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业教育复合平台

时间:2022-10-08 10:04:29

构建创业教育复合平台

摘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于2014年11月26-27日在杭州召开。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企业代表就“我国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与路径选择”、“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战略构思”、“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我国创业教育要实施系统改革、加强平台建设、推进多方协作等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人才培养

2014年11月26-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Inauguration of the UNESCO EE-Net National Chapter in China and theFirst Annual Meeting)在杭州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60余所高校和多家企业的近30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中国创业教育的挑战与出路”,就“我国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与路径选择”、“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战略构思”、“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一、我国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与路径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高级官员汪利兵指出,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为社会提供更多已经打好基础、做好准备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仅为职场生存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发挥创造性作用,而创业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强调,创业教育在当今以信息化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因产业升级、生产方式极速变化而凸显其必要性。终身学习、积极就业、享受节俭而高质量的生活,成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新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期待。在基础教育普及、技能培训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以实现幸福就业和实现个人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科研人员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创业教育要定位于挖掘学习者的个人潜能,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认为,在知识经济潮流下,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都需要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要从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重要途径。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讲话中提出要破除创业的障碍,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发展的新浪潮,企业家精神不仅对创业者来说是必要的,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应该有创造性的姿态、精神和技能。浙江大学以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己任,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创业教育、推动学生创业。在各方努力下,浙江大学创业教育取得喜人成效。例如,在教育部2013年的报告中,浙江大学的创业率是4.16%,约为全国平均数的4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产业成果涌现。我们应该从原来经济发展的跟跑者变为领跑者,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创新创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从国家角度看,不管是解决基本的民生就业问题,还是国家发展战略,都要求继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求我们努力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在工作中按规律办事,既要尊重一般人才规律,也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特殊规律。创业教育要重视在实践中锻炼出人才,在竞争中涌现出人才。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中国想要突破发展所遇到的各类瓶颈,必须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品牌树立、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建设,及时从“单一制造业大国”逐步转型为“研发业大国”并举,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并举。她指出,中国目前正面临七个经济拐点,以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和技术的转化、促进国家七个经济拐点的顺利升华是当今的时代责任,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契机。创业教育是21世纪打开世界各国二次升华发展的一把金钥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提出了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首先,创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系统学习和职场之间的纽带,是架起两者沟通的桥梁。创业教育就像运动员赛前的热身一尽管没有“热身”也可以“运动”,但从健康和运动效果上考虑,肯定要热身之后才更好。其次,创业教育应该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他指出,虽然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非常重要,但应把视角扩展到更多人群,覆盖更大的群体,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再次,创业教育要关注地区平衡。中国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需求不一样。创业教育不仅是东部沃土中盛开的兰花,也是中西部谋生的需要。另外,创业教育要灵活多样。在创业教育的运作方式上,各个高校应该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在刚性和放任之间寻求平衡,使之更好地灵活搭配。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分析了中同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思路。他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面临专业化、一体化和科学化的挑战。囿于缺少创业学科支撑、专门队伍的建制和专业的教育方法,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取向不足;教育教学衔接性、就业创业教育协同性和校内校外教育联动性不强导致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体化程度欠缺;在创业教育的研究维度上,多见单一学科研究而少见科际整合研究,多经验总结而少理论提升,多认识判断而少实证分析,多国外理论嫁接而少本土理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有待提升。他指出,创业教育需要科学定位,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创业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

二、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战略构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主持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徐小洲教授指出,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引领我国创业型社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交流平台。联盟将整合资源,推进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学校、社团、媒体等机构互动合作,促进创业者能力提升,推动创业经济与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联盟将践行五大创业理念:(1)全民创业。创业要面向大众,当前联盟以大学生、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为关注重点。(2)全球创业。创业要面向全球,构建海内外互通互惠创业网络。(3)社会创业。创业要面向人类社会福祉,以创业精神与能力破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4)终身创业。创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不断拓展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5)知识创业。知识创业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引擎,要促进知识技术的转化,以创新要素推动创业型社会升级。

在联盟的组织框架上,徐小洲教授认为,联盟致力于打造行业与区域纵横互联、互动的创业协作体,目前拟设四大行业板块(“三会一院”)与三大协作区。四大行业板块分别是以企业界牵头的海归创业联合会、以文化界牵头的文化创业促进会、以学生界牵头的中国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和以教育界牵头的创业学院;三大协作区分别是海外华人区、国内大区和省级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中心主任任平教授阐述了文化创业的前景。他认为,中国文化强调敬天畏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文化环境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沃土,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和谐安定的环境才能为创意产生和创业开展带来无限的机遇。遗憾的是,目前的文化创意创业领域并没有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弘扬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高度的书法、绘画和大量非遗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体系在世界文化产业领域始终没有真正的发言权,或者说没有找到话语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和新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之中。一方面,我们要虔诚地挖掘、保护、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利用并融合现代科技和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开放的研究。只有抓好这两头,才能更容易使文化良性产业化,促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创业发展。

澳华国际董事长谢迎从海归创业的角度出发,围绕创业人才培养与创业平台建设,提出“海创中国”的战略构想。她认为,目前海归创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时期的主要特点如下:国家各级政府对海归创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新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危机感;海归创业呈现多层次化,包括海归创业人数多,创业地点丰富多元,以科技型创新为主,创业行业多元化,创业年龄多元化,海归组团创业。在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的平台上建立中国海创联合会,利用海归创业政策和国际资本优势,联合海归和民企两股力量,融入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多元主体,将有效地为中国海归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环境。

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浙江大学邬小撑教授、香港恒生管理学院杨慕贞博士、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何伏林教授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伟博士以不同类型的高校为研究对象,从实践的维度分析了中国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海南大学李伟铭副教授则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的角度,深刻剖析了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体系建设。

浙江大学学工处邬小撑处长以浙江大学为例,分析了浙江大学在“培养时代高才、打造学科高峰、构筑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探索改革高招、积累文化高度”这“六高”强校战略背景下,大力推动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他指出,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既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创业地位提高的态势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形势,也符合浙江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浙江大学的自身优势。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实施模式以一二课堂协同互动和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由碎片化、零散化发展到机制化、组织化;学生观念由“学而优则仕”发展到“学而优则创”;青年创业人才不断涌现;校内创业团队不断增加和完善;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融合。

香港恒生管理学院杨慕贞博士分析了香港大学生创业情况。她指出,仅有3%的香港人在过去42个月中创办自己的企业。创业教育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使学生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突出商业、会计和金融方面(BAFS)的课程训练。创业的目的是让世界和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创业教育应该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关注环境、自然灾害等问题。

何伏林教授介绍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探索经历的四次转型。在创业教育1.0时代,采用以创业赛事、模拟创业等为载体的大众化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2.0时代,增加了以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的全真环境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3.0时代,发展出以创业教育学院为中心全面推进的四轮驱动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4.0时代,发展出以科技苗圃和孵化器为载体的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模式。他着重论述了四轮驱动模式,认为以全真为特征的多样化实践体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无处不在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以及细致完备的创新创业制度保障是推动该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伟博士详细阐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基于实践的学习”(Practice Based Learning,PBL)模式。他认为,创业教育重在实践体系,PBL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简单理解为基于实践的学习方式。该模式倡导进行“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并通过这“三个教育基点”,实现专门性人才向综合性人才、简单课程式教学向理论实践复合式教育、教师单向传授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转变”。该培养模式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主体性、系统性、实践性、浸润性等特点。

海南大学李伟铭副教授根据《全球创业观察》相关数据分析指出,中国创业活动指数(TEA)在过去十多年快速增长。我国创业教育不断演进和发展,经历了从创业竞赛到创业教育的试点、从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从课堂教学向多种模式的扩展、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目前,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课程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模式有待改进、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他提出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构想:从课程的对象和内容出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从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组建创业社团以及暑期创业出发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体系;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体系;以“理论+案例”模式、“仿真+平台”模式、“指导+实践”模式、“专业+创业”模式构建完善的教育模式体系;完善创业教育评估体系。

本次会议宣告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吸收了我国四十多所不同地区、类型的高校和企业为首批理事单位,在构建创业教育多元合作平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该联盟将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中国创业教育的不同模式与路径,提升中国创业教育的效益与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中国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组织支持。

与会专家就以下四点内容达成共识:

第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与国家繁荣、富强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创业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培育创业人才应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第二,期待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推行创业教育先进理念,整合多方资源,联结各行各业,成为引领我国创业型社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交流平台。

第三,不同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不同需求与特点,要探索适应不同区域、行业发展需要的创业教育发展道路。

第四,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创业人才培养的创业家应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创业社会的挑战。

上一篇:试析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考核新模式 下一篇:七年之痒英菲尼迪难掩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