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混凝土新工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0 12:58:19

论混凝土新工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也被不断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新工艺的应用,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前行。

关键词:混凝土;新工艺;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 混凝土新工艺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随着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显著提高,使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工艺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

2 混凝土新工艺介绍及其应用

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法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尺寸较大(最小尺寸超过80cm),同时

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 , 必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开裂。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用于水工大坝、桥梁基础、原子能发电站、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基础及地下油库等大型工程中。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裂缝)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

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 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2.2 碾压混凝土施工法

碾压混凝土( Roller Compaeted Concrete , 简称RCC) 是最新兴起的一种新的施工技术。它首先起源于水工大坝的施工, 截至目前,碾压混凝土大坝全世界累计达八十座左右。目前,RCC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大型混凝土基础工程、水工大坝、道路、机场停机坪、停车场等各种大浇筑面积、大方量棍凝土的快速施工。

RCC法一般是在工厂或搅拌站拌制混凝土,用自卸汽车或带式输送系统运到浇筑面,由混凝土摊铺机均匀摊开,再用压路机或其它振动器进行碾压固结。碾压混凝土的优点是:节约设备及原材料,投资省,施工速度快,周期短,见效快,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大量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保护环境等,综合社会效益好。碾压混凝土与大体积混凝土一样,主要问题也是防止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为此应仔细选用水泥、粗细骨料、水灰比、坍落度、配合比等,并对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方法、温度控制、质量管理、固结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采取相应的措施。

2.3 地下连续墙法

在地下挖一段狭长的深槽, 在槽内吊放入钢筋笼,然后水下灌注混凝土,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段,最后将这些墙段逐一连接起来形

成一道连续的地下墙壁,即为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技术起源于欧洲, 发展并完善于日本。我国在90 年代也对此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北京高层建筑基础及上海地铁车

站等工程中。

此法的主要优点是: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墙体的刚度较大,防渗性能好,对周边地基无扰动,可在贴近现有建筑物的地方施工。

适用于淤泥、粘土、砂土、黄土、砾石土与卵石土等地层。地下连续墙可用于铁路、公路桥梁的墩台围幕、沉井、桩基础: 水工防渗墙、

堤坝、码头工程多河岸、路基护堤, 城市高层建筑的深基础、挡土墙, 地下铁道、地下车站边墙和支护等工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主要是:地质钻探、场地布置、导墙砌筑、泥浆制配、槽段佗掘、下接头管及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接头管等。

2.4 脱水型模板

在混凝土工程中,用平板构成的模板表面经常可以看到蜂窝麻面,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特别影响耐久性。去除这些蜂窝麻面的方法是采用脱水型模板(透水性模板),即在模板内侧表面贴上透水性的布,使气泡能从所浇筑的混凝土中逸出,同时能将模板附近的剩余水分除去, 提高了表层部分的质量和耐久性。

脱水型模板的做法是:在模板内面贴上布,模板上每隔10 cm设置一小孔用于排水,所贴之布具有集水与排水两种用途,钢制模板上设置 150微米宽的细长缝,对吸水层喷镀陶磁物质等。

2.5 特殊水下混凝土

以前, 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大多是用导管法或预填骨料法,棍凝土或砂浆在导管中或水中下落时,容易使石子、砂子、水泥等发生严重分离, 且混凝土在水中还要流动一段距离,容易带进泥水,使质量下降。因而,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特殊水下混凝土。使用了特殊添加剂的这种特殊水下混凝土,它在水中下落流动时使材料不发生分离,可获得质量均匀的高品质水下混凝土,可靠性显著提高。

特殊添加剂有纤维素系列和丙烯系列两大类,都能使水泥胶体的粘结性和保水性显著增加,因而可防止水下施工时水泥浆析出及骨料

分离。除此之外, 其它添加剂还有能增加流动性能的流化剂, 调整空气含量的消泡剂及凝固调节剂等。

与一般水下混凝土相比,特殊水下混凝土的粘性增高,塑性增大, 流动性能好, 坍落度值可达23 ~ 26 cm , 并且依靠其自重, 特殊水下

混凝土就能完全流进并充填构筑物及钢筋之间的间隙以及水底的空隙等。特殊水下混凝土的用途有:1)水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2)利用其流动性进行间隙充填施工;3)防止水质污染的施工;4)斜面危石加固;5)防腐蚀衬砌;6)应急工程等。

3 结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发展还比较落后, 对

于施工技术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较为欠缺,还是以借鉴居多。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施工技术的要求。为此,建筑行业中的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及建筑的技术机构等相关的部门,应该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提高与创新,积极组织专业的建筑从业人员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加以创新。并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加以总结,提高其技术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及科学性;于此同时,工程的管理者、技术与施工人员均应在实践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积累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卢翔辉,吕向东.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0(14)

[2] 郭烽. 建筑工程新施工技术的应用浅析[J]. 江西建材. 2014(01)

[3] 刘惠文. 分析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J]. 建材与

装饰(中旬刊). 2007(10)

上一篇:三峡右岸TGP/CI-3-1A标右厂坝顶公路施工 下一篇:锅炉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及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