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下活动策划“热”中的“冷”思考

时间:2022-05-20 05:13:21

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下活动策划“热”中的“冷”思考

摘 要: 活动策划是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关键环节,一个成熟而优秀的策划是活动成功的基础。要懂得“设计”策划,懂得在策划过程中带着目的性、创新性、预见性、竞争性的特殊属性,用符号化的大众传播手段,呈现漂亮的“一院一品”策划。

关键词: 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 活动策划 “一院一品”活动

策划又称“策略方案”和“战术计划”,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方案的过程[1]。面对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学生如何做强“一院一品”①活动策划,尽快形成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月系列活动格局,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式管理模式下策划的重要性

所谓参与式学生管理模式,是在本科教育中,学校结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在全院本科学生层面推行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明确将活动参与、管理参与、组织参与和实践参与作为“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实施途径。

举办“一院一品”活动,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活动策划犹如灯塔,为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策划对活动的现场氛围、学生活动参与性的程度及整场活动的执行情况起到基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策划的体系不完善,策划方法不缜密,就会导致在活动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

二、“热”策划出现的病症

目前,学生对参与型管理模式的建设表示理解,并积极参与,但对该模式真正的作用及目的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活动的策划过程中,他们常常是被动地参与而缺乏主体意识,不能提出更有深度的意义,只习惯或依赖教师的共同参与,这一定程度地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缺少主体觉醒,导致活动策划出现以下问题。

(一)策划过于形式化

如今,策划已经成为表面文章,我们无法根据策划具体执行活动。“一院一品”活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许多策划者忽略其策划的过程性和长期性,尤其不重视反馈在策划中的重要意义,不能根据历届的特色月活动来有针对性的策划。对活动的选择都停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调查、论证,研讨、缺乏对策划的综合把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就“一院一品”整体建设和发展现状来看,并未注重体现学院的特色,缺少对本学院特色内涵的挖掘,学院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严重淡化和缺失[2-3],出现急躁策划、应急策划等多种“策划近视症”。

(二)策划内容不完善

一份活动策划是一个严谨的逻辑链条,是一环扣着一环,相当于组织者需要在脑海里将这个活动预演一遍,发现其中间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还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方案。在“一院一品”策划中缺少活动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安排遗漏等。

就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策划主体(策划者)从不去考虑策划客体(环境、资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恨不得一下子将活动“热销”。对于“一院一品”策划而不考虑持续“保温”效果策划。策划不是简单的“拍脑门”、“出主意”的活动,还包括让创意现实化的思考,点子还要长在现实成长的土壤。现实中的活动策划主体出现了“点子策划”病症。

三、活动策划需要“冷思考”

在参与式学生管理模式下,要想提升“一院一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学院增值,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遵从互动的步骤。

策划的步骤是以假定目标为起点,然后定出策略,政策,以及详细工作计划,以求目标之达成,最后还包括成效之评估及回馈,而返回起点,开始的第二次循环。策划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循环……要策划再筹划,以求计划之确定可行(如图:策划过程模式图)[4]。

图:策划过程模式图

(一)策划主体

策划主体在整个活动策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是推进整个活动的主要因素。面对“一院一品”这样最基本、最持久、最具多样性的活动。策划者从活动的前期认证策划到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从文档建设、宣传发动到总结提高要筹划完备。

(二)策划目标

在策划目标的确立中,参与性与实践性是“一院一品”活动策划的目标。组织学生广泛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中接受美的熏陶、领略美的真谛是加强美育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在组织校园活动时应突出群众性、加强导向性、讲究实效性、力求创新性。在内容策划、形式策划、主持人策划、包装策划等多方面展开,策划者要达到的目标是整个策划活动的宗旨。

(三)创意策划

活动策划中的创意可以帮助活动吸引各方的注意。但是要注意的是活动无论是采取任何的新活动形式、以新概念为主题、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最终目的,都影响活动策划[5]。在活动策划中要实现创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头脑风暴法。发挥群体的力量,在遵循学院文化有共性,也应该有其个性的基础上,围绕一个议题展开讨论,激发碰撞出更多的创意思维。

2.学会模仿。当活动点子到达瓶颈时,不妨看看别人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经典案例,通常使用定位式优选法、轮转式优选法和优点移植法,寻找灵感,但在模仿过程中要立足现实,不能照搬。

3.要善于捕捉“灵感”。这就要求策划者本身的灵敏度。离不开平时对一闪而过的“灵感”的关注。具有“灵感”的活动常常带着时代的特征与生命力,使活动策划充满新感觉[6]。

(四)实施反馈

活动结束后“都必须做一个效果评估与反馈”这也是“一院一品”活动策划流程的最后一部分,活动策划方应该形成一套比较客观的活动策划效果衡量工具与标准[7]。比如活动形式、观众反应、筹划合理、组织工作到位、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等。在活动策划中需要涉及“活动策划效果评估和反馈项目”,但很遗憾在各学院的“一院一品”活动策划中均为看见此环节的涉及。

(五)再策划

活动在策划过程中需要在反馈的基础上对活动策划的不断更新,重新包装活动策划,通过对过去的活动的整合和推广,做强“一院一品”建设活动,以各学院的专业为依托,对传统的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尽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独特—稳定—优质”、“一院一品”活动格局。

四、结语

活动的策划和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一个包含品牌塑造、推广、维护、延伸等诸多步骤的过程。塑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树立活动的形象,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往往“热”策划下学生策划出现偏差,导致活动实际执行与计划不一致而致使状况频频发生,因此热策划的前提中保证“冷”思考的科学活动策划,才会使整个活动收益。

注释:

①“一院一品”是一种计划性活动,指每年5月,以学院为单位,借助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一院一品是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最基本、最持久、最具多样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哈佛管理百科全书,151页.

[2]段志英.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良态势与系统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9期.

[3]王月芬.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2期.

[4]雷蔚真.电视策划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陈欢.会展活动策划模式的发展趋势[J].新闻界,2007年第5期.

[6]吴翠华,韩艳玲.谈团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7]徐秀丽.活动策划与品牌推广[J].新闻爱好者,2006.2.

本文系2013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重点课题),项目名称: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下活动策划“热”中的“冷”思考——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一院一品”活动为例,项目编号:1042113009。

指导老师:吴 勇 郑 琳

上一篇:音乐欣赏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对高校办公室科学化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