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

时间:2022-05-20 07:40:18

【前言】关注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Crick和Grotpeter在1995年提出了关系攻击行为的概念,认为关系攻击行为是指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的行为。〔3〕这一界定认为,对他人的伤害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或言语上的伤害,对“关系”的操纵和破坏也是一种伤害。关系攻击行为是一...

关注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

【摘要】关系攻击行为是一种基于关系的伤害行为,虽然在幼儿期就已有所表现,但容易被教师、家长忽视。关系攻击行为会导致攻击幼儿和受攻击幼儿产生一系列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对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干预可从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有利于营造安全的社交氛围,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关系攻击行为;伤害;社会―心理适应;干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41-04

幼儿的攻击由于其伤害性和破坏性而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关注。攻击有多种类型:有身体攻击,即利用身体动作直接攻击他人,如打、踢、推、撞、抓、咬等;也有言语攻击,即通过口头语言直接攻击他人,如咒骂、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等。这两类行为是成人较为关注的,然而,还有一种同样具有伤害性且更为微妙的关系攻击行为却容易被忽视。〔1,2〕

一、关系攻击行为的界定

Crick和Grotpeter在1995年提出了关系攻击行为的概念,认为关系攻击行为是指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的行为。〔3〕这一界定认为,对他人的伤害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或言语上的伤害,对“关系”的操纵和破坏也是一种伤害。关系攻击行为是一种基于“关系”的伤害行为,其中,“关系”是一个杠杆或一种武器。利用关系来伤害他人,可能采取直接的方式,也可能采取间接的方式。比如,将同伴从游戏群体中排斥出去,有目的地终止与同伴的友谊或对同伴的认同,散布谣言以致他人拒绝某个同伴或对其采取社交疏远,等等。

幼儿的年龄如此小,何以利用关系去伤害他人呢?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已经拥有有意义的稳定的同伴关系,尤其是女孩更注重人际关系。〔4〕这为关系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许多关系攻击行为的实施往往伴随着言语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言语技能逐步成熟,关系攻击行为的实施便成为可能。而且随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幼儿能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尤其是其社会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一些幼儿能够分析社会关系,并操纵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微妙的关系攻击行为便出现了。此外,家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如果双亲婚姻冲突频率高,孩子的关系攻击行为就明显较多。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不当教养方式与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产生也有较大相关性。有的母亲虽然很少打骂孩子,但常常通过威胁孩子不再爱他等方式来管教孩子,结果使孩子习得这种利用关系进行攻击的行为方式。有的父母很少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无视孩子的感情,对孩子的想法很少有反馈,忽视对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奖励,这也将导致孩子关系攻击行为增多。〔5〕国内外许多研究均已证实,幼儿期的确存在关系攻击行为,并且早在3岁时就已经显露出来。〔6,7〕

二、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与发展特点

1.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

以往人们认为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社会技能有限,他们即使有关系攻击行为也是不成熟的,主要是直接攻击,不太可能间接通过其他同伴来伤害对方。然而研究发现,幼儿期的关系攻击行为不但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比以往所认为的要复杂。幼儿可能有间接的关系攻击策略,如说闲话、泄密、散布谣言等。〔8〕

幼儿直接的关系攻击行为大致有三类:(1)将某人排斥在游戏群体之外,如“你不能同我们一起玩,但他可以”;(2)终止友谊或认同,如“如果你不把这个娃娃给我玩,我就不跟你做朋友(不喜欢你)了”;(3)忽视同伴,如果某个同伴让他生气,他就采取拒绝听这名同伴讲话、捂耳朵、不理睬他、甚至故意走开等策略,其中也包括忽视同伴加入游戏的请求。幼儿间接的关系攻击行为大致有两类:(1)造谣、向第三方说对方的坏话,致使其他人不喜欢对方,如对第三方说“他是个坏孩子”“他身上有臭味”等;(2)劝说他人在游戏或活动中排斥对方,如劝说他人“你不要跟他玩,我们都不跟他玩”。

2.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幼儿的攻击绝大多数属于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仅占四分之一稍强;绝大多数属于以抢夺和占有物品为目的的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9〕

研究发现,男孩的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多于女孩,而女孩的关系攻击行为多于男孩,且男孩的身体攻击行为多指向男孩,女孩的关系攻击行为多指向女孩。〔10,11〕这说明幼儿可能意识到对于他们自己的性别来说什么是更合适、更有效的行为,可能意识到与异性同伴交往时什么策略最有用。另有研究发现,幼儿已经对性别和攻击行为类型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系统的信念,有了性别标签意识。当实验者呈现性别信息让幼儿推断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时,幼儿会作出男孩主要采取身体攻击、女孩经常使用关系攻击的判断;当呈现攻击行为信息让幼儿推断性别时,幼儿会认为关系攻击的发起者是女孩的可能性更大,身体攻击的发起者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12〕

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是相对稳定的。张文新等人(2003)发现,3~4岁幼儿攻击性的个体差异已具有明显的稳定性。〔13〕Crick等人(2006)对91名幼儿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在1年半的时间内,无论是实验者观察到的还是教师所评定的幼儿关系攻击行为都呈现中等程度的稳定性。〔14〕另有研究运用多种方法考察幼儿从出生到童年中期的发展,结果显示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从童年早期到中期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15〕也就是说,初始关系攻击水平较高的幼儿在整个儿童期攻击水平都较高。

三、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影响

关系攻击行为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一系列社会―心理适应问题。

1.对社交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行为与幼儿的社交失调有显著关系。〔16〕受到关系攻击的幼儿常常因同伴的拒绝而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焦虑、抑郁,有消极的自我知觉,感觉同伴孤立自己、不喜欢自己。〔17,18〕他们有明显的情绪困扰,对自我的评价因受攻击而降低,将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甚至会害怕与外界发展关系。〔19〕

关系攻击行为对双方的影响是相互的,具有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更可能受到同伴的欺负。而且关系攻击行为多的幼儿会出现更明显的社会退缩和抑郁,更缺少友好、合作等亲社会行为,更可能有外化征状,如对抗式的挑衅、行为异常。〔20〕此外,幼儿期的攻击行为会促使幼儿年长后增加对攻击行为的接受度,从而将攻击行为看作是一种合理的反应手段。

2.对友谊的影响

大多数有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都有自己的朋友,即便是有极端高度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也至少拥有一个朋友,这意味着关系攻击行为并没有妨碍这些幼儿建立友谊。〔21〕但有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行为的发生频率与朋友的数量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关系攻击行为越多,朋友越少。〔22〕而且这类幼儿的友谊中充满了冲突、排他性和亲密性。冲突很显然是消极友谊的特征,而亲密常被认为是积极友谊的特征,但若与一个有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有着亲密的友谊,这种友谊往往意味着过度卷入,很可能是消极的。过度卷入的友谊中个人信息高度暴露,这些信息可能被一方用来操纵另一方,从而排斥其他同伴。也就是说,有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可能利用关系攻击来维持友谊的排他性和亲密性。

3.对同伴接纳的影响

关系攻击行为与同伴接纳呈负相关,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越多,同伴接纳得分越低,同伴拒绝得分越高。〔23,24〕对于男孩而言,关系攻击行为越多,同伴越排斥,而且同伴对他们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也越少。对于女孩而言,关系攻击行为越多,亲社会行为越少;受到的关系攻击越多,越可能会遭到同伴拒绝。〔25〕幼儿的身体攻击行为能预测将来的社会适应问题。纵向研究显示,在控制身体攻击行为的影响后,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仍能预测将来的社会适应问题。〔26〕比如关系攻击行为能预测1年至1年半后女孩的同伴拒绝,还能预测女孩的师生冲突。也就是说,关系攻击水平高的女孩,将来遭到同伴拒绝的可能性很大,与教师的冲突也可能较多。同伴拒绝是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的指示器,而与教师的冲突性关系可能导致幼儿出现学业困难和行为问题。

四、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干预

关系攻击是一种“情绪暴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对儿童期甚至成年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认知层面:修正关系攻击的规范信念

规范信念指的是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认知表征,是关于某种特定的行为是否可接受的信念。规范信念抑制或促进攻击行为的发生,是对攻击性反应起重要影响作用的认知变量。如果幼儿持有接受关系攻击行为的信念,认为关系攻击行为是合理应对冲突的方式,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那么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就会比较多。以往许多幼儿园教师认为关系攻击行为是幼儿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是暂时性的,或仅仅是游戏,没有身体攻击那么严重,因而对关系攻击行为较为忽视。这样幼儿会认为既然老师不管就说明这种行为是对的。因此教师要首先改变观念,认识到关系攻击行为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故事、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散布谣言、泄露秘密、建立联盟、故意忽视他人、沉默对待、排斥同伴、威胁终止友谊、说闲话等都是攻击行为,会伤害他人,是不被接受的。一旦发现幼儿的关系攻击行为,教师应予以制止,并加以引导。

2.情绪层面:提升移情能力、情绪表达和控制能力

研究发现,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在攻击情境中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幼儿能较好地把握对方的心理。一些带头攻击他人的幼儿在“心理能力”上得分较高,他们能较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喜欢给别人造成痛苦,即缺乏移情能力。研究者把这种具有较高的心理认知能力却缺乏移情能力的现象称为“冷认知”。〔27〕为提升幼儿的移情能力,教师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攻击者先扮演自己,再扮演受攻击者,为每一个角色命名,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尤其是让幼儿描述当他人不搭理自己,甚至还鼓动其他同伴不和自己玩时,自己是怎么想的,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喜不喜欢别人这样对待自己。这可以提升幼儿的移情能力,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关系攻击行为的出现还与较低的情绪表达和控制能力有关,如有研究发现,女孩在生气或愤怒时易出现关系攻击行为。相对于非攻击性幼儿,有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自我控制技能更低,〔28〕因此有必要教给幼儿更好的表达愤怒情绪的方式。教师可以加强幼儿的自我控制技能训练,采取团体干预模式,运用观看录像、角色扮演、模拟冲突情境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区分不同的情绪感受,引导幼儿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如转移注意、忽视引绪的事件、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看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冲动控制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幼儿平息愤怒,减少攻击行为。

3.行为层面:培养社会交往技能和亲社会行为

教师要通过示范、故事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明确与人交往时应友好、平等、互相尊重,只有对他人友好、尊重,才能换来他人对自己的友好、尊重。另外,教师可创设引发冲突和矛盾的情境,训练幼儿解决冲突的技能。比如玩球时,只提供相当于幼儿人数一半的数量的球,另一半幼儿若想得到球或想玩球的话,就必须跟这些同伴商量;又比如两人一组进行涂色比赛,每组只发一支蜡笔,看看每一组幼儿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互动的。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哪些行为是友好、尊重、有效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好的,让幼儿明白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应如何与他人交往。此外,缺少亲社会行为往往与攻击倾向相伴随,高攻击低亲社会行为的幼儿会出现许多行为问题,因此教师应将分享、合作、帮助、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纳入干预过程,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等来感受这些行为,通过游戏来练习这些行为,进而在一日生活中体验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SKOWRONSKI M,et al.Helping girls combat relational aggression〔J〕. Communique, 2005,33(6):35-37.

〔2〕COYNE S M,ARCHER J,ESLEA M.“We’re not friends any more! Unless...”:The frequency and harmfulness of indirect,relational,and social aggression〔J〕.Aggressive Behavior, 2006,32(4):294-307.

〔3〕〔17〕〔20〕CRICK N R,GROTPETER J K.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social-psychological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1995,66(3):710-722.

〔4〕〔21〕〔24〕BURR J E,et al.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friendship during early childhood:“I won’t be your friend!” 〔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16(2):161-184.

〔5〕赵艳霞,李洪玉.校园关系攻击行为及其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6):47-52.

〔6〕〔9〕〔10〕〔13〕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等.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9-52.

〔7〕〔8〕〔25〕OSTROV J M,et al.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delivered and received aggression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preschool:“This white crayon doesn’t work”〔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04,19(2):355-371.

〔11〕OSTROV J M,KEATING C F.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school aggression during free play and structured interactions:An observational study〔J〕.Social Development, 2004,13(2):255-277.

〔12〕GILES J W,HEYMAN G D.Young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aggressive behavior〔J〕.Child Development,2005,76(1):107-121.

〔14〕〔26〕CRICK N R,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lational and phasical aggression in preschool〔J〕.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27(3):254-268.

〔15〕〔22〕〔23〕OSTROV J M,CRICK N R.Current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during early childhood〔J〕.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2005,16(2):109-113.

〔16〕CRICK N R,CASAS J F.Relational and overt aggression in preschool〔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7, 33(4):579-588.

〔18〕LITTLE T D,et al.Disentangling the “ways” from the “whats”of aggressive behaviou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3,27(2): 122-133.

〔19〕CRICK N R,BIGBEE M A. Relational and overt forms of peer victimization: A multi-informant approach〔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8,66(2): 337-347.

〔27〕陈花.4~6岁儿童在攻击情境中的移情〔D〕.杭州:浙江大学,2006:17.

〔28〕ISOBE M,SATO S.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socialskillsofpreschool children〔J〕. JapaneseJournalof Educational of Psychology, 2003,51(1):13-21.

Concerns on Young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Tan Xue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bei Teachers’ College, Huangshi, 435002)

【Abstract】Although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e hurtful form of behavior based on relation, appears in early childhood, may be neglected by teachers and parents. It could lead to a seri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problems of aggressors and victims. To intervene relational aggression, educational efforts should consider form three perspectives: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could promote safe social climate and young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young children; relational aggression; hurt;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tervention

上一篇:德国的运动幼儿园 下一篇:影响幼儿园专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