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的新视角

时间:2022-05-20 07:12:54

观察中国的新视角

摘要:美国女学者芮乐伟 韩森的力作《开放的帝国》是一部关于1600年以前中国的通史性著作。作者一反“西方中心论”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主体研究中国,采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颠覆了大量传统结论和印象。

关键词:西方中心论 开放的帝国 女性学

近代以降,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中国,在汉学领域倾注毕生心血。从最初来华传教士的简要介绍,到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的深入研究,汉学之树在遥远的西方茁壮成长,甚至登上了“显学”的位置,并且涌现出费正清,史华兹,史景迁,谢和耐,易劳逸,施坚雅,李中清,黄宗智,罗有枝,韩书瑞等一大批杰出的学者,芮乐伟 韩森也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女学者。

美国是一个产生众多汉学家的国度,美国汉学家对世界汉学和中国的历史学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美国汉学的基本思路在悄然发生变化。在20世纪中前期,“西方中心论”几乎是汉学的指导思想,而“西方有什么,中国没有什么”成为汉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出发点,从黄仁宇的著作《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这一思路的深刻存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广泛的变迁,在外部,社会运动风起云涌,政治气氛松动,在学术界,全球史开始兴起,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开始反思西方中心论并最终走出了西方中心论,汉学的学术视野受此影响也得到拓宽。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中国对于世界越发重要,西方学者观察中国的目光也随之更具有建设性。在前辈学者的成果之上,汉学有了更为光彩夺目的学术光芒。

芮乐伟 韩森的《开放的帝国》正是体现了汉学新魅力的著作。该书是一本关于1600年以前的中国的通史著作,有独特的个人视角和新颖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一,作者彻底走出了“西方有什么,中国没有什么”的传统思路,以高度建设性的目光和流畅优美细腻的笔触重述延续千年,地域广阔的中国,对“中国”一词的学术内涵和 美学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对有关中国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整合,并且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思路。作者立足中国本身,以系统的语言构建一场宏大的,特殊的民族经历,不仅有利于汉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历史哲学的发展。作者的叙述语言同样值得关注,自然地文笔体现了创造的冲动,而创造,正是历史叙述的基本真相。

二,作者一反中国留给人们的传统印象,以“开放的帝国”作为叙述的框架。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中国曾经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封闭帝国的印象。“封闭”几乎成为人们心目中中国的主要特征和中国历史写作的基本前提之一。而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综合考察中国的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发现,中国在过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开放程度很高的帝国。青藏高原,蒙古草原等自然地理障碍并没有使中国隔绝于外部的世界和文明,经由旅人们艰辛的旅行或少数民族具有悲剧色彩的的进犯甚至占领而输送到中国的异质文化因素,曾一次又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尽管中国依然是一个高度独立的文明区域。全书分成三个部分:构建帝国,面向西方,面向北方。从上古到汉末,这是“构建帝国”的历史时期。作者叙述了华夏文明伴随武力而扩张的历史进程,突出了汉字的关键作用,并对当时非汉民族的缺乏历史记载表示遗憾。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不断扩大,最终秦汉王朝在一个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大帝国。华夏文明并非缺乏扩张冲动,至少在其早年并不缺乏。并且,华夏文明显然是充满活力的。作者运用大量文字和考古学资料以大量篇幅勾勒了佛教到来之前中国的知识和信仰世界,同时注重细节描写和更高层次的事实构建,给人以强烈的鲜活印象。六朝和隋唐是中国“面向西方”的时期,这时,商人和旅行者们为中国带来了源自印度的佛教,佛教在分裂动荡的华夏大地上迅速发展,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成员的精神世界。在政治精英中,有崇佛的帝王将相,在文化精英中,译经及佛理探讨等活动经久不衰,在普通百姓中,佛教为痛苦的生灵提供了新的精神支撑。尽管有很多反对意见和几次严重的排佛灭佛行为,佛教永远改变了中国的知识和信仰世界,并促进中国文学和艺术创作走向繁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进行叙述时,不使用“推动了历史进步”等评价语言,不做过多的延伸,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叙述范围,细心地呈现层次丰富的历史场景,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探讨空间。宋元明为中国“面向北方”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汉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对峙与和解给中国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游牧文明的直接输入和汉文明的紧张应对导致了中国精神气质的深层变化。公元10世纪以后,少数民族开始在中国北方建立包括农业区在内的强有力的帝国,把宋朝的政治势力压缩在长城以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感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定位自己,理学逐渐成为学术主流,并且程朱理学于1251年获得朝廷认可。但是民族主义情感并没有阻挡中国艺术和科学在蒙古人统治下取得突出成就,也没有阻挡中国社会在服饰语言等方面吸收诸多少数民族元素。通过对16世纪以前中国的描述,作者突出外部因素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影响,强调中国曾拥有的被人遗忘和忽视的开放精神,增进了人们对中国的认识。

三,作者在叙述中,把,社会风俗作为重点来探讨,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作者身为西方学者,从西方生活背景出发,重视这一社会存在,是很自然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形态,对中国宗教的研究以及取得的成就,是汉学家的重要贡献之一。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社会风俗及女性生活进入历史学研究的视野。在这一领域,西方学者先行一步,取得丰硕成果,对中国史学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女性史研究领域,女学者的贡献尤为突出,作者身为女性,对女性史的关注较多,揭示了历史洪流中女性地位的浮沉变化。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是当代史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作者对一些具体历史事件提出了新颖的见解,发人深省。她在本书第一部分中指出,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主要原因是,强有力的始皇帝去世后,嗣君缺乏统治能力。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秦朝暴政,起义后来发展蔓延至全国范围与嗣君的控制能力差不无关系。秦始皇统治全中国长达11年,暴政不断,没有发生全国性的起义。可以想见,当时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很强大,即使有小规模的抵抗行为也不至于发展成全国规模的武装叛乱。而陈胜吴广起义不久就接连攻下数县,可见二世时政府机构有多么脆弱。作者在论述女性史时指出,李清照,管道升的成功主要源于显赫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对她们的支持。作者对女性弱势地位的洞察是深刻的,但她又在论述女性政治强人时指出,条件具备的时候,女性的社会界限是可以被打破的。作者以现代人的目光对传统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西方文明具有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气质,西方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纠错机制,西方学术活动同样如此。芮乐伟 韩森的《开放的帝国》一书是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反思后写成的矫枉之书,一反寻常思维,强调的开放性。然而,该书也有矫枉过正等不足之处。

一,对1600年之前的中国的开放程度评价过高。中国文明的确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文明的强烈影响,但这影响没有改变中国文明的基本精神气质和基本文化元素,中国文明直到西方人到来一直是一个孤立的,通过象形文字来传承的文明。中国接纳了佛教,但在8世纪之后就停止了高水平的佛教学术活动,中国学者对佛教的理解不是非常精准的。佛教在民间被接纳的程度也是比较浅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被本土化了,并且“夷狄之教”的指责声不绝于耳。华夏中心主义的观念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直到西方文明以绝对优势迫使其退出历史舞台。在华夏中心主义观念的支配下,中国的开放程度是有限的。

二,本书作为一本通史著作,对政治史,经济史的论述是比较薄弱的。政治是社会的决定力量,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至少需要当权者的默许,文化事业也不例外。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的重要内容,而在本书中所占篇幅微不足道。

人性与理性是现代历史学的主要原则,学者自身的魅力是历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的一部分。女学者芮乐伟 韩森以自己的敏感和睿智在汉学领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她的《开放的帝国》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也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她的学术眼光具有宝贵的启发意义,她的叙述方式具有借鉴价值,她提出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在现代学术视野的关怀下,中国历史学不仅引人入胜,还将具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上一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进文化建设 下一篇: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