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19 03:44:01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67例近期内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组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6.67%、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切开复位; 微创经皮钢板; 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8-0040-02

胫骨下段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造成这种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高能量损伤,从而导致骨折局部的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1]。此外,加之胫骨远端的血供特点,往往会造成感染、关节粘连僵硬、骨折后不易愈合或畸形愈合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2]。为探讨临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有效措施,笔者对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其中男42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1±2.4)岁。其中闭合性骨折41例,开放性骨折26例;骨折分型:A型23例,B型29例,C型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前对属于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应先给予及时的清创、抗感染治疗,并将骨折部位失活的组织彻底清除;对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外固定、牵引等措施,同时进行脱水、消肿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以便了解骨折情况方便制定手术措施。

1.2.2 手术方法 A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于患者胫骨外侧做手术切口,以充分暴露患者骨折部位,彻底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对患者骨髓腔进行疏通,疏通后进行复位,待复位成功后实施钢板内固定。B组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嘱患者仰卧位于手术台上,麻醉方式选取硬膜外麻醉,并与患者大腿根部放置止血气囊带。于患者的内踝处建立长度约为3 cm、深度达骨膜外的手术切口,并在骨膜与深筋膜间进行钝性分离后建立通道,隧道建立后将钢板插入。利用C型臂X线机以基本恢复对位线为基础对患者骨折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经皮在钢板两端的钉孔置入1~2枚临时克氏针以固定骨折断端,之后与皮肤对应位做小切口,并应用3~4枚螺钉固定。

1.2.3 术后处理 A、B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其患肢实施弹力绷带包扎,并固定膝踝关节,同时给予患者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脱水治疗。此外在术后2 d可进行适当的膝关节、踝关节的功能恢复练习。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组患者总体优良率为66.67%,其中优12例,良10例,可6例,差5例;B组患者总体优良率为88.24%,其中优18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B组总体优良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指标

B组手术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胫骨下段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且该种骨折多数为高能量损伤所致,会导致骨折患者的局部软组织发生较为严重的损伤。此外胫骨下段靠近皮下,使得该段血运较差,因此也会造成手术后骨折愈合延迟[3]。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常会出现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等情况,因此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4]。此外,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钢板外漏,使得患者术后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此外该种手术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骨膜进行剥离,这样也会对骨折部位的血运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从而也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愈合情况[5]。

由于微创理念的日益深入,内固定器材也越来越多样、科学,骨折固定方式选择的余地增多。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是目前较常用的内固定方法,解剖钢板是根据胫骨下段的解剖形状设计的,有足够弹性和强度,同时厚度和宽度合适,符合胫骨下端的解剖形态,能使钢板与骨面良好贴服,可使胫骨远端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可满足大部分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的需要[3]。

近年来,伴随着临床骨科治疗模式的转变,学者们发现,血供的支持、有效的生理固定对于改善骨折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6-7]。本次临床观察分析中对B组患者使用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是微创技术与骨折内固定技术相结合的手术方式,该种手术是通过在患者皮肤的小切口来分离深筋膜与骨膜,并建立软组织的隧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及骨膜,从而有效的维持了患者骨折断端的血供,利于骨折的愈合。此外,该种术式的实施,可以在稳定固定及保护组织两者之间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这样既保障了患者骨折愈合时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很好的稳定骨折的固定,这对患者骨折的愈合、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8]。胫骨骨折的治疗,要想取得理想的疗效,应保障骨折断端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加之胫骨骨折多为高能量的粉碎性骨折,这就容易影响患者的骨折愈合[9]。因此为使骨折可以良好的愈合,术者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及骨膜的损伤。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过分追求骨折的解剖学重建,以免造成软组织的进一步破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前,也应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术前准备,如对骨折处肿胀明显的患者,应给予其实施脱水消肿处理[10],这样可以有效的营造一个利于钢板经皮插入时的条件及术后的缝合的条件,同时也利于患者术后创口的愈合以及骨折断端的愈合。另外术后的康复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及早的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软骨再生以及恢复受损的肌肉功能[11],从而保证了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上一篇:盐酸阿扎司琼对肝肿瘤患者TACE术后止吐疗效观... 下一篇:肿瘤科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护...