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矿山企业文化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进程

时间:2022-05-19 06:50:37

创新矿山企业文化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进程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是加快企业发展和前进的推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在构建和谐企业建设活动中,许多企业对创新企业文化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加快和谐企业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和智力支撑。笔者认为,创新矿山企业文化必须要面对新形势,紧密结合矿山特点,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时代性、实效性和可塑性,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矿山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矿山企业的全面和谐。

一、坚持体现时代性是实现矿山企业文化自身创新的基本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但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性,我们只有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赋予企业文化以新时代内涵, 做到与时俱进,使其主动与企业发展同步接轨,才能充分发挥凝聚人心和鼓舞士气的激励功能,从而全面推动企业快速和谐发展,否则就会限制和阻碍企业的发展。仅以邯邢矿山局为例,该局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重组以后,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需要用全新的企业文化来快速推动。但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制约,该局的企业文化建设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注入先进的文化理念进行创新,塑造出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创新,必须建立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强化“三个观念”,提升企业文化水平,推动企业更好地和谐快速发展。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人本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过去,我们强调团结协作,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这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对职工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重视不够。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企业文化必须树立人本观念,突出职工群众的主体性,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和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从“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转变。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注入人本管理的观念,才能反映时代的特征,才会使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要主动适应市场发展形势,强化竞争观念。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通过不断竞争,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从目前情况看,矿山局的主产品,即铁精矿供不应求,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企业干部职工竞争意识不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缺乏紧迫感。地质勘查院作为该局生产链上的重要一环,当然也不例外,尽管目前该院受局内市场政策保护,并随着局矿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在探矿竞争中暂时处于有利的位置。但是竞争是永恒的,优势是相对的,企业不存在永远的优势。只有积极把握当前的形势,通过创新制度文化,才能使企业内部各要素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鉴于上述认识,该院确定了“以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求一流质量、争一流信誉”为自己的质量理念, 07年还主动申请并通过了国际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近两年该院在局内各矿施工的工程合格率达98%以上,优良率达85%以上,赢得了局内客户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为此该院还代表中国五矿集团参加了国外阿曼铬矿和毛里塔尼亚矿业的勘查施工。

三要兼顾企业长远发展需求,强化诚信观念。

诚信观念,是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长远发展需求而必须树立的思想观念。过去,矿山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短期利益、直接利益。现在,市场经济逐步趋向规范化,过去经济领域中的无序状态逐步被有序状态所代替,企业必须重视长期利益、间接利益,必须确立社会责任意识,这就要求企业和职工树立诚信观念,使诚信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强音。矿山企业在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提炼、塑造企业精神时,要充分体现诚信的市场经济原则,围绕提高职工的诚信意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同时着力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企业领导和职工还要以诚信的态度,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二、突出实效性是实现企业文化自身创新的实际需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凝聚干部职工的思想,激发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实效性。实践证明,只有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催生出先进的企业。当前,矿山企业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如何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继续保持这种良好态势,加快企业和谐发展进程,是摆在所有矿山企业面前的难题。矿山企业文化创新,就是立足矿山现状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为己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感染、规范作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要通过强化“三个整合”,体现特色,突出实效,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要整合创新企业深层文化,增强凝聚力。

企业的深层文化,就是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包括企业目标、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对矿山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关键是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培育和重塑企业精神,矿山局就是以重塑企业精神为重点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九十年代初、中期,局根据当时的形势反复总结、提炼,形成了企业精神,即“开拓、创新、拼搏、自强”,通过大规模的宣教活动,引导企业在税率较高、资源逐渐枯竭、资金极度紧张的条件下,一步步扭亏、脱困。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地勘院在这方面的重新整合就比较典型。该院的前身为局地质队,鉴于当时的经营困境,提出的企业战略目标就是达到温饱,保证生存。以后随着企业经营形势的好转,并整体搬迁到邯郸市,该院及时对企业经营战略做了调整,提出了企业发展“三步曲”战略: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成为矿山局生产链上的关键一环;第三步发展成为矿山局生产中的核心地位。目前该院上下正在这一战略目标激励下,齐心奋力向第三步发展目标迈进。

二是要整合创新企业中层文化,增强企业原动力。

企业的制度文化,也叫中层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把握企业的制度文化,要抓住管理制度创新这个中心环节。矿山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其体制和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进行各类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规范,加强考核和监督,各负其责;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改革,建立市场经济需要的激励约束机制。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有效的成本和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市场营销制度,努力开拓产品的新市场。几年来,矿山局结合实际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局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其要点是“六精五细”。六精即:企业精神,管理精髓,技术精华,质量精品,营销精通,精打细算;五细即: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细节决定成败”,全局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正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使管理文化逐步升华,有力推动了企业向纵深发展。

三是整合再造企业表层文化,增强企业向心力。

企业的物质文化也叫表层文化,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通过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在企业物质文化层应主要把握企业形象的再造。其中第一要抓好职工队伍形象建设,加强对职工的素质培训,使职工从精神面貌、工作态度、服饰言谈等方面有新的改观;第二要抓好企业产品形象建设。矿山局主业的终端产品是铁精矿,这一特点,决定了产品不存在包装、美化等需求,塑造产品形象要把精力放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上。第三要抓好企业职工环境形象建设。要通过精心谋划,精心设计,对企业形象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整合,使企业以崭新的面貌获得公众的认同。塑造良好的形象,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地质勘查院党政领导深刻认识到提升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自搬迁到邯郸以后,他们在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方面狠下功夫,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美化了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招揽了大批的市场客户,进而逐步树立了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上一篇:浅论法官自由裁量权及权力规制 下一篇: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