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时间:2022-05-20 07:02:56

构建“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摘要:本文通过对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模式,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化发展,并针对平台建设所需提供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根据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众多高校纷纷开展创业教育,但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运作模式主要是参照国外的经验,虽然也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探索,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创业教育大多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层面上,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跟不上,重理论轻实践,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完善,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创业教育事业的全面深化。

一、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存在问题

目前,为了促进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使创业教育课程环节与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衔接,一些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创业项目供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但收效甚微,纵观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实践体系不够系统化 由于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向来被视为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之外的辅工作,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延伸或补充,其教学功能和作用短期内难以体现,其评价考核标准难以量化,因而,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里所占比重很小,大多被淡化或边缘化。简而化之则成了到企业参观学习之类方法和手段单一、考核指标容易量化、能够凸显过程却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走场”模式,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系统、连续、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

缺乏资源支撑 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需要丰富的师资力量,高校“双师型”的人才缺乏,大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很少,动手能力较差,而创业教育实践环节除了高校的资源以外,还需借助较多的外部资源,需要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等各方资源的统筹整合,在配套设施、扶持政策、培训与指导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能够逐步推进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计划。目前,缺乏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长效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等大多流于形式,创业教育实践环节难以开展,严重挫伤了学子们的积极性。

管理规范不健全 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有关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高校的资源有限,面对僧多粥少局面,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这块的投入力度受限。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但后续的管理力度不够,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场地利用率低;监督机制不健全,创业项目安全监管困难;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成果及学生的实践过程难以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制约了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

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开展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普遍缺乏市场运营知识和实战经验,缺乏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念和勇气,没有充分考量自己的真正实力和特长,结合教学专业选择既有一定层次又比较可靠的创业项目开展实践,而大多倾向选择一些有望能短期获利的项目进行实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开展创业实践后劲不足。

二、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内容

面对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应致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供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工作。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基础技能平台。在创业课程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案例分析、沙盘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整体性的全局观,结合专业背景,利用专业实验室,构建“专业知识模块+基础实践平台”的培养模式,培养其发现机遇、辨别机遇,开展创业的能力,磨练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勇于面对困难,愿意冒险的意志力和毅力,从而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以师生互动为主导的创新模拟平台。在第一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创新性的模拟平台,通过整合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资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采取师生主体间平等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有机统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思考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思维习惯。

三是以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创业实训平台。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创业实训平台,联合学校专业教师与外部创业指导专家的力量,着手推动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计划,将创新创业实践演练的提到更高的层次,依托现代化的校内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发探究性、递进式实训模式,通过引入项目载体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实训或校外企业经营实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行动力。

四是以团队协作为主导的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工作室等为载体,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自主创业实践,让学生们在实际的操作中遇见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对风险能力以及对外商务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三、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运行的保障

为保障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高校应着力统筹各方资源,建立与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对应的保障体系,保证其有效运作。

建立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根本。 高校应着手建立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人员包括高校主讲创业教育课程的骨干教师,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高校省部级创新创业教育规划课题主持人,创业教育研究专家和实践专家,有教学或讲授经验的的企业家等,共同参与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规划、建设与实施,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参加SIYB的师资培训及创业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水平,为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有质量地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统筹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是推动创业教育实践的关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需要整合各方资源,需要投入必要的经费以保障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的人才智库资源,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逐步建立校企双向推动和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创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创业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推动校内外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运行。

完善管理制度是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顺利运行的的前提。 高校应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学生学习阶段性的特点,逐步建立涵盖创业教育实践各环节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业实训(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合作经费使用办法等,出台系列的创业教育实践保障措施,理顺各种关系,明确各方职责,规范教学管理,促进平台融通。

健全监管评价体系是创业教育平台得以有效发展的动力。 高校对照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的目标要求,设立创业教育实践各环节人才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完善教学师资引入机制、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和教学成果激励机制,把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纳入工作量,包括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晋级、评优等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的评价考核主要是制定科学的学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考察其在各环节的参与情况、实践能力以及从中收获的感悟。

通过四个平台的有机融合,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提升其就业、创业的综合素质,较好地缩短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也为学校实践教学的全面深化改革开启良好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林立荣,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教育与职业,2012.11.

[2]曲秀琴,构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思维,科技创业家,2013.10.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家庭风险评价模式 下一篇:关于中资企业投资尼泊尔水电项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