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Ⅱ)

时间:2022-05-19 09:16:30

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Ⅱ)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走访总结了蒙古族草原畜牧业资源。结果显示,目前,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6个著名大草原区和新疆巴音郭楞、博尔塔拉牧区及青海省海西牧区、甘肃肃北牧区;饲养畜种以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为主。培育了“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家畜品种;草原建设以草库伦、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储备和掘井、访火等为主。历史上曾采用“古列延”的形式游牧和狩猎,公元13世纪,转变为“阿寅勒”游牧方式,因阿寅勒的游牧形式较“古列延”式更有利于游牧畜牧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阿寅勒的游牧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蒙古族;草地资源;畜种资源;草原建设;草地利用

1 中国蒙古族游牧区草地资源概况

1.1 内蒙古牧区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4大高原中的第2大高原。平均海拔1 000 m。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平原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约占0.8%、平原与川地中沙漠或半沙化地带大约又占去了10%。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主要山脉有阴山、大兴安岭、贺兰山等3大山系。全区有大小河流近1 000条,主要有黄河、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4大水系;水面面积大于100 km2的湖泊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乌梁素海、岱海、黄旗海、查干诺尔、居延海等。在内蒙古高原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片相似的平原,那就是富饶美丽的河套―土默川平原和辽嫩平原。河套―土默川平原座落在阴山脚下,宽广舒长,肥沃平坦,田连阡陌,渠如蛛网,总面积118.3×104 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

内蒙古现有耕地549×104 hm2,人均占有耕地0.24 hm2,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104 hm2,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多为肥力较高的黑钙土或栗钙土,水源丰富,灌溉便利,成为自治区东部“谷仓”和重要的经济作物产区。

全区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分布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南地区。

内蒙古天然草地辽阔而宽广,总面积达8 666.7 ×104 hm2,可利用草地面积达6 800×104 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4。位居全国5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盖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 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家畜,特别是养牛;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地很适合发展骆驼。

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1.2 新疆牧区

(1)巴音郭楞牧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6月23日,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东南部。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相接;西连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全州行政面积为482 665 km2,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巴音郭楞”系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的流域”。巴州现辖8县1市,即轮台、尉犁、若羌、且末、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县和库尔勒市。自治州首府设在库尔勒市。巴州有4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50万人,占总人口的45%以上,蒙古族人口约4.5万人。巴州地域辽阔,各类资源非常丰富。有野生动物70多种,鸟类264种;野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甘草、紫草、羌活、党参、雪莲、罗布麻、麻黄等。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石油资源储量超过1 000×104 t的3大盆地之一,约1/2在巴州境内,天然气储量也很大。

(2)博尔塔拉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州政府所在地为博乐市。全州共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3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30%以上。博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东西长315 km,南北宽125 km,总面积2.7×104 km2。东部与塔城地区相连,南部与伊犁地区相依,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385 km。气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世外之灵壤”。境内有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州土地总面积为 2 493 433.3 hm2,已开发利用土地1 948 272.9 hm2,未利用土地545 460.3 hm2,土地开发利用率为78.14%,已开发土地中饲用牧草地1 597 370.25 hm2,占到了已利用土地面积的82%。地形由东向西呈坡形逐渐增高,适宜棉花、枸杞、小麦、玉米、水稻、油葵、甘草、麻黄、烟草、甜菜、葡萄等多种作物和瓜果生长。

1.3 青海省海西牧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63年,因在青海湖以西故称“海西”。该州所在地为德令哈市,“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辽阔的金色原野”。北邻甘肃省酒泉,西接新疆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相连,东与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毗邻。全州东西长837 km,南北宽486 km,总面积32.58×104 km2,占青海省总面积45.17%。柴达木盆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光热水土条件较好。宜农土地共35.6 ×104 hm2,水资源总量49.05 ×108 m3。现有耕地面积4 300 hm2,在水利有保障的前提下,近期可开发的一、二类宜农土地1 160 hm2。全州草原面积11 133×104 hm2,其中,可利用草地7 066×104 hm2。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牦牛、野驴、白唇鹿、雪豹、藏羚羊、黑颈鹤等39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及500多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海西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江河源头、雅丹地貌、昆仑山口、万丈盐桥、唐代吐蕃墓葬群、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都兰国际狩猎场等闻名遐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州域主体为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境内的主要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1.4 甘肃肃北牧区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段的南北两侧,是甘肃肃北蒙古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肃北之名,源于公元1938年在肃州(今酒泉)之北的马鬃山地区成立的马鬃山设治局,于1939年改为肃北设治局沿用至今。自治县辖地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与敦煌、安西、玉门3县市齿错相邻。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南山地区,座落于河西走廊西南侧祁连山脉西北沿,其地理坐标N 38°13′~40°01′,E 94°33′~98°59′。东接甘肃省玉门市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南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天峻两县市接壤,西邻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北靠敦煌、安西两县市,面积约3×104 km2。北部马鬃山地区,距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党城湾500 km。位于河西走廊西北段,其地理坐标为N 40°42′~42°47′,E 95°31′~98°26′。东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南连瓜州、敦煌、玉门3县市,北与蒙古国为邻,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地区。面积约3.2×104 km2。自治县南北两地总面积约6.2×104 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是甘肃省地域最辽阔的边陲县。

2 游牧文化背景下的草原建设

2.1 草库伦建设

蒙古族游牧在其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这一草原建设方式。草库伦,就是将草地用栏杆或藩篱围起,防止牲畜进入,在栏杆内用人力更新草地植被的设施。草库伦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

元代蒙古族诗人达溥化《宫词》之一首曰:“墨河万里金沙漠,世祖深思创业难。却望阑干护青草,丹墀留与子孙看。” 这里“却望阑干护青草”一句中的“阑干护青草”指的正是草库伦。可见,最晚在元世祖时草库伦已得到了运用。元世祖对草库伦的运用,可视为元朝政府在草原建设方面的一项内容。同时这在客观上也起到引导王族亲贵进行草库伦建设的作用。草库伦可以保护放牧场,使放牧场得到休养,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对草原畜牧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 饲草饲料储备

饲草饲料储备是蒙古族牧民在漫长的牧业实践中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草原建设方式。布里亚特蒙古人、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在很早就都有秋季打羊草以用于冬季饲养牲畜的习惯[1]。对于草原游牧民族在其游牧生产中由何时开始进行饲草饲料的储备已较难考证。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的养羊篇所记饲草储存方法为:“积茭之法:于高燥之处,竖桑、棘木,作两圆栅,各五六步许。积茭著栅中,高一丈,亦无嫌”[2]。有研究者指出,《齐民要术》养羊篇“是在北魏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自身在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并且借鉴北方畜牧生产的经验方法的结果,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上不断交汇融合的产物” [3],其中应包括由北方游牧部落或民族学习而来的经验。此外,《金史・阿鲁罕传》曾记有阿鲁罕因马匹“瘠弱多死”而采用饲补技术的事例[5]。饲补技术的运用必然要求相应的饲草饲料储备。这表明,在金代已在畜牧业中使用了饲草饲料储备技术。

与饲草饲料储备相关联的是牲畜棚圈的使用。蒙古牧民较早采用了相关技术。饲草饲料储备与牲畜棚圈建设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一种生产方式,在草原建设中起到了调丰补缺的作用。

2.3 掘井

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是草原建设的重要内容。游牧民族对草原游牧生产中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在蒙古帝国和元代,曾以政府之力掘井以使百姓在漠北草原得以安居乐业。据《蒙古秘史》称,窝阔台大汗曾命察乃、委吾儿台于草原地区掘井:“又旷野之地,除野兽而无所有焉,宜使百姓宽绰居之。乃以察乃、委吾儿台二司营者为首,使在旷野掘井而之”[5],这一工作似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窝阔台大汗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4大功绩之一:“又再为之者,俾掘井于无水之地而出水,使众百姓得水草之便矣。…继我父合罕之后,益此四事焉”。窝阔台大汗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元代一些皇帝的效法。元世祖忽必烈和英宗硕德八剌都曾派兵于漠北掘井。

在草原无人游牧的地区掘井,可以使草原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可以缓解原有草资源的使用压力。

蒙古族、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族,在草原的利用方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夏季他们在高山或临水的低地区放牧,冬天则移至较暖和而有积雪的低山和平原或者沙漠地带。从蒙古帝国一直到清代,新疆北部草原地带的游牧者基本都是在一定地区内按季节轮牧利用草原,大多数为春秋、夏和冬在三地移动放牧,少数者按春、夏、秋、冬四季在四地轮牧。在地处新疆南部的昆仑山区游牧者,也有冬春、夏秋两季在两地轮换放牧的。

蒙古民族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曾采用“古列延”的形式四季游牧和狩猎。到了公元13世纪,蒙古人的四季游牧转变成“阿寅勒”,这种游牧方式,较“古列延”式更有利于游牧畜牧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阿寅勒的游牧形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也采用阿寅勒式的四季转场游牧形式。

在历史上,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草原的利用不够充分,对草原建设很少。草原保护方面,《卫拉特法典》曾制订过有关防治草原火灾、狼害的规定。清朝对各游牧部、旗的草地进行了划定,严禁越界放牧家畜。

2.4 草原防火

蒙古族对草原防火极为重视,这在其不同时代的习俗和法令中多有体现。宋代彭大雅《黑鞑事略》在记述蒙古人的习惯法时称:“遗火而灸草者,诛其家”。其惩罚可谓严厉。北元时期《阿勒坦汗法典》规定:“失荒火致死人命,罚三九,以一人或一驼赔偿顶替。烧伤断人手足,罚二九;烧伤眼睛,罚一九。烧伤面容,杖一,罚五畜。因报复恶意纵火者,杖一次,罚九九”[6]。此处的“一九”是蒙古族法律中常见的牲畜计数单位,是指二匹马、三头牛和五只羊。而“二九”、“九九”等皆是“一九”的倍数。所谓的“顶替”则是指赔偿一只骆驼或以一人到死者家里劳动以帮助死者家属维持日常生计。该条法令对因过失引发火灾和恶意放火给予了区分,同时,对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不同情也况作了严格的规定。

与上两条法令相比,《卫拉特法典》在注重对引发火灾者惩罚的同时,更注重草原火灾的扑灭和对在火灾中进行施救者的奖励。该法典规定:“如有人灭掉已迁出(无人居住)的鄂托克之火,向(遗火人)罚要一只绵羊。从草原荒火或水中救出将死之人,要一五畜”。该法典所谓“一五”,与前述“一九”相同,也是有关牲畜的计数单位,包括一匹马、一头牛、二只羊。

3 蒙古族适应游牧的畜种资源

3.1 马

蒙古牧民主要饲养的是蒙古马。早在4 000~5 000年前,我国北方民族就已驯化马匹。如《汉书・匈奴传》记载,尧舜以前“居乎北边,随水草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牛马羊。” 《元代畜牧业概观》记述约翰・普兰诺・加宾尼说蒙古人“拥有牲畜极多;骆驼、牛、绵羊、山羊,他们拥有如此之多的公马和母马,以致我不相信在世界的其余地方能有这样多的马”。

传统蒙古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骆驼以及木轮车。马主要用于骑乘的交通工具,人们在迁徙、狩猎、放牧时都要骑着它,战争更需要马。马已经成为蒙古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马是男子汉的翅膀”。蒙古人马上得天下,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蒙古人与马相伴一生,无论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世纪蒙古人凭借蒙古马驰骋亚欧大陆,曾建立蒙古帝国。

蒙古马体高128.6 cm,体长133.6 cm,胸围154.2 cm,管围17.4 cm。蒙古马具有惊人速度及耐力。因分布地区条件不同而形成了几个主要类群:如乌珠穆沁马、都河马、乌审马、百岔“铁蹄”马等。乌珠穆沁马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体型结构较好,体格较大,多走马,是蒙古马中的最好类群。百岔铁蹄马产于内蒙古昭乌达盟的百岔沟,产地多山,马匹善走山路,步伐敏捷,蹄质坚硬,有“铁蹄”之称。乌审马产于内蒙古乌审旗沙漠,体质干燥,体格小,善于在沙漠中驰骋,用蒙古马培育的新品种有“三河马”等。

3.2 羊

蒙古族饲养的是蒙古绵羊和蒙古山羊。蒙古绵羊是我国古老的3大粗毛绵羊品种之一,是中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粗毛绵羊品种。原产蒙古高原,现分布内蒙古、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体质结实,适应性强,能耐极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外形和性能差异较大,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多无角。耳大下垂,鼻梁隆起,体格中等,短脂尾。被毛农区的多为全白色,毛质较好;牧区的全白色很少,头、颈和四肢毛为黑色或褐色。成年公羊体重35~50 kg,母羊30~40 kg。秋季或入冬配种,年产1胎,产羔率105%~110%。每年春、秋季剪毛2次,平均剪毛量1.0~1.5 kg,毛呈辫状结构,长6~12 cm不等,净毛率50%以上,屠宰率45%~50%。

羊肉羊奶是肃北蒙古人的主要食品,羊皮是做服装的原料,而羊毛不但做服装而且也是做蒙古包不可缺少的材料,蒙古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羊。

利用蒙古绵羊和蒙古山羊培育的优良品种有“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等。

3.3 牛

蒙古族饲养的牛主要是蒙古牛。蒙古牛是中国黄牛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耐粗、耐寒、抗病力强,能适应恶劣环境条件。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中国北方地区。

蒙古牛主要产区内蒙古多为高原和山地,海拔在1 000~1 500 m,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6 ℃,年降水量150~450 mm,无霜期80~150 d。大部为干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地带,间有戈壁和少数沙丘。

肃北地区也产牦牛,能在海拔3 200~4 800 m的地区生活,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心指数为0.45~0.63,肺指数为0.96~1.40。寒冷季节,牦牛胸部腹侧下、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及各关节,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 800 m的草甸草地上放牧9.5 h/d,牦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 kg/d。在牧草缺乏季节,利用其长而灵活的舌,舐食灌丛、落叶、根茬以及残留在凹处的短草,极耐艰苦,并具有宜于爬山的四肢和似马蹄铁样硬质蹄壳,随处都可攀登自如。体重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有差异,自350~600 kg/头不等。秋季牧草繁生、膘满肥壮时,屠宰率有的可达53%。泌乳期5.0~6.5月,年平均产量500~700 kg。

3.4 骆驼

蒙古族主要饲养的是阿拉善双峰驼。阿拉善双峰驼,是我国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品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和杭锦旗;甘肃省的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民勤县,青海省的乌兰县等地。阿拉善驼,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骨骼坚实,肌肉发达有力,个体大小中等,体型呈典型的长方形。头短而宽,头位水平,高昂过体。眼大明亮,耳小平展。额顶毛长约10 cm。颈长约90~100 cm,呈“乙”字形弯曲。胸深而宽,背短腰长,后腹向后上方收缩。双峰皇丘状挺立,高30~40 cm,小,呈四方形。尾长约400 m。前肢直立如柱,关节强大,筋腱明显。后肢呈轻度刀状肢势。

肃北蒙古族生活的地区属荒漠或半荒漠以及干旱多戈壁,运输比较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骆驼驮运最为适当,而且骆驼载重量也超过其他牲畜,一向被誉为“沙漠之舟”。不仅用于骑乘,还用于拉车、负重。因而一些有骆驼的人家,多用骆驼转场搬迁和驮运货物。驼运一般不用带草料,通常一早起身即行至午前,中午放牧,让骆驼得到休息。日落前起身行至深夜,每走一段可以稍事休整,可以说骆驼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连杰.古代蒙古族畜牧业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

[2] 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卷六),家禽篇[M].

[3]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4:294.

[4] 贸金久.蒙古通史[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0:121.

[5] 泰亦赤兀惕・满昌译注.蒙古秘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76.

[6] 那仁曹格图.阿勒坦汗法典及其内容浅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1).

上一篇:看“奋斗商数”识顶尖人才 下一篇:不同施肥处理对匍匐翦股颖越冬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