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

时间:2022-05-19 03:55:25

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

【关键词】 语文教学;高效;备课;教学

模式;评价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081―01

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提倡课堂改革,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走在前列。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达到厚积知识,提高能力,善学乐学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注重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一堂生动精彩的语文课是教学者精心设计教案的结果,是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肯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时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参考资料,而且要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上课用的课件。不要害怕花费时间,要知道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有讲台上的一份精彩、一份收获和喜悦。精心备课可以避免上课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教学指向更具体,目标更明确。教案的设计要精妙,要抓住课文的重点设计问题或设计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也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性意味的悬念式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会自觉思考,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案中巧设导语也很重要。如,笔者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笔者精心设计了导语,学生听完笔者的导语,脑海里马上蹦出思维的火花和探知的欲望,带着这种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1. 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添彩。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要一改往日的“满堂灌”或单纯的“问答式”教学模式,采用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着力构建自主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下高效学习,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课堂上运用3D自主导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评价单的作用,先设计出让学生课前预习基础知识的自学评价单,再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合学评价单,然后使学生通过预学、合学、展学的三个环节的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为教学增色。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形式。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环节的有机结合,能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荷塘旧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荷塘的清幽美景,笔者准备了一些有关荷塘的图片,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通过欣赏、倾听、朗读,感受荷塘的恬静、美丽。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课堂。

三、转变课堂评价机制,把评价权力交给学生

以往传统的评价机制是教师评价学生,而新课标提出了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层次化。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围,也就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个亮点,使课堂上充满了灵动性。例如,在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时,笔者让学生设计一些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让各个小组自评、互评,各个小组的精彩点评及新颖的创意使笔者眼前一亮,收获了惊喜。可见,通过各种方式的评价,可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高涨的热情,精彩的发言填补了语文课堂注重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空白,使课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人人参与其中,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灵活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

上一篇:开展教学反思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下一篇:教育当是脱贫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