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5-20 12:24:33

对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要:学校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发展,让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健全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学校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严格课程开设计划,同时加强教育多元化建设,使素质教育形成自下而上的软硬环境,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评价; 教学质量; 家校沟通《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促进全体孩子全面发展。现实生活中, 许多学校、许多教师在行动上还是不得不屈从于应试教育,有所谓“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干应试教育”、“学校抓素质教育,家庭抓应试教育”、“白天搞素质教育,晚上搞应试教育”的说法,在农村学校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就个人观点认为应以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提高学生的素质要求。

首先,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要随之改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由《教学大纲》转变为《国家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的理论也从“五步教学法”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模式;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面向每一个学生共同探究;由“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地位”演变为由“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合作者”……随着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上好课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就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教师就应该结合本地的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来开发本地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某一部分,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快快乐乐的,自觉接受学校教育,因为通过他们的努力学习,生活中他们能够摸得着、用得上。当然,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效益;还要使学生的作业负担不过重。

其次,当前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国家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公正、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具备以人为本,尊重教师的人格,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既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又促进学校文化的构建;评价的内容全面,标准公正合理,程序方法规范,结果能得到教师认可;具有可行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成为监控各课程实施环节和教学环节的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是要求学校放弃对学生的成绩,而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也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考试及格率、优秀率仍是评价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提高升学率,教育评价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学生的升学还是“一分定输赢”的时代。哪个学校的不是在围绕着升学考试在大做文章,依然在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把所谓的“副科”都停了下来,一心为“主学科”教学服务。哪里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哪来的素质教育的足迹?这样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每一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智商高,情商也高,体质健康,乐观自信,多才多艺,懂得感恩,乐于并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具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等。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把学生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测评,且注重发展过程的评价,比如对学生认知能力水平、身体发展水平健康水平的评价,方式有笔试和口试、有实验操作、有实地考核等,评价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不全是静态,以实现学生的多方面发展的目的。学校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其升学率越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越好。

第三,认真做好家庭与学校沟通。当今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经济开发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总数占学校学生数的50%以上,调查显示,本校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6—14周岁(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占55%,单亲外出打工的占45%)。经过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造成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差;性格缺陷;行为偏差;价值观扭曲;安全隐患增加。教师要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家校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做好家校沟通,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等,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和孩子成绩的好与坏将来都是出去打工,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要改变家长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孩子是自己的应尽之责。使他们明白,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学校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从生活的具体小事中、学习的点点滴滴中给留守儿童真实的关爱,那孩子们的世界将会充满阳光!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仅仅影响的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教育不仅是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尽量让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不断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钢琴技巧训练 下一篇:那些关乎或无关美丽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