化 下一篇:履行幼教职责 育人应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