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时间:2022-05-20 05:54:39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摘要: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集中和分散两种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且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对我国高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建议,促使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健康发展。

[关键字] :上司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

1.引言

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对立的理论,即“监管假设理论”和“侵占假设理论”。我国学者对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存在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存在着曲线相关关系。

由以上学者的研究理论可知,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的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到底是分散的股权集中度还是集中地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有正面影响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出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依据相关股权结构理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2.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

2.1分散的股权集中度下的公司治理

分散的股权集中度意味着相对增加了外部融资,但是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大股东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经理人受中小股东的约束较弱,经理人倾向于做出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却有损于股东利益的决策,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凸显,面临经营管理者的风险和道德风险,由此会产生内部控制人现象。

2.2集中的股权集中度下的公司治理

集中的股权集中度是制约经营管理层的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有效方法。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会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并积极参加公司的治理。但是股权高度集中也使大小股东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之间存在差异,大股东会利用自己的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使自己获得“控制权收益”。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特点

3.1股权集中度高

在我国所有上市公司中,约50%左右的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按照投资主体划分,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采用“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和“外资股”四股并存的模式,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相当大的比例,而股权分置改革前,政策上对“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自由流通性有很大的限制。其他的民营股份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如表1所示: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都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第一大股东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很高。

表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布情况

3.2“国有股”一股独大

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缺位,而经营权由经理人来代替,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股东监管力度,经营管理者往往为追求非股东利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带来了很高的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了公司决策和高层管理者激励制度透明化水平低。

3.3中小股东利益难受保护

股权集中度高的主要弊端就是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问题。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强大,对资金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而中小投资者很难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无法参与到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监管。并且中小股东所持有的绝大部分都是流通股,因此流通股东的市场监督功能难以实现,中小股东的利益难受保护。

4.优化股权结构,推进公司治理健康发展

4.1推进股权多元化,降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

对于已上市的股份公司,我国对它们实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结束,“国有股”和“法人股”逐步在资本市场自由流通,这种方式逐步降低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如表2所示,到2012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流通股占了84.28%,但是监管机构要切实注意限售股流通后出现的大幅抛售套现造成的市场波动现象。而且,对于新上市的股份公司,建议政策机构适当打破“一企四股”的模式,引入非国有股权,例如发展运用市场上各类型的基金,将私募基金制度化、法规化,构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模式。

表2: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布情况

4.2 保持强有力的股权制衡度

探索适合行业、公司自身的真正意义上的股权制衡(而非表面制衡),是目前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使得各大股东有能力、也有动力从内部根本上抑制大股东的掠夺,形成相互监督的态势。适当制衡的股权对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改善资本市场投资回报水平、逐步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4.3 完善上上市公司内部激励制度,维护改革稳定发展

在推进股权多元化、降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改革进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公司内部管理者的利益,因此为维护公司内部稳定,推行公司内部激励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从委托关系上看,激励涵盖两个方面的问题:防止经理不努力和激励经理按照股东的利益作出公司决策,我国上市公司可以借鉴在市场经济机制比较完善的国家里较多采用的股票期权激励和股票激励制度。

4.4 完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环境

股权结构的调整毕竟在短期内难以完成,逐步改善的法律环境可以使控股股东及内部人对投资者的掠夺变得更为困难以致难以实施。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实质在于,完善的法律制度将增加控股股东和内部人的掠夺成本,会使得掠夺行为变得缺乏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3(11):3-11

[2] 徐耿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J].新会计,2011,09

[3] 恽碧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0(12):186-188

上一篇:浅析金矿床基本物性特征 下一篇:小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