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时间:2022-05-20 04:32:09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从而真正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26-01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有的学校为了中考,教师在教学中仍坚持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历届中考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合作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合作探究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实施?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实践。

1.合作学习的实质

1.1 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把合作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通过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人、观察人。希望学生在面临“合作”或者“单干”的二者择一的情境中能够更多地选择合作,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

1.2 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成员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合作学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善解人意、接纳别人、欣赏别人,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对团队负责,学会恰当地表达、维持、辩护自己的观点,学会适当地妥协,学会承担责任。

1.3 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接受同学就是资源、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合作学习一改“同学就是竞争者”的同学观,倡导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不是竞争对手,同伴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团队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的新的同学观。协同就是指教学任务需要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凡是教学任务只有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吸取别人的长处相结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作共事、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内容,就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1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例如哪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又有哪些学生喜欢对物理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又有哪些学生喜欢对问题追根问底.同时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和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程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同时要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使他们都有成功的机会。

2.2 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物理的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在现象背面的物理规律,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物理模型具体化,实际化.例如:教学中用于问题研究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小球,木块和小车,而应更多地运用生活中接触的自行车,汽车,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作为对象.又例如在《变阻器》的学习中教师不一定一直用变阻器的器材作为对象,也许用家里的调光台灯作为分析对象更能激起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更能激起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

3.开展第二课堂,创设实践情境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中学阶段的学生是最富有激情和创造精神的。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最主要方法,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实验教学的潜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开展第二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尝试"机会来展示自我。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所表现的物理知识是最直观的,学生做小实验,搞小制作、小发明等,又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做这些实验使用的器材不受限制,回家后自找材料,人人能做到;从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尝试着完成,这都有利于他们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尝试"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每学期还应举行一次学生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及展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让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永恒的追求,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许多学生都觉得物理难学,枯燥而难懂。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还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4.连续性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后进生尤其如此。正如“得到特别呵护的苗长得好,受到专门护理的病人好得快”的道理一样,经常得到教师批语的学生,能从批语中感受到教师真诚而独特的爱,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动力,促使成绩进步。因此写作业批语时对后进生应有所侧重,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注重每一次批语的反馈及该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5.及时性原则

自上高中以来, 许多同学便开始抱怨, 英语怎么这么难学了,课文也难了, 语法也不是一看就会了, 明显感觉难度加大了很多!好多同学也开始慢慢的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有的就干脆开始放弃英语了。 这时候,老师们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要及时地加些鼓励性的评语。

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们不仅写批语,而且还告诉学生们可以在作业本上对老师说心里话,因为有的话当面说不出,他们也愿意写在纸条上夹在作业本里。比如下面这几个条子:①老师,我这几天上课老跑神,使劲控制也不起作用,我该怎么办?②老师,我这次考得太差了,很泄气……③老师,你能给我讲讲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和同谓语从句的区别吗?……对于这些问题,我给学生门一一作答,而后把答语条子夹在作业本里。有的问题作业本上解决不了,我就在课下当面与他们聊,而且每次批改作业注意找他们的亮点,把好句子划出,好思路记下,第二天在课堂上公布表扬。而且每次改后挑出四五本各方面都不错的,挂在班里展示三天,让大家学习。这样,学生交作业就比较主动积极,更盼着发本子,等待着惊喜。

就这样,我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试卷上写满了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语,有戒骄戒躁的,也有催人奋进的,尽管这些批语很费时,但我和学生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纠错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上一篇:优化物理实验复习教学 提高学生物理成绩 下一篇:愉快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